(五)佛乐艺术
佛曲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起源于印度。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的印度高僧鸠摩罗什(约350—约409)说:“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赞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在印度巡礼考察二十余年的唐代高僧义净(635—713)更是备述天竺礼佛赞咏之事,说“西国礼教,盛传赞叹”。佛教中崇奉的乐神——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颂佛德。
一般认为,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竺法兰、康僧会是南北两地创用梵呗的高僧。用汉语来演唱佛曲,似首创于曹操之子曹植(192—232),这就是“渔山制梵”的故事。传说曹植有一次游鱼山(山东省东阿县内),忽然听到空中有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曹植独自听了很久。他后来就摹写其音阶,写出了梵呗。这些梵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就是说:到南北朝时,仍流传三千多首佛曲,留下四十二首曲谱。当然,这种说法的可靠程度值得研究。接下来,对佛曲贡献最大的就是鸠摩罗什了。鸠摩罗什自幼聪颖超人,十二三岁时即登座说法,名闻西域各国。每至他讲经时,诸王长跪于高座之侧,请他踏国王之膝以登高座。他“改梵为秦”创作了十首佛赞作品。这种“龟兹乐”,自吕光灭龟兹(382)后,大量传入汉地。佛曲是龟兹乐的一部分,自然也同时传入汉地寺院。《隋书·音乐志》所载的《于阗佛曲》,是我国正史记录的第一支佛曲。而于阗佛曲的前身,就是龟兹乐。龟兹乐以琵琶为主要乐器。到了南朝梁武帝肖衍(464—549)。他以帝王的身份,又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深修养和对佛教的狂热崇拜,终于完成了佛曲华化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佛曲作曲家。《隋书·音乐志》云:“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梁武帝时,还数次举办“无遮大会”。意思是无贤圣道俗之分、上下贵贱之遮,众生平等,广行财施。梁武帝本人也穿上法服,主持大会,大行施舍。大会上要宣讲佛经、大唱佛曲,赞叹佛法。“使听者神开,因声以从回向”,利用佛教大会的庄严气氛和佛教音乐的哀婉曲调感化众生。还有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的“盂兰盆会” 也始于梁武帝。这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宋代以后,更扩大为超度一切孤魂野鬼了。伴随大会,也要大唱佛曲。
在北朝,盛大的行像活动和六斋日,也要大唱佛曲。“六斋日”即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这六天,在家信徒要念经吃斋。据说这六天是佛教四大天王下凡人间,察访人们善恶的日子。那时,在家信徒往往组成“邑社”(拜佛团体),请高僧作“邑师”,辅导佛事活动和念经拜佛。由“维那”纠查,看信徒是否守戒。在家信徒也要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乱淫、不饮酒、不偷盗。《洛阳伽蓝记》记述洛阳城景乐寺说:“六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入神。以是尼寺,丈夫不得入。得往观者,以为至天堂。……召诸音乐,逞伎寺内,奇禽怪兽,舞抃殿庭;飞空幻惑,世所未睹。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种枣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睛迷。”
