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民间花会

2024-03-06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民间花会古称百戏、杂戏、散乐、社火等,是一种传统的群众性文艺组织,北京解放前称之为“走会”或“过会”。《燕京岁时记》云:“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何以称“走会”或“过会”?大约因为这些文艺活动都是在街上进行中边走,边演,边练,只有经人邀请时才停下来作成套路的表演,或一走一过,所以叫走会或过会。据说解放后五十年代北京市举行传统民间文艺会演,人们认为,称为“走会”词意不明,而高跷、狮子、旱船、秧歌、太平鼓,都是民间艺术之花,不如叫“花会”,于是北京的民间文艺组织统称之为“花会”。这种组织和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汉代早有百戏杂技,龙舞和鱼舞,唐代的狮子舞、高跷更早在春秋时即已发明。宋国艺人兰子,曾为宋元公表演,“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列子·说符》)这是最早的以双枝为足,长倍其身的高跷,登此木足还要做各种高难度的剑舞,可见这种民间杂技早在2500年前就有很高水平了。其内容的繁富更十分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这种民间花会700多个品种,1600多档会。今恐不止此数。
        北京庙会游艺记载早见于辽代,及元代规模很大,明清而大盛。元代庙会进香声势浩大,惊官动府,已成为国事。元至元七年(1270)世祖忽必烈听从帝师八思巴之言,于每年夏历2月15日张舆盖周游皇城内外,“与众生祓除不详,导迈福祉”,这个巡游队后面跟随一支400人的大乐队,还有“杂扮队戏”的女妓150人, “杂把戏”的男女演员150人,史载(《元史·祭祀志》)曾使“万人空巷.倾城聚观”。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民间当即有相应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到明人《帝京景物略》中多次提到的庙会中的“走会”,经长时间发展而分成武会和文会两种。一切以扛箱、跨鼓、舞幡、耍狮子舞棍、花砖、秧歌、耍打舞等为“武玩艺儿”;称昆、弋、秦、徽之坐打,单弦、大鼓等弹唱者为“文玩艺儿”(也有的专指“武会”的后勤服务人员为文会者)。“走会”当然以“武玩艺儿”吃重,更带有刺激性,受群众欢迎。他们都各怀绝技,武功甚深。据史料记载,清末花会的武林高手有“把式车”、“鸭蛋刘”、“弦子李”、“坛子王”,以及京郊西北旺的高跷,城西南白纸坊的耍狮子,都名噪一时。这些民间技艺表演既在庙会中演出,也有的被名门大户请去作堂会,或被邀请到专业杂技团去献艺.有的后来成了“天桥的把式”。保留了国术的精华。花会的发展既是民间自发的爱好,也和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分不开,乾隆和慈禧太后都好大喜功,借以粉饰太平。
        武会的种类很多,师承不同风格亦异。据民俗工作者调查:武会又分“会规以里”和“会规以外”两种。会规以里的会档共十三种(会中称“幡鼓齐动十三档”)。其名目是:
        1、开路。也叫耍钢叉、滚钢叉或飞叉。旧社会忌讳说叉,因称“开路”,即“走会”时,有5—10个“样鬼”俗称“开路鬼”勾鬼脸,持钢叉开路做各种技艺,戏水、背剑、朝天蹬等,表演时不论冬夏,一律赤膊上阵。
        2、五虎棍。有四大类:式架棍(五虎打路)、少林棍、藤牌少林棍、跟斗棍等。
        3、秧歌。有高跷秧歌和地秧歌两种。
        4、中幡,行话叫“大执事”。是在一根长5米到6米的大竹竿上,挂上布(绸)幡,幡上有各种神像,斜插三角旗上绣本会名号,出会时打出。表演技艺有72套之多。幡重数十斤,过牌楼时要抛过去,还要有人接住,故有“中幡怕过牌楼”之语。
        5、狮子会。传说它的表演用的是娘娘庙前守门的石狮子。有各种精彩表演。
        6、双石头。俗称举砘子,是一种既要力量又重技巧的民间体育活动。也叫“蹬活”或“练活”,都在大板凳上表演。
        7、石锁。将一扁长方形石块靠一侧凿成长形透孔,用作手柄,形似锁,大小因人而易,表演有对练(二人)和单练两种。
        8、杠子。即盘杠子。与现在单杠基本相同。在马拉大车上表演。
        9、花坛会。表演道具是瓷坛和瓷缸,有对练和单练,表演套路与现在杂技团的顶花坛大体相同。
        10、杠箱。用人较多。表演“县太爷出巡”。即用抬(坐)独竿轿形式表现坐者(官)及抬轿者的功夫,还有“告状人”出现于途,表演滑稽,妙趣横生。
        11、天平会。即“莲花落”或“什不闲”。演唱形式。
        12、吵子会。正名曰“献音老会”。分文武两种。演奏时用铙、钹、武吵子乐器多音响重,有舞蹈,文吵子,只演奏,没有舞蹈。
        13、挎鼓会。也称大鼓会。行话称大鼓为“神胆”。不论走什么会,挎鼓会总是殿后。
        会规以外的会档有小车、旱船、龙灯、跑驴、太平鼓等,据北京市群众艺术馆普查材料统计,历史上北京民间花会有90个品种,除会规以里的种,其余都属会规以外的。民国以来,这些昔日的组织逐渐解体,有些惊险或具有迷信色彩的技艺已不传。近年经过抢救,一些健康有益的民间技艺已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花会”也由民间艺术团体组织演出了。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