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等写作时间和本事新探

2020-03-02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春日忆李白》等写作时间和本事新探
乔长阜
 
摘    要:
根据有关史实和杜甫行踪、仕历等 , 探讨杜甫的《春日忆李白》等十一首诗歌的写作时间和本事 , 纠正传统和流行说法的错误 , 提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写作时间; 本事;
 
一、《春日忆李白》
《杜诗详注》卷一认为:“顾注:天宝五载春, 公归长安, 白被放浪游, 再入吴, 诗必此时所作。”今人大多从此说, 而将此诗写作时间定于天宝五载 (746) 春。但是, 从杜甫方面说, 他天宝四载和五载都没有可能到长安, 天宝六载正月才应征诏赴长安, 八载春才离开长安 (理由详见《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3期拙文《杜甫二入长安时期的几个问题》) 。从李白方面说, 正如詹钅英《李白诗文系年》所考, 李白天宝六载春正在“江东”即会稽 (唐代的越州) 。所以, 此诗当作于天宝六载春。该年春, 杜甫还有《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杜甫其时当是托李白的友人孔巢父将此《春日忆李白》转呈李白, 表达思慕之情, 诗末“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如同当面交谈, 是由于有孔巢父及时转达, 故并非泛泛之词。
 
二、《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和《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杜诗详注》卷四认为此二诗当作于天宝十四载 (755) 。按, 诗题表明, 前诗作于白水县;后诗作于奉先县, 是奉先县令杨某设宴招待白水县令崔某时作, 杨是主人, 崔是客人, 他们都是现任县令。从诗句看, 前诗作于“汤年旱颇甚”之后, “碧山晴又湿, 白水雨偏多”之时, 时令当为春夏间;后诗作于“坐开桑落酒, 来把菊花枝”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据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杜甫是天宝十三载秋寄家室于奉先县令杨某处, 所以“九日”诗当作于其时。又据《唐律疏议》卷九载:“诸刺史、县令、折冲、果毅, 私自出界者, 杖一百 (经宿乃坐) 。”可见在任县令是不能私自出其境界, 白水崔县令势不可能私自到奉先来会杨县令。但奉先是由长安赴白水的必经之地, 崔某授白水县令后由长安赴任途中经过奉先, 而与奉先杨县令相会, 因而受到杨设宴款待, 却不违反法令。而且, 两诗都作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发生的安史之乱以前。既然杜甫寄家于奉先在十三载秋, 而“白水”诗表明写作于春夏间, 那么此诗只能作于天宝十四载春夏间。可见, 两诗并非是同年之作。由“白水”诗又可见, 杜甫天宝十四载春夏间曾到奉先探亲, 并曾到白水看望从舅崔某。此事为诸家治杜者所未考及。
 
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杜诗详注》卷六认为:“ (黄) 鹤注:此当是乾元元年秋在华州作。”并认为诗是“归美”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然“关中”指长安一带, “安西”在长安以西, 华州在长安以东, 安西兵赴关中待命, 根本不会经过华州。按《通鉴》卷二一八, 至德元载 (756) 七月, “上又征兵于安西, 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 励以忠义而遣之”;至德二载二月, “上至凤翔旬日, 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九月“元帅广平王亻叔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 号二十万, 发凤翔”。《旧唐书·肃宗纪》载, 至德二载九月, “元帅广平王统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二十万, 东向讨贼”。杜甫至德二载秋正在凤翔为左拾遗, 此诗当是目睹安西兵由凤翔开往长安附近时作, 所以当作于至德二载秋。安西兵有精兵七千人, 以忠义自励, 故诗有“奇兵不在众”、“心肝奉至尊”等语以称许之。《杜诗详注》等不明此诗背景, 颇有穿凿附会之词, 不足取。
 
四、《江亭》
《杜诗详注》卷十“从旧次, 编在上元二年”, 注称:“此时惟河北未平耳, ‘江东’却无所指。”按, 诗末“故林归未得, 排闷强裁诗”二句, 草堂本作“江东犹苦战, 回首一颦眉”。从两《唐书》和《通鉴》看, 上元二年 (761) “江东” (当指吴越一带) 并无战事。然杜甫在蜀中时, 宝应元年 (762) 八月至广德元年 (763) 三月间, “江东”却有袁晁起义, 起义军连陷浙东州县后遭镇压。此诗作于“寂寂春将晚”的暮春三月。越蜀远隔, 杜甫其时尚未获战事平息的消息, 所以有“江东犹苦战”之忧。因此, 诗当作于广德元年春。杜甫早年曾壮游吴越。在广德元年春所作《春日梓州登楼二首》中, 他曾说:“厌蜀交游冷, 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 长啸下荆门。”诗句表明他有再次东游吴越的想法。所谓“回首一颦眉”当与此有关。旧说无据, 且推想错误。
 
五、《不见》
《杜诗详注》卷十引黄鹤注说:“诗云‘世人皆欲杀’, 意是白流夜郎之后, 盖上元二年也。梁氏编在宝应元年作, 不知是年白已卒矣。”今人多从黄鹤说。按李阳冰《草堂集序》, 李白宝应元年 (762) 十一月乙酉在当涂“疾亟”, 去世当在其后。当涂距蜀中甚远。在当时条件下, 即使李白十一月去世, 杜甫也将要到下年才得知消息。所以, 黄鹤认为此诗不可能作于宝应元年, 未免武断。值得注意的是, 诗题为《不见》, 诗末说“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匡山指绵州彰明县的匡山, 系李白旧游之处。看来, 当是杜甫至匡山, 不见李白, 因而有所思所感, 写出此诗。否则, 如果未至其处, 诗题“不见”则无所着落。所以, 此诗不是上元二年 (761) 杜甫在成都时作。据《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杜甫曾于宝应元年七月送严武至绵州, 因而有可能游匡山, 触景生情, 发而为诗。所以, 此诗当是宝应元年秋杜甫在绵州时作。旧说不惬。
 