“行像”是在佛诞生日(四月初八)举行的盛大佛事活动。佛涅槃后,信徒以未睹真容为憾,所以在佛诞日立佛降生相或太子巡城相,载以车辇,周行城市内外,受人瞻拜,表达虔诚景慕之意。这就是行像之意。法显西行时,曾在于阗国见到行像之仪。南北朝时,我国南北皆有行像活动。至迟在刘宋时,成都已有行像,邵硕曾在人群中匍匐作狮子形。北魏国都洛阳的行像规模,可从《洛阳伽蓝记》窥见一斑。行像之前,京师各寺佛像一千多尊,集合于景明寺。四月八日,千余像依次进入宣阳门(南城门),向皇宫前进。在阊阖宫前,皇帝散花致敬。“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而长秋寺以一头六牙白象托释迦像,像出之时,“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缘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族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睹。迭相践跃,常有死人”。崇圣寺大像,高三丈八尺,“此像一出,市井皆空,炎光辉赫,独绝世表。妙伎杂乐,亚于刘腾。城东士女,多来此寺观看也”。上述六斋日与佛诞日的佛事,已不限于信徒之供奉而变成了社会上的节日。娱乐的内容也不限于佛曲而是扩大到舞蹈、杂技、幻术等等方面。演奏的人更是不限于僧人,而多是专业的伎人了。然而,南北朝时,确实有了一批以“宣唱为业”的僧人音乐家。慧皎在《高僧传》中还概括了宣唱僧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即声音宏亮、善于辩言、有文学才能和广博的知识。他说:“至若响韵钟鼓,则四众警心,声之为用也;辞吐后发,适会无差,辩之为用也;绮制雕华,文藻横溢,才之为用也;商榷经论,采撮史书,博之为用也。” 唱导僧亦讲亦唱,讲经时需视对象之不同,善于应变,所以要求很严。他们往往“出语成章”、“辩口适时,应变无尽”,“指事适时,言不孤发”。
隋唐时代,佛教音乐更加发展。陈旸《乐书》卷一五九叙述唐代乐府中有佛曲二十多种,如《普光佛曲》、《弥勒佛曲》、《日光明佛曲》、《大威德佛曲》、《药师琉璃光佛曲》、《释迦牟尼佛曲》、《阿弥陀佛曲》、《观音佛曲》、《烧香佛曲》、《观法会佛曲》等等。在南卓的《羯鼓录》中也收有“诸佛调曲”十首,如《卢舍那仙曲》、《四天王》、《阿弥陀大师曲》、《菩萨阿罗地舞曲》等等。但是,唐代的“佛曲”已经融会了不少民间音乐成分,致使唐初的律学大师道宣(596—667)发出了“声呗相涉,雅正全乖”的感叹。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唐代的佛曲更加大众化与通俗化了。韩愈《华山女》诗中的“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正是历史的写照。从宫廷深院到市井街头,许许多多善乐能歌的佛教唱导师,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规模渗入唐人的生活之中。唐代的众多寺院,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百姓们的娱乐场所。事实上,许多寺院都开“俗讲”。据钱易《南部新书》记载,长安的俗讲多集于慈恩寺、青龙寺、荐福寺、安国寺、永寿寺、保唐寺及咸宜寺。就连贵为公主的万寿公主也常往慈恩寺听讲。许多唐诗反映了寺院开讲的盛况。姚合《赠常州院僧》诗云:“古磬声难尽,秋灯色更鲜。仍闻开讲日,湖上少渔船。”韩偓《荐福寺讲筵偶见又别》有“两情含眷恋”句,更说明了俗讲的娱乐功能。寺院不但设俗讲,有的寺院还有“寺院舞队”。白居易的《拓枝妓》诗,就是为寺院演习舞蹈之需。
唐代的“盂兰盆会”更为隆重。皇帝往往派人送“盂兰盆”到各大寺院,并有音乐仪仗及送盆官员随行。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宫中内道场举行盂兰盆会,设唐高祖以下七圣位。建巨幡,各以帝名缀幡上,自太庙迎入内道场,铙吹歌舞,旌幢触天,百官于光顺门外导从迎拜。唐懿宗时,于佛诞日在宫中“结彩为寺”,表演“四方菩萨蛮舞”,这是个大型女子群舞。唐懿宗还于咸通十四年(873)大搞迎佛骨法事。他下令在长安城及郊区路旁“垒土为香刹”,饰之金翠,约有万数。豪门贵族更广设“无遮大会,结彩为楼台殿阁,竟聚僧徒,广设僧像,吹螺击钹,灯烛相继。又令小儿呵唱于其间,恣意嬉戏。又结锦绣为小车,载歌舞伎。……”佛骨至长安时,以禁军兵仗为导引,公私音乐,惊天动地,仪仗行列绵亘数十里。
唐代也是佛教音乐家辈出的时代。慧常以梵呗为功,尤能却啭,弄声飞扬,长引滔滔。道英则喉嗓伟壮,词气雄远,门窗为之震动。昙宝于静夜礼赞,声响飞冲三十里,四远闻声,无不惊仰。特别是少康参用郑卫之声以述偈赞,定慧以梵文四十七个字母作佛曲《悉昙颂》,都走向了普及化的道路。至于文溆和尚,更是大名鼎鼎。他不但唱起来“其声婉畅,感动里人”,就是讲起经书,也是非常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所以,“愚夫治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音调,以为歌曲”。可见艺术的巨大魅力。至于正统的佛教音乐家可以净土宗祖师善导(613—681)为代表。