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科技
印度人民聪明智慧,早在远古时代就创造了丰富
灿烂的文化,并对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不朽的
贡献。
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以及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 现,有力地证明了印度科技文化的历史渊源。在那里 发现了水井、浴室和复杂的排水设备,还发现了不少家 用器皿、油漆过的陶器,最古的钱币、雕刻精细的石器、 铜铸的武器、金银手镯、项链以及两轮车的模型等。在 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还发现了大约四百个象形文字 和字节符号;在出土的尺子上,分度是以十进位为基础 的。这些不仅充分说明了当时市民的生活状况,更证 明了当时科学的进步情况。有关科学家认为,它比当 时巴比伦和埃及还要进步。
在提到印度科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时不能不提到 数学。印度数学产生于吠陀时代,当时为兴修水利和 举行献祭仪式的场所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逐渐有了 应用数学的发展。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形成的《数经》 (又名《绳法经》)一书中,就有直角、正方形的记载,提 出了梯形变换规律等等。到中世纪,数学又有很大发 展。印度数学界的泰斗当推阿耶婆多(生于公元499 年),他对前辈们发明的十进制作了精确的阐述。他还 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在他的天文学论著中,开列了一系列数学 运算方法。他提出的求二元线性方程正整数解的方法是早期的解 法之一。另一些著名人物有婆罗门笈多、摩诃维阇罗利耶和巴斯 迦拉阿阇利等,他们分别生活于7世纪、9世纪和12世纪。他们 懂得正负量的含义,算出了许多复杂的方程式,还发明了求平方根 和立方根的运算方法。他们对零和无穷大的含义有深刻的领悟。 巴斯迦拉阿阇利从数学角度证明,无穷大无论怎样分割,仍然是无 穷的,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奥义书》中,这一真理就被玄学接受。
众所周知,阿拉伯人从印度人那里学会了带零的十进制,并把 它传给了欧洲的科学家。因此,如果不是印度在数学方面提供了 一个间接的基础,西方科学技术的许多重大进展是不可能取得的。
印度的天文学历史悠久,成绩辉煌。在笈多王朝时代,天文学 获得了高度的发展。重要的天文学著作有《太阳手册》(公元4或 5世纪,作者不详)和《云使集》(约公元550年)。“云使”即阿耶婆 多,《云使集》是他的天文学论文集。阿耶婆多确定了太阳年的长 度为365.3596805天,同现代的估算非常接近。当时他曾认为,地 球不但按其轴心自转,而且绕太阳公转。另一位天文学家是彘日, 与阿耶婆多处于同一时代。他通晓希腊和罗马的天文学,从中吸 取了包括黄道12宫符在内的许多内容。他写了许多星象学方面 的著作,例如《广博观星大集》和天体观测指南方面的著作,以及 《五部悉坛多续篇》等,印度天文学家描绘过天体的运动,以及天体 在黄道和昼夜平分线方向的位置,均计算准确。他们指出12个太 阳月为1年,1年分6季,每季2个月。预报过日食、月食,而且在 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对星球的运行做过很精确的计算。
印度的植物学出现得很早,孔雀时代的《利论》和阿育王的石 柱诏谕中,都有关于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的知识记载。当时对土壤 的选择和分类、选种、轮作、施肥等都讲究一定的规律。这一时期, 在化学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制造染料、香水和 药品等。例如钵颠阇利(公元前2世纪)曾用硝酸制造过药品。这 样,植物学和化学方面的成就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印度古代医学也很发达。最古的文献要数印度的几部吠陀。 在《阿达婆吠陀》中,对于疾病和症状均有详细记载。同时也提到 某些类似疾病和药草的概括名称。尤其《寿命吠陀》(Ayurveda) (生命之学,公元前8世纪)是印度医学最古的文献,它是一部有关 药品学、解剖学、病理学和内科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是吠陀较后 时期的补充材料,它起源于《娑摩吠陀》。据有关记载,在公元前5 世纪到8世纪之间,印度的医学、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领 域里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耆婆迦(公元前6-前5世纪) 和阇逻迦(公元1世纪)都是当时的名医。阇罗迦所著的《阇罗迦 集》约在公元8世纪时被译成阿拉伯文出版发行,影响很大。据记 载公元1世纪的恰拉卡和公元4世纪的苏什鲁塔的著作中,对诊 断和治疗都有详细的论述。对草药、种籽、矿物和盐类等的特征作 了仔细研究。外科医术水平也很高,在一些论文中讲到如何进行 开刀、消毒等技术,做手术已采用麻醉止痛法,切除白内障和剖腹 生产等手术已掌握。
