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

2022-09-19 可可诗词网-古典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世,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华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 曰“兴化部”, 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宫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 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某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某,见某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侯方域此篇《马伶传》并不是翔实地记载了马伶一生的生平事迹,而只是写了马伶的一个故事。它不是侧重于刻划多么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是侧重于表达多么强烈的感情,它是以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以及这个故事本身的哲理取胜的。
        《鸣凤记》相传是明代王世贞门人的昆曲作品,它是一出反映时事的戏剧。明嘉靖年间,北方蒙古族鞑靼部落时常入侵骚扰边疆,那时朝中以相国夏言和兵部员外郎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相国严嵩父子为代表的投降派形成两大派势力。此剧剧情即以两派的斗争为线索。严嵩是明弘治年间进士,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官至太子太师。他专权二十年,置异族侵略于不顾,贪污纳贿、豢养瓜牙、横行一时。主张收复河套地区的大臣夏言、将领曾铣以及揭露他罪恶的谏官杨继盛都被他先后杀害。作为一个祸国殃民、臭名昭著的奸雄,在《鸣凤记》中严嵩的丑行多有表现,这篇《马伶传》就是以两伶饰演严嵩展开情节的。
        马伶和李伶所在的兴化、华林二部都是当时金陵(今南京)极负盛名的戏曲班子。这一天他们同被新安(今安徽婺源一带)商人邀请,在同一个地方戏台相对同演《鸣凤记》。马伶和李伶各在自己的戏班中饰演严嵩,当演到第六出夏言、严嵩两个相国就是否收复河套地区而激烈争辩时,观众都被李伶的表演所吸引,结果没多久马伶的兴化部已“不复能终曲”了,演不下去的原因使马伶视为大耻,于是换下戏装、逃之夭夭了。于是那日“华林部独著”。过了大约三年,马伶又复归来,并“遍告其故侣”,请新安商人重新组织大会再与李伶同时上演《鸣凤记》。行文至此,侯方域好象在向读者提问:既然前次马伶大败而去,今日何以又要旧戏重演呢?这问题可以说是抓住了读者的心。又演到论河套了,作者写道:“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李伶被马伶超绝的技艺征服了。于是“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甚远”。读到此,读者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困惑了。接下去的一段,侯方域借马伶自己的话道出事情的原委:“我闻今相国某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为师也!”原来演技的长进是以人为模特,远行千里,三年间细心观其行,听其语,于是把“今相国某者”的一言一行搬到了舞台上了。“今相国某者”有的版本上作“今相国顾秉谦者”,顾秉谦是明末奸臣魏忠贤的同党。侯方域本文是“某”还是“顾秉谦”已难以考证,不过此模特是当朝与严嵩品行相类的一个奸雄这一点是肯定的。无怪乎马伶会把严嵩演得维纱维肖了。
        戏曲演员是很讲究科班、讲究师承的,而马伶却是以真人为师,三年之间日夜潜心观察摹仿。他的地位是很低贱的门卒,而所服侍的主子又是残酷无情、横行霸道的奸雄,能作如是想,敢作如是想者能有几人!而真正能够这样做上三年的恐怕除马伶也一时无两,马伶真是一个奇才!这便是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如侯方域所说:“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本篇两次写二伶演严嵩论河套事都是通过描摹他人的动态神情来从侧面反衬所写之人的,看上去并不直写主人公,而实际的效果却是把主人公写得更加生动活泼,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写李伶演技胜于马伶时,侯方域写道:“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写马伶三年归来后技艺之超绝,不过“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十一个字,却是有声有色,气氛逼真。汉乐府《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也是用了此法,以他人见了秦罗敷的神情变化从侧面写她的美貌,不过比较起来,似乎侯方域写得更富有戏剧性,故而更有吸引力。
        这个故事的哲理是不难理解的,那便是只要知耻、立志、肯学,事便无不成。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艺术的成功源于生活,源于有心人细心的观察体验。张潮在《虞初新志》中辑录了此篇并说:“予素不解弈、不解歌,自恨甚拙,因从学于人。虽不能工,然亦自觉有入门处。乃知艺无学而不成者。观马伶事益信”。这话是深得侯方域意旨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