他著有《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往生礼赞偈》等佛教歌赞。另一位正统派的佛教音乐家是净土宗的法照(?—821),他依《无量寿经》创五会念佛,著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他及善导的“赞辞”大都是五言或七言句,赞后有袝字和声,多用三字,间或有五字者。法会的道场有“赞头”(领唱)和“赞众”(和声者)。他分念佛音调、节奏为五番,与唐代大曲之曲式、节奏相合。日本僧圆仁(794—864)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叙述了他在山东省文登县赤山法华院所见到的“讲经仪式”,时为开成四年(839)十月。今简述如下:辰时,打钟,预告将要讲经。不久,打第二次钟,开始集合,大众上堂。第三次打钟,讲师上堂,登上高座,大众同声称叹佛名,音调是新罗风格,不像唐音。声音刚落,下座一僧人唱梵呗,云:“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众同唱《戒香》、《定香》、《解脱香》等梵呗。讲师才开始唱经题目,解释题目。
宋代流传下来的佛教歌辞,如宗镜《销释真空科仪》,普明《香山宝卷》等,皆七言句歌辞,其中尚未有曲调。至元代刘居士撰《印山偈》、《观音偈》、《菩提偈》,其中有“侧吟”、“平吟”、“自来吟”,都是七言四句或八句偈,中间加“临江仙”曲调。自从元代南北曲盛行以后,佛教歌赞也大加采用。明成祖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所编《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五十卷,就是采用南北曲各种曲调填写的,其中前半部分是散曲,后半部分是套曲。
宋元时,佛教节日仍极隆重、盛大。自然有音乐、舞蹈、戏曲、杂技参加助兴。据《析津志》可知元大都逢四月初八佛诞日、十二月八日佛成道日都有庆祝活动。佛诞日的“行像”发展成“游皇城”,教坊乐人、社直、鼓板、大乐、北乐、清乐齐奏,簇拥着大佛像和皇帝金牌游行。同时,用“婶子车”载宝玩珍奇、希罕番国之物及百禽异兽从游,相互夸耀。宫中则由帝师主持浴佛法会。腊八、除夕,都有佛事。除夕由西蕃咒师念咒,动梵乐,供羊、马、牛、酒以“驱邪”。清代北京雍和宫的“打鬼”,名曰“布卓克”,由八十余人戴假面跳四、五小时,述说一个曲折离奇但很完整的故事,是一部蒙藏式舞剧。
佛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今天各地寺院的佛教音乐中,犹存遗风。四川省峨嵋山瑜伽焰口的《香赞》,陕西省榆林千佛寺的《掛金销》、山西省五台山的《香谮》曲调,还多多少少保留着唐代《戒定真香》的音韵。
一般认为,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竺法兰、康僧会是南北两地创用梵呗的高僧。用汉语来演唱佛曲,似首创于曹操之子曹植(192—232),这就是“渔山制梵”的故事。传说曹植有一次游鱼山(山东省东阿县内),忽然听到空中有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曹植独自听了很久。他后来就摹写其音阶,写出了梵呗。这些梵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就是说:到南北朝时,仍流传三千多首佛曲,留下四十二首曲谱。当然,这种说法的可靠程度值得研究。接下来,对佛曲贡献最大的就是鸠摩罗什了。鸠摩罗什自幼聪颖超人,十二三岁时即登座说法,名闻西域各国。每至他讲经时,诸王长跪于高座之侧,请他踏国王之膝以登高座。他“改梵为秦”创作了十首佛赞作品。这种“龟兹乐”,自吕光灭龟兹(382)后,大量传入汉地。佛曲是龟兹乐的一部分,自然也同时传入汉地寺院。《隋书·音乐志》所载的《于阗佛曲》,是我国正史记录的第一支佛曲。而于阗佛曲的前身,就是龟兹乐。龟兹乐以琵琶为主要乐器。到了南朝梁武帝肖衍(464—549)。他以帝王的身份,又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深修养和对佛教的狂热崇拜,终于完成了佛曲华化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佛曲作曲家。《隋书·音乐志》云:“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梁武帝时,还数次举办“无遮大会”。意思是无贤圣道俗之分、上下贵贱之遮,众生平等,广行财施。梁武帝本人也穿上法服,主持大会,大行施舍。大会上要宣讲佛经、大唱佛曲,赞叹佛法。“使听者神开,因声以从回向”,利用佛教大会的庄严气氛和佛教音乐的哀婉曲调感化众生。还有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的“盂兰盆会” 也始于梁武帝。这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宋代以后,更扩大为超度一切孤魂野鬼了。伴随大会,也要大唱佛曲。
