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舞蹈艺术

2022-06-03 可可诗词网-印度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舞蹈是一种气度雍容的艺术,其有着高雅的风格, 有综合性的功力,非有相当的练习,不易掌握。 印度舞蹈更是如此。印度人跳舞历史悠久,早在印度 河文明时期,据考古学家推定,大约为公元前2500至 前1750年,印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在哈拉巴和摩亨 殊·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 雕像。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佐证。到了吠陀时 期,印度舞蹈有了明显的发展,而且有了文字记载。公 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记有舞女的事情:“邬 沙穿着闪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样”“男子带金首饰,通过 舞蹈表演有关战争的场面”“甚至有了专门以舞蹈、唱 歌谋生的种姓”。可见当时舞蹈已经相当发展。到了 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过“舞 蹈”一词。至于在印度史诗之一“罗摩衍那”中有关舞 蹈的记载就更多了。据专家研究,《罗摩衍那》的成书 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4世纪,但书中记 载的是吠陀后期的事情。《罗摩衍那》中写道:“在阿逾 陀日夜举行舞会和音乐会,供国王享乐”“一位舞者的 优美的舞姿使罗婆那为之陶醉”。但是,有关舞蹈艺术 的专著应该以婆罗多的《舞论》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 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公元2世纪 的产物,但其内容更早于成书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论》是一 部诗体著作,它全面论述了戏剧工作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无 不具备,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起一个戏剧工作手册 的作用。无论内容涉及有关剧场、演出、舞蹈、内容情调分析、形体 表演程式、诗律、语言、戏剧的分类和结构、体裁、风格、化装、表演、 角色,最后更为广泛地论及音乐。“这个全面总结一经出现,它对 后来的文艺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它基本上是注重实际演出 工作的书,但是,它在理论方面仍接触到一些重要问题,对音乐、舞 剧等方面优美艺术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到后来,香格 尔戴沃在自己的《格冷特·勒德纳格》一书中的对舞蹈进行了详细 的研究,提到舞蹈的种类等内容。书中讲到了当得沃舞(一种湿婆 舞),湿婆神是这种舞的始祖,湿婆把这种舞蹈知识传授给自己的 学生和婆罗多牟尼。“当得沃舞”是表示有关世界末日的舞蹈,当 世界开始毁灭时,在布德杰里和沃亚克拉巴德仙人的请求下,湿婆 表演了“阿安德当得沃”舞,当时四副面孔的梵天为他击掌伴奏,毗 湿奴为他敲鼓,又有登巴鲁和衲罗陀为他伴唱。到了迦梨陀娑时 期(公元5世纪)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发展。迦梨陀娑的著作很 多,他的剧作使古代印度戏剧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不仅 以诗驰名于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剧作家,他的流传至今的剧本 《沙恭达罗》《罗摩毗迦与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剧词中散文与 诗歌并茂,穿插自如,而且剧中有舞蹈,也有歌曲。他的《罗摩毗迦 与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对音乐和舞蹈的理论还进行了充分研 究。迦梨陀娑的著作也提到了舞蹈和表演之间的密切关系等内 容。这些对后来舞蹈的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同音乐一样,舞 蹈艺术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印度自古以来时兴舞女在寺庙跳舞,迦 梨陀娑曾经描写到当时一些寺庙中的舞女情况。在拜衲的《戒日 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给儿子过生日跳舞的舞伎们。(《戒日王 本行》是一部无以伦比的传记,它除了具有文学作品的卓越特点 外,还是早期史料的宝库。)但是据史料记载,当时舞伎演员的社会 地位不高,甚至在婆罗多的时候,音乐舞蹈方面的专业艺人已受到 社会歧视,当时,婆罗多曾写了一长篇故事,描述了演员所受到的 屈辱,表明了演员在社会上卑贱的地位。不过音乐和舞蹈艺术本 身是很受重视的,各阶级的男子和妇女都学习这两种艺术。从地 区角度看,印度舞蹈可分为北印度舞蹈和南印度舞蹈两大类,北印 度舞蹈主要有克塔克舞和曼尼普利舞。南印度舞蹈主要有婆罗多 舞和格塔克里舞,都是古典舞蹈。除上述古典舞蹈外,印度各地还 有许多民间舞蹈。这些民间舞蹈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 息,深受群众欢迎,是印度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