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霍利节
霍利节是印度教的四大节日之一,从平民百姓,到
政府官员,举国上下,都热烈庆祝。庆祝的方式
城乡有别,各地也不完全一样。但对节日的重视,尽情
的欢乐,这一点是共同的。人们大多在节日之前很长
一段时间就着手准备,节日过后数日内,仍有节日
气氛。
霍利节,又名洒红节,如同中国的春节一样热闹, 人们相互祝贺,彼此洒水、洒红取乐。这天的上午,你 会看到,人们的手里大都有个纸袋或小塑料袋。里面 装有五颜六色的粉末,他们走街串巷,有说有笑。见了 面先是贺喜,然后拥抱,接着相互往对方脸上、头上、身 上洒各种颜色的粉末。因此,男女老少每个人的脸上 红红绿绿,比中国京剧脸谱还花得多,花得简直有点吓 人。有些人不仅相互嬉戏,还对骂,甚至说下流难听的 话,但无人介意。男女老幼一起跳舞。对此,年轻人更 是积极。有些四五十岁的妇女也在大街上欢乐地跳 舞。有的跳民间舞蹈,有的跳迪斯科舞。跳起来格外 起劲,好像忘记了疲倦,个个脸上都挂有一张欢乐的 笑脸。
大街小巷,欢呼声、谈笑声混成一片。一群群花脸 的男女老幼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过此节时,不仅无种 姓之分,无男女之别,就连平日有些敌意、彼此不和的人,今天也要 互相祝贺、拥抱一番。至于以后,他们彼此还是否仇视,那是以后 的事情。来往的人群中,有些人手握酒瓶,他们大多为青壮年男 子,年轻的有20岁上下,年纪稍大点的有40岁左右。这时,有些 朋友在马路上会拦住你,请你喝酒。盛情难却,只好喝上几口。他 们中间有的喝得过量,脚下有些不稳,嘴也不听使唤。
对霍利节的庆贺,在农村更加热闹。节日之前很久人们就开 始准备,粉刷房屋,清理垃圾,制作洒红用的颜料等等。而且在乡 下庆祝时间较长,有的长达一个月左右。有些农村,选一些木棍, 上面涂色,手持木棍集体跳舞。古吉拉特邦的棍棒舞很有名,北方 邦、比哈尔邦、中央邦等地的一些农村,过节时,除跳舞外,还要唱 歌。歌词内容大多同庆贺霍利节有关。
在上述这些地区除了跳舞、唱歌外,也有洒红之类的做法。不 过不是洒水,也不洒各种粉末,而是人们彼此摔泥巴、掷牛粪,相互 在对方的脸上、头上、身上又投又抹,好不热闹! 有些人还故意往 对方嘴里抹点牛粪。他们之所以不用各种颜色的粉末,而用泥巴 和牛粪,这自然同乡下的条件有关。泥巴、牛粪到处都有,用起来 比较方便,这也算作“就地取材”吧。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普遍传说的故事是 这样的。
从前有位国王,名叫赫尔那耶伽西布,他暴虐无道,骄傲自满, 连天神也不在他眼里。一天,他公开宣布,不准人们再提天神的名 字,叫全国的人们只崇拜他,否则严加惩处。
赫尔那耶伽西布有个儿子,名叫普拉赫拉德,是天神的忠实信 徒,他不同意父亲的意见和做法,依然虔诚信仰天神。因此父亲对 儿子怀恨在心,并对他进行种种残酷折磨。先是叫人把儿子从万 丈悬崖上推下去,但儿子并未被摔死;后来又叫人用大象去踩他, 结果也无济于事,儿子仍安然无恙。最后,赫尔那耶伽西布恼羞成 怒,便把自己的妹妹霍利叫来,对她说道:“你把普拉赫拉德抱在怀 里,坐在火中,你不会被烧死,而这个坏蛋儿子定会化为灰烬,然后 你再从火里出来。”妹妹霍利听了哥哥的话,便抱着普拉赫拉德跳 入火中,火越烧越旺。出乎国王意料之外,儿子毫发未损,而抱他 的霍利却被烧成灰烬。由于她存心不良,到头来自食其果。为纪 念此事,每年人们堆柴草堆,象征霍利,点火焚烧,以示正义战胜邪 恶,善良战胜凶残。在这期间,人们可以说些脏话,甚至骂人,被认 为是对坏人理应如此。这样,每年过霍利节时,骂人、说些下流话, 也就成了霍利节的一个特点。