在北朝,盛大的行像活动和六斋日,也要大唱佛曲。“六斋日”即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这六天,在家信徒要念经吃斋。据说这六天是佛教四大天王下凡人间,察访人们善恶的日子。那时,在家信徒往往组成“邑社”(拜佛团体),请高僧作“邑师”,辅导佛事活动和念经拜佛。由“维那”纠查,看信徒是否守戒。在家信徒也要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乱淫、不饮酒、不偷盗。《洛阳伽蓝记》记述洛阳城景乐寺说:“六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入神。以是尼寺,丈夫不得入。得往观者,以为至天堂。……召诸音乐,逞伎寺内,奇禽怪兽,舞抃殿庭;飞空幻惑,世所未睹。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种枣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睛迷。”
“行像”是在佛诞生日(四月初八)举行的盛大佛事活动。佛涅槃后,信徒以未睹真容为憾,所以在佛诞日立佛降生相或太子巡城相,载以车辇,周行城市内外,受人瞻拜,表达虔诚景慕之意。这就是行像之意。法显西行时,曾在于阗国见到行像之仪。南北朝时,我国南北皆有行像活动。至迟在刘宋时,成都已有行像,邵硕曾在人群中匍匐作狮子形。北魏国都洛阳的行像规模,可从《洛阳伽蓝记》窥见一斑。行像之前,京师各寺佛像一千多尊,集合于景明寺。四月八日,千余像依次进入宣阳门(南城门),向皇宫前进。在阊阖宫前,皇帝散花致敬。“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而长秋寺以一头六牙白象托释迦像,像出之时,“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缘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族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睹。迭相践跃,常有死人”。崇圣寺大像,高三丈八尺,“此像一出,市井皆空,炎光辉赫,独绝世表。妙伎杂乐,亚于刘腾。城东士女,多来此寺观看也”。上述六斋日与佛诞日的佛事,已不限于信徒之供奉而变成了社会上的节日。娱乐的内容也不限于佛曲而是扩大到舞蹈、杂技、幻术等等方面。演奏的人更是不限于僧人,而多是专业的伎人了。然而,南北朝时,确实有了一批以“宣唱为业”的僧人音乐家。慧皎在《高僧传》中还概括了宣唱僧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即声音宏亮、善于辩言、有文学才能和广博的知识。他说:“至若响韵钟鼓,则四众警心,声之为用也;辞吐后发,适会无差,辩之为用也;绮制雕华,文藻横溢,才之为用也;商榷经论,采撮史书,博之为用也。” 唱导僧亦讲亦唱,讲经时需视对象之不同,善于应变,所以要求很严。他们往往“出语成章”、“辩口适时,应变无尽”,“指事适时,言不孤发”。
隋唐时代,佛教音乐更加发展。陈旸《乐书》卷一五九叙述唐代乐府中有佛曲二十多种,如《普光佛曲》、《弥勒佛曲》、《日光明佛曲》、《大威德佛曲》、《药师琉璃光佛曲》、《释迦牟尼佛曲》、《阿弥陀佛曲》、《观音佛曲》、《烧香佛曲》、《观法会佛曲》等等。在南卓的《羯鼓录》中也收有“诸佛调曲”十首,如《卢舍那仙曲》、《四天王》、《阿弥陀大师曲》、《菩萨阿罗地舞曲》等等。但是,唐代的“佛曲”已经融会了不少民间音乐成分,致使唐初的律学大师道宣(596—667)发出了“声呗相涉,雅正全乖”的感叹。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唐代的佛曲更加大众化与通俗化了。韩愈《华山女》诗中的“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正是历史的写照。从宫廷深院到市井街头,许许多多善乐能歌的佛教唱导师,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规模渗入唐人的生活之中。唐代的众多寺院,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百姓们的娱乐场所。事实上,许多寺院都开“俗讲”。据钱易《南部新书》记载,长安的俗讲多集于慈恩寺、青龙寺、荐福寺、安国寺、永寿寺、保唐寺及咸宜寺。就连贵为公主的万寿公主也常往慈恩寺听讲。许多唐诗反映了寺院开讲的盛况。姚合《赠常州院僧》诗云:“古磬声难尽,秋灯色更鲜。仍闻开讲日,湖上少渔船。”韩偓《荐福寺讲筵偶见又别》有“两情含眷恋”句,更说明了俗讲的娱乐功能。寺院不但设俗讲,有的寺院还有“寺院舞队”。白居易的《拓枝妓》诗,就是为寺院演习舞蹈之需。
