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胞中秋舞火狗

2022-06-15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广东龙门县蓝田乡,居住着许多瑶族同胞。每逢八月中秋,村村寨寨都要举行“舞火狗”活动,祭祀他们的祖宗,铭记狗为“再生之母”的恩德。
        中秋月夜,瑶胞吃罢团圆饭,便来到晒谷场,先由两位年长有福分的妇女,给装扮“火狗”的少女穿衣打扮,在少女们的腰身上、手臂上扎满黄姜叶,插上总燃的香火,头戴竹笠,也插上香火。装扮完毕,放一阵鞭炮,火狗队便开始舞动,边唱边跳,重复着一首古老的民歌:
        火狗仔,总唔来。
        来喽、来喽,梳头的,洗面的……
        舂的什么糍?
        黄姜芋头糍,
        给我吃一点啦,
        阿婆数过的……
        全村男女老少,尾随着火狗队伍,欢呼雀跃,游荡于村寨之中。然后又到各家厨房、火塘拜舞一番,再绕着各家菜园转一圈,最后汇集到村外的小河边,将身上的树叶衣裙、竹笠、香火统统扔到水里,并用河水濯洗手脚,沐浴全身。这时,各村寨的火狗队也相继到达,姑娘们泼水嬉戏,男青年则在一旁放炮助威,然后自由组合,隔岸对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各村男女老少都前来观看,十分热闹,通宵达旦,尽欢而散。
        这种一年一度的“舞火狗”活动,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瑶族的先民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峒主幼年丧母,是父亲挤狗奶养大的。所以瑶胞对狗一向十分崇敬,平时不准打狗、骂狗,不吃狗肉,出门肩搭狗粮袋,打猎时狗粮袋更是必不可少的行装。并规定每年中秋团圆节时,舞火狗志庆。这种风俗,一直保存到今天。每个瑶族姑娘,都要经过三次“舞火狗”的活动,才算成人,才可婚嫁。这实际一种由图腾崇拜演变为成年礼的一种群众游艺活动,对我们探索瑶族的原始崇拜,以及初民的文化娱乐都有一定价值。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