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转法轮
据佛典所述,佛陀在菩提迦耶得道之后,欲将其宣
示他人。他首先想到的是数论师(确切说是数
论瑜伽师)阿罗逻·迦罗摩和郁头迦·罗摩布陀罗,但
天神告知,二人分别于七天前和昨夜去世。佛陀又想
到曾随待他的五比丘。于是便前往鹿野园(即今萨拉
那特Sāranātha,位于贝拿勒斯Vāraasī东北)。途中
遇到邪命外道(Ājīva,活命派)的优波迦(Upaka)。优
波迦问佛陀尊师何人,所承何法。佛陀告之无师自悟
正法:
我无老师,无与伦比,尘世天国,独一 无二。
我是阿罗汉,我是无上师,我是正等觉, 清凉得涅槃。
优波迦说道:“照尊师所说,称得上是一 切胜利者”。佛以诗为答:
凡能达到漏尽,与我同是胜者;
我已战胜恶法,故而我是胜者。
优波迦说道:“但愿如此,尊者!”说完,摇 头而去。(见《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继续前行,来到鹿野苑。五比丘老远就看见他走来。他 们嫌他不守苦行,反归奢侈。彼此商议,当他到来,不起立欢迎,不 接他的衣钵。只提供座位,如果他愿意坐的话。然而,当他出现在 他们的面前时,他们都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接过他的衣钵,请他 坐下,又端水来让他洗脚。他们依然如前直呼其名或称长者,以示 亲切和尊敬。接着,佛陀告诉他们,他已修成阿罗汉(Arhat,圣 者)、正等觉(Samyak-sa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即正确悟道 者)。他希望他们能听从他的教诲追求最高成果。五比丘对他的 话表示怀疑:“以往你修炼严厉的苦行多年,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也不见你获得圣知圣见。后来,你放弃努力,生活又复归奢侈。你 还怎么能有过人之处,获得圣知圣见呢?”佛陀对他们说,他的生活 不奢侈,没有放弃努力,也没有复归奢侈。现在他已经成了阿罗 汉、正等觉。五比丘接受了他的说法,接下来便是听佛陀说法。这 是佛陀悟道之后第1次说法,俗称“初转法轮”。所谓“法轮”是一 种比喻性说法。意思是“法”就像滚滚向前的战车所向披靡,无坚 不摧。后来的事实与之发生巧合,佛教真的征服了世界,成了世界 性宗教。那么,佛陀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了什么样的法呢? 他说 的是奠定佛教基础的“四圣谛”——苦、集、灭、道。
所谓“苦”,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悲 哀、痛苦、伤心和烦恼是苦,与可憎者会合(旧译“怨憎会”)是苦,与 可爱者别离(旧译“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五蕴盛是苦。”(同 上,第58页)。最后一种苦——“五蕴盛”(色、受、想、行、识)可以 看做是对前几种苦的概括,即是说前几种苦可以概括为两种:物质 的和精神的,或称“身苦”和“心苦”。五蕴中的“色”是指复合的物 质因素,后四种“受、想、行、识”是指复合的精神因素。“苦”是佛陀 对世界价值的总判断,在他看来,世间无论是复合物质因素的东 西,还是复合精神的东西只要存在就是苦,人只不过是五蕴(物质 和精神因素)的一种集合体。他一生下来就落进苦中了。其实 “生”本身就是苦。如要不苦,就要不生。“不生”也即“不死”正是 佛陀所教人追求的寂静的涅槃境界。
所谓“集”是指苦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贪。佛说:“这是苦集 的圣谛。贪求引起复有,伴随喜欢和激情,喜欢这,喜欢那。诸如 贪求欲乐,贪求有,贪求无有。”
所谓“灭”是指苦,即苦因的泯灭或根除。佛说:“这就是苦灭 的圣谛。完全摒弃和断绝贪求,抛弃贪求,摆脱贪求,排除贪求。”
所谓“道”是指苦灭的道路或途径。佛说;“这就是通向苦灭之 道的圣谛。这也就是八正道,诸如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 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总之,一个要行八正道的人就应该按照佛陀 的教诲去观察、去思考、去说、去做、去行、去修(禅)等。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灭贪、灭苦以至解脱的目的。
佛陀的四圣谛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哲学思想——诸法无 常,诸行无我,涅槃寂静,俗称“三法印”(即佛教理论的三个标志)。 在佛陀看来,世界不存在不赖它物而独立自在的东西,一切事物都 处在“此有彼亦有”的相互依存刹那变灭之中。可以说世间就是刹 那生灭的流。世间万物均无永恒。而人只不过是复合物质和精神 因素的复合物,其中没有包容这些因素的共同容器,这些复合因素 的刹那生灭变化也没有一个驾御者——自我(简称“我”),也即灵 魂。一个人要实现根除痛苦,达到不生也就不死的解脱目的,就要 遵照佛陀的教诲去一步一步熄灭复合因素的刹那变化,达到永远 宁静的涅槃状态。