唐代的“盂兰盆会”更为隆重。皇帝往往派人送“盂兰盆”到各大寺院,并有音乐仪仗及送盆官员随行。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宫中内道场举行盂兰盆会,设唐高祖以下七圣位。建巨幡,各以帝名缀幡上,自太庙迎入内道场,铙吹歌舞,旌幢触天,百官于光顺门外导从迎拜。唐懿宗时,于佛诞日在宫中“结彩为寺”,表演“四方菩萨蛮舞”,这是个大型女子群舞。唐懿宗还于咸通十四年(873)大搞迎佛骨法事。他下令在长安城及郊区路旁“垒土为香刹”,饰之金翠,约有万数。豪门贵族更广设“无遮大会,结彩为楼台殿阁,竟聚僧徒,广设僧像,吹螺击钹,灯烛相继。又令小儿呵唱于其间,恣意嬉戏。又结锦绣为小车,载歌舞伎。……”佛骨至长安时,以禁军兵仗为导引,公私音乐,惊天动地,仪仗行列绵亘数十里。
唐代也是佛教音乐家辈出的时代。慧常以梵呗为功,尤能却啭,弄声飞扬,长引滔滔。道英则喉嗓伟壮,词气雄远,门窗为之震动。昙宝于静夜礼赞,声响飞冲三十里,四远闻声,无不惊仰。特别是少康参用郑卫之声以述偈赞,定慧以梵文四十七个字母作佛曲《悉昙颂》,都走向了普及化的道路。至于文溆和尚,更是大名鼎鼎。他不但唱起来“其声婉畅,感动里人”,就是讲起经书,也是非常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所以,“愚夫治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音调,以为歌曲”。可见艺术的巨大魅力。至于正统的佛教音乐家可以净土宗祖师善导(613—681)为代表。他著有《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往生礼赞偈》等佛教歌赞。另一位正统派的佛教音乐家是净土宗的法照(?—821),他依《无量寿经》创五会念佛,著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他及善导的“赞辞”大都是五言或七言句,赞后有袝字和声,多用三字,间或有五字者。法会的道场有“赞头”(领唱)和“赞众”(和声者)。他分念佛音调、节奏为五番,与唐代大曲之曲式、节奏相合。日本僧圆仁(794—864)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叙述了他在山东省文登县赤山法华院所见到的“讲经仪式”,时为开成四年(839)十月。今简述如下:辰时,打钟,预告将要讲经。不久,打第二次钟,开始集合,大众上堂。第三次打钟,讲师上堂,登上高座,大众同声称叹佛名,音调是新罗风格,不像唐音。声音刚落,下座一僧人唱梵呗,云:“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众同唱《戒香》、《定香》、《解脱香》等梵呗。讲师才开始唱经题目,解释题目。
宋代流传下来的佛教歌辞,如宗镜《销释真空科仪》,普明《香山宝卷》等,皆七言句歌辞,其中尚未有曲调。至元代刘居士撰《印山偈》、《观音偈》、《菩提偈》,其中有“侧吟”、“平吟”、“自来吟”,都是七言四句或八句偈,中间加“临江仙”曲调。自从元代南北曲盛行以后,佛教歌赞也大加采用。明成祖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所编《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五十卷,就是采用南北曲各种曲调填写的,其中前半部分是散曲,后半部分是套曲。
宋元时,佛教节日仍极隆重、盛大。自然有音乐、舞蹈、戏曲、杂技参加助兴。据《析津志》可知元大都逢四月初八佛诞日、十二月八日佛成道日都有庆祝活动。佛诞日的“行像”发展成“游皇城”,教坊乐人、社直、鼓板、大乐、北乐、清乐齐奏,簇拥着大佛像和皇帝金牌游行。同时,用“婶子车”载宝玩珍奇、希罕番国之物及百禽异兽从游,相互夸耀。宫中则由帝师主持浴佛法会。腊八、除夕,都有佛事。除夕由西蕃咒师念咒,动梵乐,供羊、马、牛、酒以“驱邪”。清代北京雍和宫的“打鬼”,名曰“布卓克”,由八十余人戴假面跳四、五小时,述说一个曲折离奇但很完整的故事,是一部蒙藏式舞剧。
佛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今天各地寺院的佛教音乐中,犹存遗风。四川省峨嵋山瑜伽焰口的《香赞》,陕西省榆林千佛寺的《掛金销》、山西省五台山的《香谮》曲调,还多多少少保留着唐代《戒定真香》的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