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各民族的“磨秋”之戏

2024-11-21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不但秋千的种类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从1971年云南省博物馆在江川县李家山西汉古墓群里,发掘出土的铜鼓“磨秋”纹饰来看,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秋千形象资料。说明云南少数民族最迟在2000多年前就已广泛开展了秋千这项体育活动。磨秋,亦称磨单秋是秋千的一种,为云南地区的哈尼、彝等族酷爱的一项传统游戏。在历代汉文史籍中有不少有关磨秋的记载。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每岁以腊月春节,竖一长竿,横设一木,左右各坐一人,以互相起落为戏。”清道光《广南府志》卷二亦云:“竖一直杆地,以一横木凿其中,合于直木上,两人一左一右,于横木两梢头为戏。此落彼起,腾于高空,名日磨秋”。
        关于磨秋,哈尼族还流传着不少优美的故事。
        古时候,山寨里住着哈尼兄妹俩,哥哥叫阿朗,妹妹叫阿昂。兄妹俩平日热心帮助乡亲们做事,受到寨民们的爱戴。不过,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日、月运行没有规律,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为了搭救乡亲们,兄妹俩决心上天去,说服太阳和月亮。这件事感动了神王威咀,叫他俩从山上砍来栗树做成磨秋。兄妹俩骑上磨秋,果然飞一样地旋转起来,不多久他们就上了天空。最后终于说服了太阳和月亮,按照现在这样的规律昼夜出没。但是,阿朗不幸被太阳烤死,阿昂在月亮上面冻死了。为了纪念他们,人们把他们牺牲的这一天定为“磨秋节”,因为是在五月,所以当地又称“五月节”。
        还有一个传说,上天的七个仙女不忍天宫的寂寞,一天来到哈尼寨玩耍,她们用木柱制作了一个磨秋,磨秋一上一下摆荡着,把天空的飞鸟逗得咯咯发笑,欢快地唱起了歌。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便把幸福降给了哈尼人。人们怀念七个仙女,每到六月的“苦扎扎”节时,总要以打磨秋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届时,由寨里的小伙子砍来一根笔直的栎树,支到磨秋柱上,发出“吱吱吱”的叫声。据说,这叫声会预兆年成,声音越大,就告诉人们今年的收成越好。
        在彝族也有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场洪水淹没了村寨和庄稼,只剩下了一个人了。这个人感到非常独单,每当夜幕降临,他就悲痛地放声大哭。一天,哭声传至天上,感动了星神,星神就变美女下凡教他对打磨秋,每至天亮,星女便告辞返回。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感到孤独。天长日久,他俩渐渐产生了爱情,并结成美满姻缘。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育后代,繁衍了彝族的祖先。因此打磨秋在彝族,不仅象征着吉祥、幸福而且还是男女青年社交来往和寻偶的极好机会。
        磨秋的制作较为简单,取一根长2米左右、大碗口粗的硬木固定竖于场地上,顶端稍尖,作为轴心,再以一根直径与立柱相等,长约9米左右的木柱作为旋杠,中间凿一圆洞,横架于立柱顶上。因转动时,如秋千上下起伏,又状似推磨,故名“磨秋”。玩时,横杆两头人数相等,双方推动磨秋略跑数步后,即迅速骑上横木.随杆旋转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借助蹬力使横杆两端交替升降.旋转不止。通常表演时,由二人对赛,分“飞燕式”平旋和“风车式”竖旋。“飞燕式”多用于女子,双方用腹部紧贴于旋杠,两脚使劲朝地上一蹬.两人即依旋杠起落旋转,以一方感到头晕或达到预定的时间为止。“风车式”用于男子,两人分别叉腿坐在旋杠两端,双手扶杠。当自己叉坐的一端旋至最高点时,将身子绕着旋杠,迅速翻转一圈,两人依次进行。
        磨秋在云南少数民族中非常普遍,因而各族也有不同的习俗。居住在昆明西山区谷律一带的黑彝,在阴历正月十五要举行磨秋祭星神仪式。届时,月亮升起,族民们端上猪肉、美酒,聚集在场院中的磨秋架下,烧香磕头,祭供星神。祭师“毕摩”口念祭词,祈求星神保佑之后人们才跨上磨秋,尽情嬉戏。
        在哈尼族,每逢喜庆节日进行磨秋活动时,也要举行祭秋仪式。并按尊长敬老的习惯,先由几位老者亲自打玩,谓之“开秋”,其意是他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能给其他玩秋人带来吉祥。这时围观者不断发出“哦嗬嗬”的呼喊以助兴。老人打过之后才换上村赛的青年男女,边唱边打。另外,他们还忌孕妇上秋,如果村里出现了新的六趾、缺嘴儿等,还要更换场地,重建磨秋。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