印医和我国的中医相似。印医的体系虽然不止一种,但所用 的药物都是植物、动物和矿物。印医入药的植物大约有两千多种, 动物有二百多种,矿物有几十种。印医是以把脉、看舌苔、望气色 等作为主要诊断方法。病人根据医生的处方购药,然后用水煎服。
印度的传统医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印度本国的,从印度古 代流传下来的;另一类是从阿拉伯传来,而又和印度的具体条件相 结合产生的。这两大类的原理差不多,都认为人体内有几种不同 的体液,贯穿全身。印度医学是以体液(doshas)和自然要素(gu- nas)为基础的。前者是指肠液、胆液和粘液三种重要液体,这三种 液体保持平衡,人才能健康。后者则认为有三种基本要素(satt- va,rajas,tamas),分别与纯洁、热情和冷漠有关。要使身体完全健 康,就要使sattva对另外两种要素起支配作用。印医努力找出失 去平衡的根源,通过饮食调理、药物和锻炼来恢复正常。
值得注意的还有印度的瑜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 它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在有关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以及 有关情绪、理智状况的生理影响方面具有宝贵的知识。
现在,印医也像其他医学一样,致力于从自然药物中寻找治疗 心脏病和癌症的途径。今天世界医学趋势是越来越重视自然药 物,印度动植物种类繁多,在这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从历史上看,印度文化的高涨始于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4- 2世纪),即印度统一为强大帝国时代,其繁荣时期一直延续到孔 雀王朝以后,在笈多王朝时代(公元4—5世纪),即北印度重新统 一的时期,科技文化更为繁荣。
帖木儿袭击北印度(1398—1399)后,加剧了印度的封建割据, 使印度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到莫卧儿帝国时期,尤其到亚格伯王统治时期(1556-1605), 科技文化呈繁荣局面。后来欧洲人入侵,印度开始沦为殖民地,尤 其是英国人200年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科技文化的发展。
印度独立后,政府对科技的发展十分重视。当年第一任总理 尼赫鲁曾认识到,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以满足国家需要,对经济的 发展极其重要。政府在1958年起草科学技术政策决议时,尼赫鲁 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科学技术活动便涉及国家生活的许多方面, 从农业、医药、直到国防、电子、原子能及太空技术等领域。
为了推动科技的发展,印度于1971年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 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和审批国家科技计划,向政府提出关于科技政 策、确定科技力量的使用和协调有关联系工作。
十年之后,印度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迈入太空时代,在不 到30年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利用原子能的先进国家之一。现在, 印度除将核能应用于核科学的研究、天文学、太空学之外,还应用 到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农业方面。
1980年7月18日,印度成为世界上第六个用自己的运载火 箭将卫星射入太空的国家。印度制造的两颗卫星在前苏联的协助 下射入轨道。1980年7月印度首次用自制推进系统发射一颗卫 星,代号为RS-1号。1981年5月发射RS-D-1卫星。1983 年2月,又发射了用印度自制推进装置发射的RS-D-2号卫星。
与此同时,印度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制造电脑硬件和软件的 能力,正在建立电子设备试验与发展中心。印度在雷达、声纳和导 航设备的研究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前些年电子设备和 元件的生产在迅速增长,1977年产值达6 400万美元。近年来,印 度每年还出口价值500万美元的电子产品。如今印度已能自己生 产多种电脑。
印度的程控电话发展很快,速度惊人,预计将以5倍的速度增 长,2000年时,印度的50万个村庄都已有电话连接。
印度正在大量开展新能源的研究工作,在利用蕴藏在太阳、风 和水中的巨大能量方面成绩显著。目前印度已经将太阳能用于做 饭、加热、灌溉以及烘干农产品等方面。印度有些农村已开始利用 农业废料制取沼气。
