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佛教戏剧
新疆属古西域,丝绸之路从这里通过。自古以来,这儿一直是各民族聚居的地方,流通着多种语言与文字。在佛教从印度传往中原的过程中,丝绸之路上的各国渐次都成为佛教的流传区域,佛教戏剧也在这里流传起来,有的并被译为古代龟兹语、焉耆语、回鹘语等当时在这儿流通的各种古代语言。因此,要讲中国的佛教戏剧,首先必须先讲在古新疆流传的佛教戏剧。
本世纪初,外国探险队在新疆探险时,发掘到三部贝叶装的梵文戏剧残本。其中一部为九幕佛教剧,题名为《舍利弗传》,作者署名为“金眼之子马鸣著”。马鸣是古印度著名的佛教诗人与戏剧家。在这部剧本中,描写了释迦牟尼的两个大弟子怎样改信佛教、出家修道的故事。这个剧本虽然有许多残缺,但从它的人物、语言、格式等方面看,完全遵循印度古典剧的形式,是一部比较成熟的古典剧。另一部残本无题名,也没有作者署名。剧内让抽象的佛教概念化为人物登场,如智慧(觉)、名誉(名)等等,从而使枯燥的佛教义理化为生动的舞台形象,达到宣扬佛法的目的。在印度,这种形式的戏剧后来继续发展,十一世纪时克里希那弥湿罗所撰《觉月升起》也以各种宗教哲学概念为人物,以宫廷斗争为剧情,宣传印度教毗湿奴派“不二论”的哲学思想。第三部残本也没有题名与作者署名,出场人物有男主角(生)、女主角(旦)、一个丑角、一个流氓(歹角)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它同我国古代的戏剧剧本一样,人物只标明角色的生,旦等身份,不采用他们的名字。另外,剧中人物可以“乘车”上场,想必所采用的是与我国古代戏剧相同的象征性的“乘车”手法。这些都说明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在新疆发现的以新疆本地古语言写成的佛教剧本则有著名的《弥勒会见记》。现在已经发现吐火罗文(甲种)与回鹘文等两种文本。吐火罗语的《弥勒会见记》最初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由德国探险家在焉耆舒尔楚克遗址发现的。但只有几张残叶。七十年代,我国的考古学者在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北大寺又发现了同一写本的缺佚部分。大小共四十四叶。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则是1959年4月由哈密脱米尔提维吾尔牧民在山坡上放牧时发现的。该文献共有二百九十三叶,包在毡子中,藏在石堆内。发现时,毡子与文献的大部分已经腐烂。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共计二十七幕,另有序幕不计入内。哈密发现的为序幕与前二十五幕,后两幕残缺。根据诸幕末尾的结束语,这部剧本是由圣月从梵文翻译为吐火罗文,又由婆热塔那热吉西提· 卡仁摩吉译为回鹘文。由此可以推断,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应当产生在公元八至九世纪。该剧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弥勒菩萨的生平。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清楚看出佛教戏剧在新疆一带流传的概貌。那么,这些戏剧是否也曾经影响了中原呢?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论证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当时西域与中原的交通比较畅通,佛教交流尤其频繁,所以,如果说这些戏剧已经传入中原,也可说是情理中的事,毫不足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名为《舍利弗》,云:“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所描写的显然是在树阴底下进行佛教戏剧演出的场面。诗名为《舍利弗》,则莫非他当时所欣赏的正是前述马鸣所撰写的《舍利弗传》?
本世纪初,外国探险队在新疆探险时,发掘到三部贝叶装的梵文戏剧残本。其中一部为九幕佛教剧,题名为《舍利弗传》,作者署名为“金眼之子马鸣著”。马鸣是古印度著名的佛教诗人与戏剧家。在这部剧本中,描写了释迦牟尼的两个大弟子怎样改信佛教、出家修道的故事。这个剧本虽然有许多残缺,但从它的人物、语言、格式等方面看,完全遵循印度古典剧的形式,是一部比较成熟的古典剧。另一部残本无题名,也没有作者署名。剧内让抽象的佛教概念化为人物登场,如智慧(觉)、名誉(名)等等,从而使枯燥的佛教义理化为生动的舞台形象,达到宣扬佛法的目的。在印度,这种形式的戏剧后来继续发展,十一世纪时克里希那弥湿罗所撰《觉月升起》也以各种宗教哲学概念为人物,以宫廷斗争为剧情,宣传印度教毗湿奴派“不二论”的哲学思想。第三部残本也没有题名与作者署名,出场人物有男主角(生)、女主角(旦)、一个丑角、一个流氓(歹角)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它同我国古代的戏剧剧本一样,人物只标明角色的生,旦等身份,不采用他们的名字。另外,剧中人物可以“乘车”上场,想必所采用的是与我国古代戏剧相同的象征性的“乘车”手法。这些都说明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在新疆发现的以新疆本地古语言写成的佛教剧本则有著名的《弥勒会见记》。现在已经发现吐火罗文(甲种)与回鹘文等两种文本。吐火罗语的《弥勒会见记》最初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由德国探险家在焉耆舒尔楚克遗址发现的。但只有几张残叶。七十年代,我国的考古学者在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北大寺又发现了同一写本的缺佚部分。大小共四十四叶。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则是1959年4月由哈密脱米尔提维吾尔牧民在山坡上放牧时发现的。该文献共有二百九十三叶,包在毡子中,藏在石堆内。发现时,毡子与文献的大部分已经腐烂。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共计二十七幕,另有序幕不计入内。哈密发现的为序幕与前二十五幕,后两幕残缺。根据诸幕末尾的结束语,这部剧本是由圣月从梵文翻译为吐火罗文,又由婆热塔那热吉西提· 卡仁摩吉译为回鹘文。由此可以推断,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应当产生在公元八至九世纪。该剧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弥勒菩萨的生平。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清楚看出佛教戏剧在新疆一带流传的概貌。那么,这些戏剧是否也曾经影响了中原呢?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论证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当时西域与中原的交通比较畅通,佛教交流尤其频繁,所以,如果说这些戏剧已经传入中原,也可说是情理中的事,毫不足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名为《舍利弗》,云:“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所描写的显然是在树阴底下进行佛教戏剧演出的场面。诗名为《舍利弗》,则莫非他当时所欣赏的正是前述马鸣所撰写的《舍利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