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容
朱正夫临,年未四十,以大理寺丞致仕,居吴兴城。乃取训词中“仰而高风”之语,作仰高亭于城上,常杜门谢客。忽一日,浮屠朱晓容自京师来谒,公欣然接之。是时二子行中、久中,秋试不利,皆在侍下。公强使冠带而出。容一见行中,惊起贺曰:“后举状元也!”睥睨久之,径辞去。公留之不可,问以何适。容曰:“老僧自此不复更阅人,便往杭州六和寺,求一小室,闲坐以待科场开,乃西游尔。”公初未之信。后三年春,久中薄游会稽,谋赴举之资,潮船绝江,暮至六和。才泊岸,见容在寺门,遥揖久中。归与之款,因叩伯仲行期,久中告之。师曰:“某是月亦当离杭矣。”久中至家道之,公笑,且怪其任术之笃如此。是秋,至京师,二朱舍开宝塔寺,容寓智海禅刹。相次,行中预荐,明年省闱优等,惟殿试病作,不能执笔。是时王氏之学,士人未多得时,行中独记其《诗》义最详,因信笔写以答所问,极不如意。卷上,日方午,遂经御览,神宗良爱之。行中不知也, 日与同舍蔡冲允、丁葆光围棋。每拈子欲下,必骂曰:“贼秃!”盖恨容许之误也。未唱名前数日,有士人通谒。行中方棋,遽使人却之。须臾,谒者又至,且云:“见朱先辈。”行中叱其仆曰:“此必有下第举人,欲丐出关之资,吾损闷中,谁能见之!”然士人立于门,不肯去。冲允曰:“事不可知,何惜一见?”行中乃出,延之坐,不眼寒温,揖行中起,附耳而语曰:“乃梁御药门客,御药特令奉报,足下卷子,上已置在魁等,他日幸相记。”行中唯唯而入,再执棋子,手辄颤,缘宠辱交战,不能自持。冲允觉而叩之,具述士人之言。冲允曰:“曾询梁氏所居否?”曰:“不曾。”或曰在州西,急赁马偕往,欲审其事。至梁门,日已曛,度不能返,遂复归。而行中念容,独往智海宿。容闻其来,迎门握手曰:“非晚唱名,何为来见老僧,必是得消息来!”行中曰:“久不相见,略来闻讯尔。”师曰:“胡不实告我?冯当世未唱名时,气象亦如此。”行中知不可欺,因道梁氏之事。师喜甚,为开樽设具,且曰:“吾奉许固有素,只有一人未见尔, 当为邀来同饮。”仍戒曰:“此人蓝缕,不可倨见, 亦不得发问, 问则彼行矣。”烛至,师引寺廊一丐者入,见行中不甚为礼,便据上坐;相与饮酒斗余,不交一谈。师徐曰:“此子当唱名时,先生能一留目否?”丐者曰:“尔曰何?”师曰:“已定他冠多士。”丐者摆头曰:“第二人。”蹑行足使起,密徵其意,但曰:“偶数多。”更无他语,遂罢去。明日,饭罢,率行中寺庭闲步,出门,遥见余行老亦入寺。师不觉拊髀,惊谓行中曰:“始吾见子,以为天下之美尽此矣,不知乃有此人!”行中曰:“此常州小余也,某识之,何遽及是?”师曰:“子正怕此人。昨日闻偶多之说,今又睹此人,兹事可知矣!”及听胪,行老果第一,行中次之。行中解褐了,往谢师。师劳之曰:“子诚福人!今日日辰,以法推之,魁天下者官不显,子至侍从。”其后余止馆职,知湖州卒,行老名中服。行中至中书舍人。
本篇选自《泊宅编》,叙述了一个善观面相的老僧朱晓容,预言朱正夫之子必中状元。经过许多曲折、巧合,其子行中果中榜眼的故事。
开篇用了两句话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朱正夫虔诚、高雅,筑“仰高亭”以待皇恩浩荡。因此,他常杜门谢客。朱晓容在此时出场竟得到了朱正夫的厚遇,暗示出朱晓容非等闲之辈。容一见其子行中便断言为“后举状元”。再问,容更加自信,“自此不复更阅人”,“待科场开”时也同去汴京。此事真令人将信将疑。事隔三年,容果真与行中同去。这举动只能令人感到容太自恃相面之术了。考试时行中一路顺风,唯殿试时生病,答卷不佳,只记得王安石对《诗经》的解释,偏巧得到神宗的赏识。在此之际,行中来见容。容知其来意,饮酒时请来“丐者”。“丐者”显然术高一筹,断定行中为“第二人”。第二天,当容遥见另一考生余行老时,惊叹道此人当为状元。容又推算,状元官不显。果真行中的职位高于余行老。整篇故事围绕科举道出了朱晓容相面术之高,却又留有余地。“丐者”乃天外之天。
文章道的虽是相面之术,但在人物的心理刻画上相当成功。科举制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起于隋,盛于唐。它为中小地主提供了升官晋爵的机会。同时也成为读书人唯一的晋身之路。科场的命运就决定了读书人一生的命运。作者正是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心态。这样既节省了许多文字,又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行中考试不中,作者并不写他的心情如何不好,而是放在情节的发展中,只用了“强使冠带而出”,便使读者联想到行中不思衣食,愧于见人的烦闷、羞涩心理。中举后,行中感到殿试不利,心情忐忑、躁动,既觉时光快,又觉时光慢,虽以下围棋解闷,却心不在焉。这种复杂心境,只通过大骂“贼秃”二字表现出来。及至有人来拜谒,行中烦恼已极,大声斥喝“此必有下第举人,欲丐出关之资”,语言刻薄,近于挖苦。暴发点是谒者口称“朱先辈”。