六、《徐九少尹见过》
《杜诗详注》卷十认为:“鹤注, 此当是上元二年冬作。……徐当是成都尹并节制兵马, 以时乱, 故少尹兼称行军也。”但不详徐九少尹是谁。岑仲勉《唐人行第录》等也不详其名。按高适《贺斩逆贼徐知道表》, 徐知道为“成都少尹兼侍御史, 伪称成都尹兼侍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 (《全唐文》卷三五七) , 则徐九少尹必为徐知道。据《新唐书·代宗本纪》、《通鉴·宝应元年》, 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于宝应元年 (762) 七月谋反, 八月被杀。则徐知道又为剑南兵马使, 故诗又称之为“行军”。从杜甫上元元年 (760) 春开始修建草堂, 而徐知道宝应元年八月被杀看, 此诗当作于上元元年冬或二年冬。而据《钱注杜诗·年谱》, 上元二年十月, 以严武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史称徐知道为成都少尹、剑南兵马使, 徐当是严武所任命, 故严武于宝应元年回朝时, 徐才谋反。看来, 徐为成都少尹、剑南兵马使当在严武上元二年为剑南节度使后。严武是杜甫的好友, 所以徐才会来拜访杜甫。因此, 旧说认为诗作于上元二年冬, 比较可信。诗称“交新徒有喜”, 看来, 杜甫与徐并无深交。
 
七、《赠韦赞善别》
《杜诗详注》卷一一谓:“黄鹤、单复俱编在宝应元年梓州诗内。”按该书卷二三《地隅》诗后注:“杜诗用‘江汉’有二处, 未出峡以前所谓江汉者, 乃西汉之水, 注于涪江, 如‘江汉忽同流’、‘无由出江汉’是也。既出峡之后, 所谓江汉者, 乃东汉之水, 入于长江, 如‘江汉思归客’、“江汉山重阻’是也。”从杜甫的身体状况看, 杜甫在梓州所作诗中, 除《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征途乃侵星, 得使诸病入”泛指而外, 其他诗均未言病;而到永泰元年 (765) 《移居夔州作》称“伏枕云安县”, 他的肺病病情严重后, 才在诗中经常提到病;到荆卅即“东汉”水流域一带, 所作《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也自称“我甘多病老”, 《送覃二判官》自称“蹉跎病江汉”。从杜甫的交游看, 他在梓州有汉中王李王禹、射洪县令李明甫、梓州郝使君等, 友人颇多;到荆州一带
 
以后, 其《移居公安赠卫大郎》则说:“交态遭轻薄。”可见“故人”很少。《赠韦赞善别》既称“扶病送君发”, 又自称“江汉故人少”, 因此当作于东汉水流域, 当在荆州一带。据《杜诗详注·年谱》, 大历三年 (767) 三月, 杜甫至荆州, 冬晚前往岳州。诗当作于其时, 旧说不确。
 
八、《上卿翁……》和《奉送卿二翁……》
《杜诗详注》卷二十将《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诗编在夔州诗内, 但其写作年代不详;将《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系于大历二年 (766) , 并谓:“卿二翁, 姓崔, 乃公舅氏。”则“卿翁”即“卿二翁”, 也就是“崔卿”。“二”是崔某的行第, “卿”是崔某的官衔。唐代太常寺有太常卿、太常少卿, 光禄寺有光禄卿、光禄少卿, 卫尉寺有卫尉卿、卫尉少卿, 太仆寺有太仆卿、太仆少卿, 大理寺有大理卿、大理少卿, 等等。此诗之“卿”, 当是虚衔, 并非实职 (详下) , 具体所指, 则难以臆定。诗题“权夔州”是代理夔州刺史。郁贤皓《唐刺史考》失收。按杜甫自大历元年春末到大历三年正月住在夔州期间, 夔州刺史有柏贞节, 杜甫《为夔府柏都督谢上表》即为其而作。据《唐刺史考·夔州》, 柏贞节除夔州刺史当在大历元年冬到二年初之间, 但罢职时间不详。所以崔卿代理夔州刺史, 可能在柏贞节前, 也可能在其后。从《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题, 以及诗中“寒空巫峡曙”、“何时见息兵”等句看, 崔卿当是统荆南节度使 (治江陵) 的镇军入峡平乱, 因而代理夔州刺史, 叛乱平定后, 在冬天离夔州返回江陵。从两《唐书》和《通鉴》的记载看, 永泰元年 (765) 闰十月剑南西山兵马使崔旰发动叛乱, 直到大历元年八月乱事才得平息;而大历二年中, 蜀中并无战乱。杜甫另有《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诗题“太常卿”是虚衔, 荆南兵马使是实职, 所以“崔卿”之“卿”也可能是“太常卿”之类的虚衔。诗中所写赵公由江陵统兵至夔州, 是为了“刮寇”, 即为对付崔旰叛乱, 大历元年冬尚在夔州 (参《杜诗详注》卷一八注) 。把这些情况联系起来看, 崔卿当也是像赵公一样为平定崔旰叛乱统兵来夔州, 恰逢夔州刺史出缺, 所以暂时代理此职。到大历元年冬柏贞节任夔州刺史后, 崔卿也就离开夔州, 统节度镇军返回江陵。所以, 《上卿翁……》和《奉送卿二翁……》, 都应当作于大历元年, 后者作于大历元年冬, 前者稍前一些。旧说系于大历二年, 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