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无穷的印度音乐

2020-03-24 可可诗词网-印度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印度音乐历史悠久,非同一般。早在印度的上古 文献《吠陀》中对音乐就有了记载。《梨俱吠陀》 赞歌的吟咏,需要有音乐知识。著名《娑摩吠陀本集》 更是以歌唱为目的而形成的一部颂神曲。“娑摩”指的 就是祭祀用的歌曲,因此可以说,印度音乐是以古代祭 仪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湿婆”又名称“舞王”,人们 在祭神或过宗教性节日时都举办歌、舞集会,这已成为 印度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人认为,“音乐与舞蹈的起源是神圣的”,其最 终目的是帮助人们信神,所以在大约三千多年的音乐、 舞蹈发展史中,音乐与舞蹈往往以精神为主导,而艺术 处于从属地位。随着宗教的发展与传播,随着社会的 不断发展,音乐和舞蹈也不断丰富和提高。载歌载舞, 而且往往是歌、舞并举,这是印度音乐、舞蹈的特点 之一。
        据文献记载,早在吠陀时代,除唱歌外,已有不少 “维拉”之类的弦乐器,以及横笛之类的管乐器。今天 流行的不少乐器就是从古代流传或发展而来的。它们 都同宗教信仰、宗教活动有关。在古代两大史诗时期, 音乐得到不断发展,在两大史诗中所提到的乐器有20 种以上,到了这一时期,印度已有了七声音阶,有了七个基本调式, 形成了一套相当完美的转调体系。但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著作应该 以婆罗多仙人写的《舞论》为代表。对它成书的年代说法不一,有 的认为它是公元2世纪的产物,有人认为它是公元初的作品。直 到公元11世纪,才有了专门的大量研究音乐方面的著作,诸如劳 舍·格威的《拉格德凌吉利》(12世纪);夏冷格戴沃的《桑吉德勒 纳格尔》(即音乐宝库,13世纪)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前面提到,印度音乐的出现与宗教信仰有关。音乐为宗教服 务,祈祷、祭祀等都离不开奏乐和唱歌这类活动,而这类活动又反 过来使音乐由简到繁,不断丰富和发展。今天,时代前进了,社会 发展了,但印度人仍普遍信仰宗教,对神非常虔诚,宗教与音乐的 关系仍很密切。拿占印度人口82%以上的印度教徒来说,出于宗 教信仰,一个人从生到死要参加许多名目繁多的仪式。印度多数 人认为参加宗教活动非常重要:能使人生活纯洁、神圣,死后使灵 魂得到解脱。因此,一个人从生到死要参加不少宗教仪式。而宗 教仪式都有唱歌,有音乐伴奏。婴儿降生前开始就给他举行各种 仪式,诸如授胎礼、生男礼等,待婴儿出生后仪式更多,诸如初食 礼、剃胎发礼、出门礼、再生礼等等,一直到结婚。结婚时,起码要 举行17—18种仪式。因为印度教徒把结婚视为一种重要的宗教 仪式。只有完成了一系列的仪式后才算结婚。
        在举办结婚仪式时,有音乐、唱歌,自始至终,有的长达数十 天,一个月,甚至时间更长。仪式很有意思,我仅举一个例子。结 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在仪式的过程中,女方家的人可以唱歌大骂 男方家的人,骂得非常难听,但男方家的人只能低头倾听,不可生 气,更不能还口对骂,因为对方是客人。值得一提的是,就是骂人, 也是唱歌,也有音乐伴奏,不能离开音乐。印度教自古以来就有这 个风俗。
        据印度的经典规定,人出世以后,通过各种仪式使人战胜今 世;人死以后,再通过各种仪式,战胜来世,使死者的灵魂在阴曹地 府获得安息。因此,人死以后,在抬尸的路上,焚烧尸体时以及骨 灰撒进河里时都有不同的仪式,也都离不开音乐。
        在庙里一切活动都有音乐,就是念经,也富于音乐感,并有音 乐伴奏。
        节日期间更是如此,印度节日很多,多为宗教性节日,几乎天 天有节日活动,节日庆祝都离不开唱歌、音乐。例如,霍利节时不 仅跳舞,而且唱歌,唱的霍利歌中离不开宗教神话,而且歌词优美, 音乐动听。
        总之,印度的宗教与音乐的关系密切,密不可分,敬神祈祷离 不开音乐,音乐在宗教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是印度音乐的 特点,从古至今一贯如此。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