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北京的保镖业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镖,亦称飞镖、金镖和斤镖,是古代兵器的一种。一支镖有1斤多重,外形略似扎枪头,镖头尖利,用钢锻制磨砺而成,是一种用手投掷的暗器,可以伤害较远距离的对手。过去,凡是干镖局这一行的人.都练就丁使镖的过硬本领,长此以往,“镖”就成了保镖行业的代名词。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镖”的含义更演化成了被保护的对象。贵重货物、金银珠宝,大宅院和重要人物,都被称之谓“镖”。保护这些对象的人,就称之谓“保镖的。”旧社会,为避免货物横遭沿途盗匪的抢劫,确保人和物的安全.货主需要雇用一些武艺高强的人来保护,于是保镖业应运而生。
        保镖的人起初是一些颇有武功的人,自备手推车住在客栈里亮出替人“保镖”的牌子,等候客人雇用,待讲好条件后,便可装货随主人推车上路。货物安全抵达预定目的地后,他们便可得到一定的报酬。这就是“保镖业”最早的雏型,或称为“跑散镖”的和“跑游镖”的。后来众多情投意合的武林兄弟组织起来,合伙立个字号,备有马车、轿车、专为客户运输贵重货物,这就形成了“镖局子”。
        镖局的业务.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走镖”,它是镖局的头号买卖,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负责押运”。“镖局子”是民间负责押运的一种组织形式。最早走镖用的是手推车,称谓“镖车”。车上装货以后,还要插上“镖旗”。“镖旗”分不同颜色.代表各镖局的字号,江湖上的人,只要一看镖旗便知道是哪一家的镖车。后来手推车变成马车,保镖人全副武装骑马跟在车后,镖车启程如遇到歹人拦劫时,保镖人照例要“喊镖”(即用特殊的声调和语言,喊出镖车的去向,自己是哪一家镖局的镖车,保镖人姓名等)。到了民国年间,保镖人干脆连马也不骑了,改为随车“保驾”,有点像现在的火车押运员。保镖人肩负重任,一路上不得有半点儿疏忽大意,因为货物一旦有什么“闪失”,镖局要包赔损失,若货物很值钱,整个镖局的财产都有可能赔进去。可见镖局风险甚大,不但有倾家荡产的危险,还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镖局业务的第二类,是被雇用替官僚、富商、财主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办的银行商号看家护院,防盗防劫,行话叫做“守地”或“坐夜”。当时,北京的一些公共场所,包括宝局(赌场)、娼寮(妓院)等常是非之地,都舍得花重金雇有保镖,以事弹压,维护秩序。
        镖局业务的第三类,就是承担保卫某些官僚、富商、政界要人的人身安全的工作,行话称之谓“跟班儿”或“护身”。
        镖师是指在保镖生涯中,有较深的资历、丰富的经验、超群的武艺,在江湖上颇有名气和威望,如遇“不测”则能随机应变的人。也可以说,镖师都是属于“师傅级”,可以带领部分人独立完成保镖任务的成手。有句老话叫做“走镖吃一线之地,护院守一箭之地”。就是说,保镖的要靠自己的功夫打出来一条路线,要靠自己的武德和名气结交出来,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一块地盘。
        镖客,则是对从事保镖行业人的统称。但有时往往专指那些年纪轻、资历浅、武艺尚不成熟,保镖还缺乏足够的经验,不能独立完成保镖任务的徒弟和新手。
        北京的镖局大约是在清代出现,那时.进镖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城乡练武的很多,可是能在镖局谋事的却寥寥无几。要想进镖局,一要有超群的真功夫,二要有可靠的武林高手出面介绍;三要有知根知底的人作担保;四要有不怕掉脑袋的胆量。四者俱备,才能吃上镖局这碗饭。
        在镖局谋事比较其他出卖苦力的劳动要舒服些,只要别出事,保镖每月可挣四五两银子,年终柜上要是赚了钱,还可以分点红,自然是“当家的”吃头份,一般人分不到多少。而外出“走镖”和“护院”、“跟班儿”的人,还可以捞点“外块”。赶上雇主是个慷慨解囊仗义疏财的主儿,又不出什么事,或是在保镖过程中保驾脱险有功,还兴许赏保镖的一些银两,十两、二十两也是常有的事。此外,镖局的内部关系不像一般做买卖的那么刻薄,都是在一起“玩命”,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高低贵贱之分,因彼此不是师兄弟,便是师徒关系,说起来也都是一家人,讲究哥们、爷们义气,不致于为分钱多少之事而扯破脸皮。镖局里也有一套大家自觉遵守的局规。没有差使的人员一律在局子里等候差遣,白天在柜上,除了吃饭的时间外,就是练武。到了晚上,该“坐夜”“守地”的便纷纷到各家商号守卫去。若派到谁去“走镖”,谁就得去,就是有天大的危险,也要义不容辞,不许推三托四。
        会友镖局是当时旧北京最大也是最有名气的镖局。它创立1845年,创始人宋彦超,字迈伦,河北省冀县赵家庄人氏,江湖上称之谓“神拳宋老迈”。
        会友镖局享誉北京城的原因是:一是它规模大人数多。二是成立时间较早,经营时间最长。三是讲究信誉,不负众望。四是富有爱国精神。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宋迈伦曾率领会友镖局的众弟子为保卫前门大栅栏重要商业区而付出流血的代价,被世人传为佳话。
        宋迈伦在京期间曾收徒百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他都一视同仁,他心授其德、身传其艺、人得其惠。他的弟子孙立亭、焦风林等曾被聘为著名爱国者——中国铁路工程奠基人詹天佑的贴身护卫。宋迈伦后与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结为莫逆,他们重视武德修养、珍惜友谊、互授弟子、志节清高,被人们称为北京武林中的两大奇人。
        会友镖局汇集着燕赵一带和京城的一些武术名家。武艺出众的镖师,给会友镖局增添了许多光彩。宋迈伦年迈后,镖局的事便由其高足孙德润、张殿华、于鉴继承。当时,南北各地挂“会友”牌子的足有二三十家,师徒约有千余人。可是常在镖局柜上看家的只有20余人,有总管事的照应门面洽谈业务,镖局里的人管他叫“当家的”。
        会友镖局有个不成文的协议:不管你原来练过什么拳械。只要进了“会友”的门,就必须演练“三皇炮捶”拳械,把此列为“会友”的看家本事。当时的“三皇炮捶”门人多云集于北京和南、北会友镖局。他们以武会友切磋技艺,为发扬和繁荣中华武术而共同努力,深受华北江湖武林同道的赞誉。老一辈镖师相继去世后镖局业务便由江湖上称之谓“四大亭”(又称四大金刚)共同掌管,他们团结同道,以德为本,以信为上,各尽其责,继承了老一代镖师的遗志。在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复辟打进北京,辫子兵四处烧杀抢掠,而前门外大街因有“会友镖局”的威名,又有众镖师分兵把守,辫子兵硬是没敢进去,使这一带商贾免遭一场劫难。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经济日益萧条,北平前门一带的商业每况愈下,镖局生意更加冷落,没事可干。于是,会友镖局在三十年代末正式宣布散伙,原镖局旧址改为货栈,从此镖局行业一蹶不振,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解放后,原北京会友镖局的最后一代镖师重返武坛,为武术的繁荣而竭尽全力倾注自己的心血,使中国武术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得以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