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金花盛会
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将大批上三旗旗人调往易州(今承德地区易县),拱卫其父雍正皇帝陵寝。这些人在陵区外民间文化活动影响下,自动组织起”金花盛会”。每逢年节,音乐会、龙灯会、小高跷、童子夯都要热闹一番。参加活动的满族同胞头上均戴有一朵金花作为标记。道光年间,由于以营房(今村)为单位个别活动,舞蹈方面减弱,乐队却越办越红火了。这些满族乐队吹奏的乐曲调门儿高,声势红火,格调高雅。每逢演奏,还要先净手点燃檀香。
“金花盛会”时期各村音乐会使用的乐器,无论在音色、音量、音质等方面,都优于民间的乐器,乐曲的品种也很多。“金花盛会”时期流传下来的乐曲,大都来自金、元时代的“北曲散曲”,如“乐府群”中的“折桂令”,“贯酸斋乐府”中的“醉太平”,“子坚乐府”中的“德胜令”,也穿插一些古代民间优秀乐曲,如古民歌中的“采茶歌”,“凉州赋”中的“小凉州”等。这支乐队许多人是从避署山庄调去的,因此能够吹奏皇帝出巡、行幸、御跸间的仪仗吹奏乐曲如“感皇恩”和“天下同”等。“感皇恩”调门高,变化大,每吹奏此曲,旁边有多少音乐会吹奏,也压不住金花会的热烈气氛。
今在易县一带还有不少村举办金花音乐会。太平峪村的满族民间乐队在吹奏风格上有鲜明民族特色:起乐时音调悠扬柔和,曲调变化自如,时而粗犷激越,时而辽阔高亢。他们吹奏的虽是宫乐曲牌,听起来却不像宫廷音乐那样呆滞沉闷,而是具有活跃明快的特点;他们吹奏民乐曲时,较之其他民间乐队一比也显得深沉有力。这都与使用高调门有关。
“金花盛会”时期各村音乐会使用的乐器,无论在音色、音量、音质等方面,都优于民间的乐器,乐曲的品种也很多。“金花盛会”时期流传下来的乐曲,大都来自金、元时代的“北曲散曲”,如“乐府群”中的“折桂令”,“贯酸斋乐府”中的“醉太平”,“子坚乐府”中的“德胜令”,也穿插一些古代民间优秀乐曲,如古民歌中的“采茶歌”,“凉州赋”中的“小凉州”等。这支乐队许多人是从避署山庄调去的,因此能够吹奏皇帝出巡、行幸、御跸间的仪仗吹奏乐曲如“感皇恩”和“天下同”等。“感皇恩”调门高,变化大,每吹奏此曲,旁边有多少音乐会吹奏,也压不住金花会的热烈气氛。
今在易县一带还有不少村举办金花音乐会。太平峪村的满族民间乐队在吹奏风格上有鲜明民族特色:起乐时音调悠扬柔和,曲调变化自如,时而粗犷激越,时而辽阔高亢。他们吹奏的虽是宫乐曲牌,听起来却不像宫廷音乐那样呆滞沉闷,而是具有活跃明快的特点;他们吹奏民乐曲时,较之其他民间乐队一比也显得深沉有力。这都与使用高调门有关。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