霍利节,又名洒红节,如同中国的春节一样热闹, 人们相互祝贺,彼此洒水、洒红取乐。这天的上午,你 会看到,人们的手里大都有个纸袋或小塑料袋。里面 装有五颜六色的粉末,他们走街串巷,有说有笑。见了 面先是贺喜,然后拥抱,接着相互往对方脸上、头上、身 上洒各种颜色的粉末。因此,男女老少每个人的脸上 红红绿绿,比中国京剧脸谱还花得多,花得简直有点吓 人。有些人不仅相互嬉戏,还对骂,甚至说下流难听的 话,但无人介意。男女老幼一起跳舞。对此,年轻人更 是积极。有些四五十岁的妇女也在大街上欢乐地跳 舞。有的跳民间舞蹈,有的跳迪斯科舞。跳起来格外 起劲,好像忘记了疲倦,个个脸上都挂有一张欢乐的 笑脸。
大街小巷,欢呼声、谈笑声混成一片。一群群花脸 的男女老幼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过此节时,不仅无种 姓之分,无男女之别,就连平日有些敌意、彼此不和的人,今天也要 互相祝贺、拥抱一番。至于以后,他们彼此还是否仇视,那是以后 的事情。来往的人群中,有些人手握酒瓶,他们大多为青壮年男 子,年轻的有20岁上下,年纪稍大点的有40岁左右。这时,有些 朋友在马路上会拦住你,请你喝酒。盛情难却,只好喝上几口。他 们中间有的喝得过量,脚下有些不稳,嘴也不听使唤。
对霍利节的庆贺,在农村更加热闹。节日之前很久人们就开 始准备,粉刷房屋,清理垃圾,制作洒红用的颜料等等。而且在乡 下庆祝时间较长,有的长达一个月左右。有些农村,选一些木棍, 上面涂色,手持木棍集体跳舞。古吉拉特邦的棍棒舞很有名,北方 邦、比哈尔邦、中央邦等地的一些农村,过节时,除跳舞外,还要唱 歌。歌词内容大多同庆贺霍利节有关。
在上述这些地区除了跳舞、唱歌外,也有洒红之类的做法。不 过不是洒水,也不洒各种粉末,而是人们彼此摔泥巴、掷牛粪,相互 在对方的脸上、头上、身上又投又抹,好不热闹! 有些人还故意往 对方嘴里抹点牛粪。他们之所以不用各种颜色的粉末,而用泥巴 和牛粪,这自然同乡下的条件有关。泥巴、牛粪到处都有,用起来 比较方便,这也算作“就地取材”吧。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普遍传说的故事是 这样的。
从前有位国王,名叫赫尔那耶伽西布,他暴虐无道,骄傲自满, 连天神也不在他眼里。一天,他公开宣布,不准人们再提天神的名 字,叫全国的人们只崇拜他,否则严加惩处。
赫尔那耶伽西布有个儿子,名叫普拉赫拉德,是天神的忠实信 徒,他不同意父亲的意见和做法,依然虔诚信仰天神。因此父亲对 儿子怀恨在心,并对他进行种种残酷折磨。先是叫人把儿子从万 丈悬崖上推下去,但儿子并未被摔死;后来又叫人用大象去踩他, 结果也无济于事,儿子仍安然无恙。最后,赫尔那耶伽西布恼羞成 怒,便把自己的妹妹霍利叫来,对她说道:“你把普拉赫拉德抱在怀 里,坐在火中,你不会被烧死,而这个坏蛋儿子定会化为灰烬,然后 你再从火里出来。”妹妹霍利听了哥哥的话,便抱着普拉赫拉德跳 入火中,火越烧越旺。出乎国王意料之外,儿子毫发未损,而抱他 的霍利却被烧成灰烬。由于她存心不良,到头来自食其果。为纪 念此事,每年人们堆柴草堆,象征霍利,点火焚烧,以示正义战胜邪 恶,善良战胜凶残。在这期间,人们可以说些脏话,甚至骂人,被认 为是对坏人理应如此。这样,每年过霍利节时,骂人、说些下流话, 也就成了霍利节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