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野外考察技能
指学生在野外
通过对各种地貌形态、地表组成物质
及其分布规律的观察,了解地貌发育
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其对于生产建
设的利弊的技能。掌握这一技能对于
大大提高学生在野外独立观察与分析
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路线考
察与观测点观测相结合,越是地形复
杂的地方,应多设观测点。
运用地貌野外考察技能的基本要 求是:①准备工作要充分,尽可能收集 考察区域的有关资料,带好必要的设 备、装备、如罗盘、高度计,地质锤、钢 尺、放大镜、土壤铲、样品盒、望远镜、 照相机、图板、透图纸、文具盒等。②考 察后应就考察内容撰写报告或论文, 其中要有对地貌在生产建设中作用的 评价。
上述技能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总 的说是在线路上多观察,并作好详细 记录或录音;在观测点要作必要的测 量和描述,根据要求作定性或定量的 记录。具体的是:①观测地貌的形态特 征,描述其轮廓和微小变化,顺序由大 到小,如先描述山地或平原等大的地 貌形态特征,再逐步向次级地貌如山 岭、山谷、阶地等描述,再到山坡、坡 向、坡度等描述。②对地貌的物质结构 进行观察和描述,如岩性、结构、风化 物特征、产状、接触关系、构造现象、层 序,以及分布特点,分布规律等。③现 代地貌过程观测,如崩塌、滑坡、水土 流失、河流冲刷、泥沙沉积,对诸如地 面沉降、变形,水系变迁等现象则要予 以高度重视。④确定地貌的成因。通过 形态特征与分布规律、岩性与构造、沉 积物、动力过程的观测与分析,推测地 貌形成的内、外营力的综合作用,研究 其与地质、古气候的关系,找出界限, 填绘地貌图。⑤通过岩层的相互关系, 古生物、沉积相确定地貌的相对年龄。 ⑥根据地貌的情况,提出其对于工、农 业建设,旅游业的利用方向和价值判 断;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地貌灾害进行 预测,提出预防和改造措施。
运用地貌野外考察技能的基本要 求是:①准备工作要充分,尽可能收集 考察区域的有关资料,带好必要的设 备、装备、如罗盘、高度计,地质锤、钢 尺、放大镜、土壤铲、样品盒、望远镜、 照相机、图板、透图纸、文具盒等。②考 察后应就考察内容撰写报告或论文, 其中要有对地貌在生产建设中作用的 评价。
上述技能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总 的说是在线路上多观察,并作好详细 记录或录音;在观测点要作必要的测 量和描述,根据要求作定性或定量的 记录。具体的是:①观测地貌的形态特 征,描述其轮廓和微小变化,顺序由大 到小,如先描述山地或平原等大的地 貌形态特征,再逐步向次级地貌如山 岭、山谷、阶地等描述,再到山坡、坡 向、坡度等描述。②对地貌的物质结构 进行观察和描述,如岩性、结构、风化 物特征、产状、接触关系、构造现象、层 序,以及分布特点,分布规律等。③现 代地貌过程观测,如崩塌、滑坡、水土 流失、河流冲刷、泥沙沉积,对诸如地 面沉降、变形,水系变迁等现象则要予 以高度重视。④确定地貌的成因。通过 形态特征与分布规律、岩性与构造、沉 积物、动力过程的观测与分析,推测地 貌形成的内、外营力的综合作用,研究 其与地质、古气候的关系,找出界限, 填绘地貌图。⑤通过岩层的相互关系, 古生物、沉积相确定地貌的相对年龄。 ⑥根据地貌的情况,提出其对于工、农 业建设,旅游业的利用方向和价值判 断;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地貌灾害进行 预测,提出预防和改造措施。
今日更新
-
制订课时教学计划的技能
[2020-03-02]
-
制订滚动教学计划的技能
[2020-03-02]
-
制订教学进度计划(表)的技能
[2020-03-02]
-
备课的技能训练
[2020-03-02]
-
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的技能
[2020-03-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