印度现在拥有230万人以上的科技队伍,居世界第三位,这是 个巨大的科技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印度科技的发展必 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以及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 现,有力地证明了印度科技文化的历史渊源。在那里 发现了水井、浴室和复杂的排水设备,还发现了不少家 用器皿、油漆过的陶器,最古的钱币、雕刻精细的石器、 铜铸的武器、金银手镯、项链以及两轮车的模型等。在 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还发现了大约四百个象形文字 和字节符号;在出土的尺子上,分度是以十进位为基础 的。这些不仅充分说明了当时市民的生活状况,更证 明了当时科学的进步情况。有关科学家认为,它比当 时巴比伦和埃及还要进步。
在提到印度科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时不能不提到 数学。印度数学产生于吠陀时代,当时为兴修水利和 举行献祭仪式的场所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逐渐有了 应用数学的发展。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形成的《数经》 (又名《绳法经》)一书中,就有直角、正方形的记载,提 出了梯形变换规律等等。到中世纪,数学又有很大发 展。印度数学界的泰斗当推阿耶婆多(生于公元499 年),他对前辈们发明的十进制作了精确的阐述。他还 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在他的天文学论著中,开列了一系列数学 运算方法。他提出的求二元线性方程正整数解的方法是早期的解 法之一。另一些著名人物有婆罗门笈多、摩诃维阇罗利耶和巴斯 迦拉阿阇利等,他们分别生活于7世纪、9世纪和12世纪。他们 懂得正负量的含义,算出了许多复杂的方程式,还发明了求平方根 和立方根的运算方法。他们对零和无穷大的含义有深刻的领悟。 巴斯迦拉阿阇利从数学角度证明,无穷大无论怎样分割,仍然是无 穷的,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奥义书》中,这一真理就被玄学接受。
众所周知,阿拉伯人从印度人那里学会了带零的十进制,并把 它传给了欧洲的科学家。因此,如果不是印度在数学方面提供了 一个间接的基础,西方科学技术的许多重大进展是不可能取得的。
印度的天文学历史悠久,成绩辉煌。在笈多王朝时代,天文学 获得了高度的发展。重要的天文学著作有《太阳手册》(公元4或 5世纪,作者不详)和《云使集》(约公元550年)。“云使”即阿耶婆 多,《云使集》是他的天文学论文集。阿耶婆多确定了太阳年的长 度为365.3596805天,同现代的估算非常接近。当时他曾认为,地 球不但按其轴心自转,而且绕太阳公转。另一位天文学家是彘日, 与阿耶婆多处于同一时代。他通晓希腊和罗马的天文学,从中吸 取了包括黄道12宫符在内的许多内容。他写了许多星象学方面 的著作,例如《广博观星大集》和天体观测指南方面的著作,以及 《五部悉坛多续篇》等,印度天文学家描绘过天体的运动,以及天体 在黄道和昼夜平分线方向的位置,均计算准确。他们指出12个太 阳月为1年,1年分6季,每季2个月。预报过日食、月食,而且在 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对星球的运行做过很精确的计算。
印度的植物学出现得很早,孔雀时代的《利论》和阿育王的石 柱诏谕中,都有关于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的知识记载。当时对土壤 的选择和分类、选种、轮作、施肥等都讲究一定的规律。这一时期, 在化学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制造染料、香水和 药品等。例如钵颠阇利(公元前2世纪)曾用硝酸制造过药品。这 样,植物学和化学方面的成就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印度古代医学也很发达。最古的文献要数印度的几部吠陀。 在《阿达婆吠陀》中,对于疾病和症状均有详细记载。同时也提到 某些类似疾病和药草的概括名称。尤其《寿命吠陀》(Ayurveda) (生命之学,公元前8世纪)是印度医学最古的文献,它是一部有关 药品学、解剖学、病理学和内科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是吠陀较后 时期的补充材料,它起源于《娑摩吠陀》。据有关记载,在公元前5 世纪到8世纪之间,印度的医学、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领 域里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耆婆迦(公元前6-前5世纪) 和阇逻迦(公元1世纪)都是当时的名医。阇罗迦所著的《阇罗迦 集》约在公元8世纪时被译成阿拉伯文出版发行,影响很大。据记 载公元1世纪的恰拉卡和公元4世纪的苏什鲁塔的著作中,对诊 断和治疗都有详细的论述。对草药、种籽、矿物和盐类等的特征作 了仔细研究。外科医术水平也很高,在一些论文中讲到如何进行 开刀、消毒等技术,做手术已采用麻醉止痛法,切除白内障和剖腹 生产等手术已掌握。
