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民歌
锡伯族的民歌在生活中产生,它真实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歌颂了纯真的爱情,控诉了封建礼教,表现了锡伯族人民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它的表现手法是以自然景物作比喻,即兴创作。锡伯族民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在这种类型的民歌中《巴纳衣舞春》、《猎人歌》、《亚其娜》、《萨林舞春》等流传广,影响大;第二类是情歌,多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几乎人人会唱。
如一首古老的叙事民歌《亚齐娜》说的是一对贫困而勤劳的夫妇生活在嫩江、松花江畔,靠自已的双手勤奋劳动,以渔猎为业,从无到有,创造自已幸福生活的故事。其中有一段:
亚齐娜,咱夫妻,恩爱相处谋生计;
亚齐娜,谋生计,撒网打渔到江边;
亚齐娜,到江边,风里雨里没房住;
亚齐娜,割野蒿,盖起窝棚交新居;
亚齐娜,安新居,木梭穿线织鱼网;
亚齐娜,一叶舟,搏击江水捕鱼忙;
亚齐娜,咱夫妻,艰难日子笑中过;
亚齐娜,勤打猎,披星戴月走山林;
亚齐娜,走山林,使用弓箭和木棒;
亚齐娜,咱夫妻,满载猎物转回家;
亚齐娜,转回家,新鲜野味作美餐;
亚齐娜,咱夫妻,欢歌喜舞生活甜。
这首歌道出了在那浩浩奔流的松花江上,锡伯渔人驾着独木舟张网捕捞的情景,巍峨绵延的兴安岭的林海里,锡伯猎夫纵马驰骋,挺长弓,擎木棒,围猎野兽,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图画啊!它是锡伯族人早期生活的缩影。
又如《拉喜贤图》是产生于锡伯族,“伍克辛”(披甲,中间的民间长诗。这篇长诗广泛流传在卡伦台站及民间,韵律自由,每行长短不一,有问有答,富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色,轻快、幽默、生活气息浓厚。诗中说一个独立青年名叫拉喜贤图,他对跨马出征,驻防卡伦产生了强烈兴趣,主动申请入伍、终于获准,于是,他横跨天山冰岭,赴喀什噶尔换防。这个故事通过拉喜贤图这个形象,反映了当时的锡伯族青年随时准备应召去边防驻守卡伦台站的爱国热情。
摇篮曲《泊布里·泊伯》,它歌词不固定,由母亲们荡起摇篮,用催婴儿入睡的固定调,随口自编,轻轻地吟唱,其音调异常柔和而悠扬。如:
泊布里,泊伯!
妈的宝宝,不要哭不要闹;
泊布里,泊伯!
妈盼你长大跨马扬鞭;
泊布里格,泊伯!
驰骋疆场逞英豪。
……
摇篮曲是母亲的心声,唱出了锡伯族的尚武精神。
锡伯族民歌有好几种曲调,各地大同小异,一般为四句一段(也有一句的),韵律严格,首、中、尾押韵,以首韵为主。
如一首古老的叙事民歌《亚齐娜》说的是一对贫困而勤劳的夫妇生活在嫩江、松花江畔,靠自已的双手勤奋劳动,以渔猎为业,从无到有,创造自已幸福生活的故事。其中有一段:
亚齐娜,咱夫妻,恩爱相处谋生计;
亚齐娜,谋生计,撒网打渔到江边;
亚齐娜,到江边,风里雨里没房住;
亚齐娜,割野蒿,盖起窝棚交新居;
亚齐娜,安新居,木梭穿线织鱼网;
亚齐娜,一叶舟,搏击江水捕鱼忙;
亚齐娜,咱夫妻,艰难日子笑中过;
亚齐娜,勤打猎,披星戴月走山林;
亚齐娜,走山林,使用弓箭和木棒;
亚齐娜,咱夫妻,满载猎物转回家;
亚齐娜,转回家,新鲜野味作美餐;
亚齐娜,咱夫妻,欢歌喜舞生活甜。
这首歌道出了在那浩浩奔流的松花江上,锡伯渔人驾着独木舟张网捕捞的情景,巍峨绵延的兴安岭的林海里,锡伯猎夫纵马驰骋,挺长弓,擎木棒,围猎野兽,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图画啊!它是锡伯族人早期生活的缩影。
又如《拉喜贤图》是产生于锡伯族,“伍克辛”(披甲,中间的民间长诗。这篇长诗广泛流传在卡伦台站及民间,韵律自由,每行长短不一,有问有答,富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色,轻快、幽默、生活气息浓厚。诗中说一个独立青年名叫拉喜贤图,他对跨马出征,驻防卡伦产生了强烈兴趣,主动申请入伍、终于获准,于是,他横跨天山冰岭,赴喀什噶尔换防。这个故事通过拉喜贤图这个形象,反映了当时的锡伯族青年随时准备应召去边防驻守卡伦台站的爱国热情。
摇篮曲《泊布里·泊伯》,它歌词不固定,由母亲们荡起摇篮,用催婴儿入睡的固定调,随口自编,轻轻地吟唱,其音调异常柔和而悠扬。如:
泊布里,泊伯!
妈的宝宝,不要哭不要闹;
泊布里,泊伯!
妈盼你长大跨马扬鞭;
泊布里格,泊伯!
驰骋疆场逞英豪。
……
摇篮曲是母亲的心声,唱出了锡伯族的尚武精神。
锡伯族民歌有好几种曲调,各地大同小异,一般为四句一段(也有一句的),韵律严格,首、中、尾押韵,以首韵为主。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