我无老师,无与伦比,尘世天国,独一 无二。
我是阿罗汉,我是无上师,我是正等觉, 清凉得涅槃。
优波迦说道:“照尊师所说,称得上是一 切胜利者”。佛以诗为答:
凡能达到漏尽,与我同是胜者;
我已战胜恶法,故而我是胜者。
优波迦说道:“但愿如此,尊者!”说完,摇 头而去。(见《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继续前行,来到鹿野苑。五比丘老远就看见他走来。他 们嫌他不守苦行,反归奢侈。彼此商议,当他到来,不起立欢迎,不 接他的衣钵。只提供座位,如果他愿意坐的话。然而,当他出现在 他们的面前时,他们都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接过他的衣钵,请他 坐下,又端水来让他洗脚。他们依然如前直呼其名或称长者,以示 亲切和尊敬。接着,佛陀告诉他们,他已修成阿罗汉(Arhat,圣 者)、正等觉(Samyak-sa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即正确悟道 者)。他希望他们能听从他的教诲追求最高成果。五比丘对他的 话表示怀疑:“以往你修炼严厉的苦行多年,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也不见你获得圣知圣见。后来,你放弃努力,生活又复归奢侈。你 还怎么能有过人之处,获得圣知圣见呢?”佛陀对他们说,他的生活 不奢侈,没有放弃努力,也没有复归奢侈。现在他已经成了阿罗 汉、正等觉。五比丘接受了他的说法,接下来便是听佛陀说法。这 是佛陀悟道之后第1次说法,俗称“初转法轮”。所谓“法轮”是一 种比喻性说法。意思是“法”就像滚滚向前的战车所向披靡,无坚 不摧。后来的事实与之发生巧合,佛教真的征服了世界,成了世界 性宗教。那么,佛陀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了什么样的法呢? 他说 的是奠定佛教基础的“四圣谛”——苦、集、灭、道。
所谓“苦”,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悲 哀、痛苦、伤心和烦恼是苦,与可憎者会合(旧译“怨憎会”)是苦,与 可爱者别离(旧译“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五蕴盛是苦。”(同 上,第58页)。最后一种苦——“五蕴盛”(色、受、想、行、识)可以 看做是对前几种苦的概括,即是说前几种苦可以概括为两种:物质 的和精神的,或称“身苦”和“心苦”。五蕴中的“色”是指复合的物 质因素,后四种“受、想、行、识”是指复合的精神因素。“苦”是佛陀 对世界价值的总判断,在他看来,世间无论是复合物质因素的东 西,还是复合精神的东西只要存在就是苦,人只不过是五蕴(物质 和精神因素)的一种集合体。他一生下来就落进苦中了。其实 “生”本身就是苦。如要不苦,就要不生。“不生”也即“不死”正是 佛陀所教人追求的寂静的涅槃境界。
所谓“集”是指苦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贪。佛说:“这是苦集 的圣谛。贪求引起复有,伴随喜欢和激情,喜欢这,喜欢那。诸如 贪求欲乐,贪求有,贪求无有。”
所谓“灭”是指苦,即苦因的泯灭或根除。佛说:“这就是苦灭 的圣谛。完全摒弃和断绝贪求,抛弃贪求,摆脱贪求,排除贪求。”
所谓“道”是指苦灭的道路或途径。佛说;“这就是通向苦灭之 道的圣谛。这也就是八正道,诸如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 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总之,一个要行八正道的人就应该按照佛陀 的教诲去观察、去思考、去说、去做、去行、去修(禅)等。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灭贪、灭苦以至解脱的目的。
佛陀的四圣谛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哲学思想——诸法无 常,诸行无我,涅槃寂静,俗称“三法印”(即佛教理论的三个标志)。 在佛陀看来,世界不存在不赖它物而独立自在的东西,一切事物都 处在“此有彼亦有”的相互依存刹那变灭之中。可以说世间就是刹 那生灭的流。世间万物均无永恒。而人只不过是复合物质和精神 因素的复合物,其中没有包容这些因素的共同容器,这些复合因素 的刹那生灭变化也没有一个驾御者——自我(简称“我”),也即灵 魂。一个人要实现根除痛苦,达到不生也就不死的解脱目的,就要 遵照佛陀的教诲去一步一步熄灭复合因素的刹那变化,达到永远 宁静的涅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