印医和我国的中医相似。印医的体系虽然不止一种,但所用 的药物都是植物、动物和矿物。印医入药的植物大约有两千多种, 动物有二百多种,矿物有几十种。印医是以把脉、看舌苔、望气色 等作为主要诊断方法。病人根据医生的处方购药,然后用水煎服。
印度的传统医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印度本国的,从印度古 代流传下来的;另一类是从阿拉伯传来,而又和印度的具体条件相 结合产生的。这两大类的原理差不多,都认为人体内有几种不同 的体液,贯穿全身。印度医学是以体液(doshas)和自然要素(gu- nas)为基础的。前者是指肠液、胆液和粘液三种重要液体,这三种 液体保持平衡,人才能健康。后者则认为有三种基本要素(satt- va,rajas,tamas),分别与纯洁、热情和冷漠有关。要使身体完全健 康,就要使sattva对另外两种要素起支配作用。印医努力找出失 去平衡的根源,通过饮食调理、药物和锻炼来恢复正常。
值得注意的还有印度的瑜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 它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在有关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以及 有关情绪、理智状况的生理影响方面具有宝贵的知识。
现在,印医也像其他医学一样,致力于从自然药物中寻找治疗 心脏病和癌症的途径。今天世界医学趋势是越来越重视自然药 物,印度动植物种类繁多,在这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从历史上看,印度文化的高涨始于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4- 2世纪),即印度统一为强大帝国时代,其繁荣时期一直延续到孔 雀王朝以后,在笈多王朝时代(公元4—5世纪),即北印度重新统 一的时期,科技文化更为繁荣。
帖木儿袭击北印度(1398—1399)后,加剧了印度的封建割据, 使印度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到莫卧儿帝国时期,尤其到亚格伯王统治时期(1556-1605), 科技文化呈繁荣局面。后来欧洲人入侵,印度开始沦为殖民地,尤 其是英国人200年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科技文化的发展。
印度独立后,政府对科技的发展十分重视。当年第一任总理 尼赫鲁曾认识到,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以满足国家需要,对经济的 发展极其重要。政府在1958年起草科学技术政策决议时,尼赫鲁 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科学技术活动便涉及国家生活的许多方面, 从农业、医药、直到国防、电子、原子能及太空技术等领域。
为了推动科技的发展,印度于1971年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 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和审批国家科技计划,向政府提出关于科技政 策、确定科技力量的使用和协调有关联系工作。
十年之后,印度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迈入太空时代,在不 到30年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利用原子能的先进国家之一。现在, 印度除将核能应用于核科学的研究、天文学、太空学之外,还应用 到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农业方面。
1980年7月18日,印度成为世界上第六个用自己的运载火 箭将卫星射入太空的国家。印度制造的两颗卫星在前苏联的协助 下射入轨道。1980年7月印度首次用自制推进系统发射一颗卫 星,代号为RS-1号。1981年5月发射RS-D-1卫星。1983 年2月,又发射了用印度自制推进装置发射的RS-D-2号卫星。
与此同时,印度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制造电脑硬件和软件的 能力,正在建立电子设备试验与发展中心。印度在雷达、声纳和导 航设备的研究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前些年电子设备和 元件的生产在迅速增长,1977年产值达6 400万美元。近年来,印 度每年还出口价值500万美元的电子产品。如今印度已能自己生 产多种电脑。
印度的程控电话发展很快,速度惊人,预计将以5倍的速度增 长,2000年时,印度的50万个村庄都已有电话连接。
印度正在大量开展新能源的研究工作,在利用蕴藏在太阳、风 和水中的巨大能量方面成绩显著。目前印度已经将太阳能用于做 饭、加热、灌溉以及烘干农产品等方面。印度有些农村已开始利用 农业废料制取沼气。
印度现在拥有230万人以上的科技队伍,居世界第三位,这是 个巨大的科技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印度科技的发展必 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