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

2024-06-03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袍哥的起源可追溯至郑成功,清顺治十八年(1661),据守台湾的郑成功开山立堂,与将士结义为异姓兄弟,并派盟友到清兵占领区发展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袍哥就是这些秘密组织在西北的一支发展衍变而来的。袍哥之名,取义《诗经》“岂回无衣,与子同袍”。其组织章程即《金台山实录》原本,俗称“海底”,因得自厦门渔人手中,袍哥的发展对象为三教九流及江湖人物。
        四川袍哥的联络办事处称公口,也称码头或社,公口码头之间关系平等。因各码头参与者的身份有别,又分为红、义、礼三号,俗有“红字旗,一绅二粮;义字旗,买卖客商;礼字旗,不偷就抢”之说,川西则称“红字讲顶子,义字讲银子,礼字讲刀子”。袍哥又有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之分,清水者,树党结盟,自雄乡里,走尚交游,不事劫持,浑水则良莠不齐,大多藏垢纳污,敢于触法犯禁。
        袍哥内部皆以兄弟相称,排行从一到十,一排为龙头大爷、舵把子、舵爷等,总领堂口大权;二排因关羽行二而忌设,有的堂口也设圣贤二爷;三排为钱粮;五排为红旗掌事,负责内外事;九、十排为老幺,也称辕门,为最低一等。四、七两排因胡四、李七叛变而忌设,六、八两排也多不设。各排问关系平等,即所谓:“大哥不大,么满不小”,老幺有理也可同大哥相争。参加袍哥组织称为“八流”,需有“恩、承、保、引”,即大哥恩赐,当家管事承认保证,老幺引进,方可入会。入会前要声明“身家清白”,凡不忠不孝不红不义之徒,不得加入,即便加入,一经查明,也要被严惩除名。入会仪式在每年例会时举行。袍哥每年的例会各地不一,主要有五月十三日单刀会,八月二十三日桓候会,腊月间的团年会等。例会极为隆重,张灯结彩,大设筵席,会上要当众处理内务,解决纠纷,提升兄弟,接纳新成员。袍哥内规矩严格,有戒律十多款,会员必须履行“孝悌忠俗礼义廉耻”,若有触犯,如不认兄弟,乱伦等,则由袍哥大爷临时召集兄弟伙伴,共商处决,轻者“打红棍”,重者自裁,或挖坑自埋,或受“三刀六洞”。堂口之间往来,其拜访有一定仪式,地点多在茶馆、酒店或家里。若是执公片宝扎来拜码头,则先请老幺转报红旗掌事,然后龙头大哥、钱粮三哥等始出相会,不得越级。
        清中叶以后,袍哥从初期只在三教九流及江湖人物中发展组织,逐渐深入农村,并渗透入社会各阶层,入会者自绅商为界,在宫人役以及劳动苦力群,不逞之徒莫不有之,袍哥组织遍及城市乡镇。至二十世纪初,四川省会一区,红字旗公口有三百七十四道之多,礼、义两堂还不在其中。乡区各保,临路之腰店,无不设有公口。民间有“明来无白丁,清末无傻子”之谣。清末,同盟会与袍哥会党关系密切,黄兴等派遣在四川袍哥中有声望的熊克武、余竞成、张百祥等人回川组织会党,策动起义。辛亥革命失败后,四川袍哥组织转向反动,与军阀、土匪串通往来,把持一方,势力有增无减。民国时期四川袍哥驰名川西的有尹昌衡、陈俊珊、帅鹏章、冷开泰、龚渭清等,重庆则有范绍增、石孝先、唐绍武、田得胜、冯升竹、卢俊卿、陈云亭等,其他如汉源羊仁安、大邑刘文彩、简阳刘惠安、威远周兴武、潼南陈南平、大足王公辅、汇津周化成、合川杨作兰等也较有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明令取缔袍哥组织。镇压了一批作恶多端的舵爷,袍歌组织迅速解体。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