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僖公
钱文僖公惟演,生贵家,而文雅乐善出天性。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时通判谢绛,掌书记尹洙,留守推官欧阳修,皆一时文士。游宴吟咏,未尝不同。洛下多水竹奇花,凡园囿之胜,无不到者。有郭延卿者,居水南,少与张文定公、 吕文穆公游,累举不第,以文行称于乡闾。张、 吕相继作相,更荐之,得职官。然延卿亦未尝出仕,葺幽亭艺花,足迹不及城市,至是年八十余矣。一日,文僖率僚属往游,去其居一里外,即屏骑从,腰舆张盖而访之,不以告名氏。洛下士族多,过客众,延卿未始出,盖莫知其何人也,但欣然相接,道服对谈而已。疏爽开朗,天下之选。延卿笑曰:“陋居罕有过从,而平日所接之人,亦无若数君者。老夫甚惬,愿少留,对花小酌也。”于是以陶樽果蔌而进。文僖爱其野逸,为引满不辞。既而吏报,申牌、府史、牙兵列庭中。延卿徐曰:“公等何官,而从吏之多也?”尹洙指而告曰:“留守相公也。”延卿笑曰:“不图相国,肯顾野人!”遂相与大笑。又曰:“尚能饮否?”文僖欣然从之,又数杯。延客之礼数,杯盘无少加于前,而谈笑自若。日入辞去,延卿送之门,顾曰:“老病不能造谢,希勿讶也。”文僖登车,茫然自失。翊日,语僚属曰:“此真隐者也!彼视富贵为何等物耶!”叹息累日不止。
本文选自宋人魏泰著《东轩笔录》。该书计十五卷,叙写北宋名人故事。本文写一隐士与一官员应付周旋、从容不迫、不亢不卑,塑造出一位古代隐士的形象。
中国古代文人讲究修身养性,追求至善至美,超脱达观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能“学而优则仕”的毕竟是少数,而许多文人则不能从政做官,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加之对世道又有自己的看法,“道不同,不相谋”,遂而走上隐居的道路,恪守自己的节操,功名富贵,与我如浮云,每日与草木为伴,诵文章以养性,也借此间接地表达了他们不肯与当权者苟合的品性。对于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他们以眼不见为净,文人隐士们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其间又有不少浪漫飘逸的情趣。
小说名为《钱文僖公》,实际描写的是郭延卿。通过两个人的交往,显现出郭延卿这样一位恬淡高洁的古代隐士形象。他寄情山水,八十有余而“足迹不及城市”,原因是他少时屡试不中,遂有厌恶心理,只在乡里才能显示出他的出众才华。当少年时的友人日后出任官职后,多次力荐,他都不肯出山,仍在乡中养其“浩然之气”。一日,权重一时的钱文僖公带领部下游山玩水,来到郭延卿的住处,遂以平民装束往谒郭延卿,郭因见钱文僖公是平民身份,遂置酒豪饮,且越说越投机,竟挽留钱文僖公契谈。对于两人相见之欢,饮宴之乐的描写颇简洁精采:对于稀客的造访,郭“以陶樽果蔌而进”,颇得隐于林泉生活的情趣,“文僖爱其野逸,为引满不辞”,大有相见恨晚之慨。这时,部属随从闯进来“列庭中”,郭延卿方知此人是朝廷高官显贵,但“延客之礼数,杯盘无少加于前,而谈笑自若”,只是在钱文僖公临别出门时,郭延卿才表示自己年老体弱,不能回访,找借口委婉地中断了二人的交往,以至钱文僖公也不得不慨叹说,这才是真正的“隐者”。可见他听出了隐者的弦外之音,悟出了象外之旨。
本文语言简练,寥寥数语,便活现出一位超然出世的隐者的胸襟吐属。尤其是文章结尾部分,结撰精妙,郭延卿得知钱文僖公的真实身份后,仍神态自若,只是在临别送客时,才婉言道:“老病不能造谢,希勿讶也。”表示了不慕名利,高蹈行世的态度。至此,一位品格高洁,淡泊处世的隐士的音容笑貌已活现在读者眼前了,颇具传神阿堵之妙,于细微处见精神,作者撰写隐士的主旨也得以深化,收到卒章显志之功。
本文选自宋人魏泰著《东轩笔录》。该书计十五卷,叙写北宋名人故事。本文写一隐士与一官员应付周旋、从容不迫、不亢不卑,塑造出一位古代隐士的形象。
中国古代文人讲究修身养性,追求至善至美,超脱达观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能“学而优则仕”的毕竟是少数,而许多文人则不能从政做官,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加之对世道又有自己的看法,“道不同,不相谋”,遂而走上隐居的道路,恪守自己的节操,功名富贵,与我如浮云,每日与草木为伴,诵文章以养性,也借此间接地表达了他们不肯与当权者苟合的品性。对于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他们以眼不见为净,文人隐士们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其间又有不少浪漫飘逸的情趣。
小说名为《钱文僖公》,实际描写的是郭延卿。通过两个人的交往,显现出郭延卿这样一位恬淡高洁的古代隐士形象。他寄情山水,八十有余而“足迹不及城市”,原因是他少时屡试不中,遂有厌恶心理,只在乡里才能显示出他的出众才华。当少年时的友人日后出任官职后,多次力荐,他都不肯出山,仍在乡中养其“浩然之气”。一日,权重一时的钱文僖公带领部下游山玩水,来到郭延卿的住处,遂以平民装束往谒郭延卿,郭因见钱文僖公是平民身份,遂置酒豪饮,且越说越投机,竟挽留钱文僖公契谈。对于两人相见之欢,饮宴之乐的描写颇简洁精采:对于稀客的造访,郭“以陶樽果蔌而进”,颇得隐于林泉生活的情趣,“文僖爱其野逸,为引满不辞”,大有相见恨晚之慨。这时,部属随从闯进来“列庭中”,郭延卿方知此人是朝廷高官显贵,但“延客之礼数,杯盘无少加于前,而谈笑自若”,只是在钱文僖公临别出门时,郭延卿才表示自己年老体弱,不能回访,找借口委婉地中断了二人的交往,以至钱文僖公也不得不慨叹说,这才是真正的“隐者”。可见他听出了隐者的弦外之音,悟出了象外之旨。
本文语言简练,寥寥数语,便活现出一位超然出世的隐者的胸襟吐属。尤其是文章结尾部分,结撰精妙,郭延卿得知钱文僖公的真实身份后,仍神态自若,只是在临别送客时,才婉言道:“老病不能造谢,希勿讶也。”表示了不慕名利,高蹈行世的态度。至此,一位品格高洁,淡泊处世的隐士的音容笑貌已活现在读者眼前了,颇具传神阿堵之妙,于细微处见精神,作者撰写隐士的主旨也得以深化,收到卒章显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