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土地庙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土地神,民间俗称土地公、土地爷,其配偶则称土地婆、土地奶奶。土地爷是我国民间最普遍供奉的神氏之一,大大小小的土地庙,遍布城乡各地。土地神是地位极低的小神,只管理某地地面、某一地段,也作为村社的守护神。
        土地神或土地公,正式的名称是福德正神,福建方言称土地公,客家方言称伯公、福神,坟墓边的后士也是土地公一种。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称:土地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留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祝),又有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皆随地得名。
        土地公的信仰毫已疑问是从中国古代人敬天敬地的思想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从自然崇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人对土地崇拜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看到土地广大无边,地力无穷,负载着万物,人们要感谢它;但有时大地又像在发怒,地震发生,房毁人亡,使之畏惧。二是大地生财为人所用,人们赖以生存。因而要“亲地”——崇敬地神,要“美报”——酬劳其功,进行献祭。于是,原始初民把一竖一横的石块架叠成石桌形,拟作“神”像,立在部落中心,当作“神”来膜拜。这种“灵石”崇拜的风俗,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建筑社会里曾长期存在的,在村头、地、毛、里尾巷,常盖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小小“土地庙”,里面放上两块成为貌似人形(或刻成人形)的石块,充作土地公公,土地奶奶。
        中古以后流行灵魂崇拜,于是土地公也人格化了,穿袍戴乌帽的白发老翁,其旁老妇形象者为土地奶奶。正如《觉轩杂录》所说:“土地,乡神也,村巷处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以木板长尺许,宽二寸。题其主日某土地。塑像者其须发皓然,曰土地公,妆髻者曰土地婆,祀之纸烛淆酒或雄鸡一。俗言土地灵则虎豹不入境,又言乡村之老而公直者死为之。”
        古代拜土地神是祈祷平安,祈祷农田丰收,土地公等於农业神。但是中古,特别是宋代以后,都市成立,产生了许多商人,商人拜土地公视为财神。商家所雇用的人常利用土地公生日(二月初二)来吵东家,要求东家供给酒肉;而东家管理人则假托是土地公的旨意,对雇用的人施行神权政治。土地公等於具有双重的约束力量。
        土地崇奉之盛,是由明代开始的。明代的土地庙特别多,这似乎与朱元璋生在土地庙的传说有些关系。《琅砑漫抄》记载说,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因此小小的土地庙,在明代倍受崇敬。如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南京奉旨,修造南京铁塔时,竟在塔内特地辟一“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爷。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土地爷的流行与普及于此可见。
        到清代时,土地庙之多遍布各地。过去北京城内,土地庙有四十余座,这是记录备案的,实际不止此数。而且三圣庙、五圣庙、七圣庙等道院中,也必有土地庙——乃其中一“圣”。旧时,家家户户也常供奉土地神。
        在台湾,无论你走到那里,只要你稍加留意,就可看到土地庙。正如台湾谚语说的那样:“田头田尾土地公”。据民国四十八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的调查:台湾寺庙的总数有四千两百廿所,其中,福德正神庙就有327所(这是登记有案的,小型的福德祠不需登记,所以数目无法计算)。
        台湾不仅土地庙多,而且民间还有不少传说,传说土地公是个大好人,他认为财富应该平均,但土地婆却不同意,因为财富平均,世界上就没穷人,将来女儿出嫁谁来抬轿子?於是土地公听了土地婆的话,把天底下的人分为了穷人和富人。
        清嘉庆年间,在基隆狮球岭盖个土地庙,叫平安宫。光绪廿一年日本人占领基隆时,把抗日的军民都抓到平安宫前,要他们一一跪下、用武士刀砍下他们的脑袋……杀了很多人后,日本人还放火烧土地庙,当时住在附近的一个老翁,挺身跑到庙内,抱出了神像,日本人见状,就命令老翁跪下,要砍他的脑袋,当时老翁中口念念有词:“土地公刚才我救你,现在你快救救我吧!”日本人大刀一挥,并且把老翁一脚就踢进山谷里。不知是由於老翁的祈求灵魂,还是天色昏暗,日人的大刀只砍掉了老翁头顶上的帽子,便误以为老公翁已死,老翁因此死里逃生。直到现在,平安宫下面的山谷还被称为“刮人坑”。
        在台南、新竹二个古城里,却有很大的土地庙,新竹所有的土地庙都叫福地,例如开台福地、花园福地、长庚福地、水田福地、规模都很可观。
        台南市、新竹市等有些地方的土地公戴宰相帽穿龙袍,据民间信仰的说法是因为当地出了进士,土地公也得“升格”,否则管不了他。新的庙只有土地公,刻一个“福德正神香位”或“福神”等字。
        现在台湾一有新住宅新商店集中发展,就会有新的土地庙出现,平均人口增加2000至4000左右就会有一个新的土地庙,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总之台湾的土地庙真多。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