这一称呼正好戳在行中绷得最紧的神经上。行中顿时把积蓄的怒火迸发出来。待得知自己为“魁等”之列时,怒火消散,立刻“唯唯而入,再执棋子,手辄颤,缘宠辱交战,不能自持”。此一段堪为全篇点睛之笔,生动、准确、真实、形象地描绘出了行中当时复杂的心理状态。科举是读书人的关口,而殿试又是关中之关。此关一过,这一生便可坐享荣华富贵。人在某种愿望即将达到而尚未达到时,心理状态是最复杂、最有意味的。作者正是选择了最难于表现的要点,通过几个字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此时的行中“宠”和“辱”皆有之。该唱名,还不能最后断定,可这消息又明明出自“御药”之口,不得不信。在命运将发生巨大变化之时,他激动得以致“手辄颤”而“不能自持”。这情景使人自然联想到几百年后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应该说两个人的心理是一致的。行中心理的极至便是范进那发疯的举动。如果这时突然唱名中状元后,行中也会有相近的举动。只是这消息出自旁门,虽可信但又不做准。直急得他不知道御药家地址,也不顾时间已晚,“急赁马偕往”。欲穷其事的急迫心情如在目前。
这篇小说虽带有神奇色彩,但人物的心理刻画却相当细微、准确,体现出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
本篇选自《泊宅编》,叙述了一个善观面相的老僧朱晓容,预言朱正夫之子必中状元。经过许多曲折、巧合,其子行中果中榜眼的故事。
开篇用了两句话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朱正夫虔诚、高雅,筑“仰高亭”以待皇恩浩荡。因此,他常杜门谢客。朱晓容在此时出场竟得到了朱正夫的厚遇,暗示出朱晓容非等闲之辈。容一见其子行中便断言为“后举状元”。再问,容更加自信,“自此不复更阅人”,“待科场开”时也同去汴京。此事真令人将信将疑。事隔三年,容果真与行中同去。这举动只能令人感到容太自恃相面之术了。考试时行中一路顺风,唯殿试时生病,答卷不佳,只记得王安石对《诗经》的解释,偏巧得到神宗的赏识。在此之际,行中来见容。容知其来意,饮酒时请来“丐者”。“丐者”显然术高一筹,断定行中为“第二人”。第二天,当容遥见另一考生余行老时,惊叹道此人当为状元。容又推算,状元官不显。果真行中的职位高于余行老。整篇故事围绕科举道出了朱晓容相面术之高,却又留有余地。“丐者”乃天外之天。
文章道的虽是相面之术,但在人物的心理刻画上相当成功。科举制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起于隋,盛于唐。它为中小地主提供了升官晋爵的机会。同时也成为读书人唯一的晋身之路。科场的命运就决定了读书人一生的命运。作者正是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心态。这样既节省了许多文字,又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行中考试不中,作者并不写他的心情如何不好,而是放在情节的发展中,只用了“强使冠带而出”,便使读者联想到行中不思衣食,愧于见人的烦闷、羞涩心理。中举后,行中感到殿试不利,心情忐忑、躁动,既觉时光快,又觉时光慢,虽以下围棋解闷,却心不在焉。这种复杂心境,只通过大骂“贼秃”二字表现出来。及至有人来拜谒,行中烦恼已极,大声斥喝“此必有下第举人,欲丐出关之资”,语言刻薄,近于挖苦。暴发点是谒者口称“朱先辈”。这一称呼正好戳在行中绷得最紧的神经上。行中顿时把积蓄的怒火迸发出来。待得知自己为“魁等”之列时,怒火消散,立刻“唯唯而入,再执棋子,手辄颤,缘宠辱交战,不能自持”。此一段堪为全篇点睛之笔,生动、准确、真实、形象地描绘出了行中当时复杂的心理状态。科举是读书人的关口,而殿试又是关中之关。此关一过,这一生便可坐享荣华富贵。人在某种愿望即将达到而尚未达到时,心理状态是最复杂、最有意味的。作者正是选择了最难于表现的要点,通过几个字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此时的行中“宠”和“辱”皆有之。该唱名,还不能最后断定,可这消息又明明出自“御药”之口,不得不信。在命运将发生巨大变化之时,他激动得以致“手辄颤”而“不能自持”。这情景使人自然联想到几百年后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应该说两个人的心理是一致的。行中心理的极至便是范进那发疯的举动。如果这时突然唱名中状元后,行中也会有相近的举动。只是这消息出自旁门,虽可信但又不做准。直急得他不知道御药家地址,也不顾时间已晚,“急赁马偕往”。欲穷其事的急迫心情如在目前。
这篇小说虽带有神奇色彩,但人物的心理刻画却相当细微、准确,体现出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