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君

2019-05-24 可可诗词网-古典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状极质野,而博学纯至。先君少师特爱重之,故遣吾听读。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家贫甚,不自经理,有一妻二儿,一跛婢,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
        乐易坦率,多嬉笑,未尝见其怒。一日过午未饭,妻使跛婢告米竭。乐君曰:“少忍,会当有饷者。”妻不胜忿,忽自屏间跃出,取案上筒击其首,乐君袒而走,仆于舍下,群儿环笑,掖起之。已而先君适送米三斗,乐君徐告其妻曰:“果不欺汝!饥甚,幸速炊。”俯仰如昨日。
        几五十年矣,每旦起,外授群儿《经》, 口诵数百过,不倦。少间,必曳履慢声,抑扬吟讽不绝,蹑其后听之,则延笃之书也。群儿或窃效靳侮之,亦不怒。喜作诗,有数百篇。先君时为司理,犹记其相赠一联云:“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又《寄故人》云:“夜半梦回孤月满,雨余目断太虚宽。”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避暑录话》二卷,宋叶梦得撰,是一部比较著名的笔记文集,其中记叙了不少本朝的人物事迹,评论了一些作家作品,并兼及名物方面的考证和政治制度上的沿革。
        《乐君》是《避暑录话》中的一篇佳作。全文仅三百余字,然而却以点睛之笔,简洁、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老教书先生的丰满形象。
        作者用“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两句,点出乐老先生是生活在较闭塞的环境之中,为下面乐君的“质野”的外观和“纯至”的内涵作了很好的铺垫。作者又以介绍性的语言使读者对乐君其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家贫甚”仅“草庐三间”,然而却把其中的两间拿出来作课堂,自己则与妻子儿女挤在那剩下的一间草房里。行文至此不足一百字,但是一个安贫乐道,以教书为第一要务的勤勤恳恳的老学究的面貌就已经生动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作者用语既简且淡,却蕴含深厚,不过寥寥几行字,就已经显露出了这位南宋名家下笔的功力。
        本文的高潮是对乐老先生独特的性格特征的描述:“易坦率,多嬉笑,未尝见其怒。”是作者对乐君脾气禀性的概括。为了证明此言不虚,便通过一场日常生活闹剧进行了具体的刻画:“过午未饭”,“妻不胜忿”,以“简击其首”使乐老先生“仆于舍下”。试想,一个鬓发斑白的老人被妻子当着学生们的面欺辱到这种地步,将是何等尴尬啊!令人惊讶的是乐君丝毫未见于形色,非但不愠不怒,反以不紧不慢,以“饥甚,幸速炊”一句话即缓解了那让人无法下台的难堪局面。将乐老先生憨直、大度的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不是乐君要按照中国古来的“背后教妻”之原则,采用“秋后算帐”的办法呢,非也。作者用淡淡的“俯仰如昨日”一句妙语,就进一步突出了乐君为人笃厚的性格特征。
        然而,乐老先生真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发脾气吗?作者在下文中又对其性格特点作了深入的描述:乐君是一个在私塾中任教的老学究,一般说来在那个时代中的师道自然应该是十分尊严的。但是,当小学生们用各种恶作剧来戏弄他,甚至跟在他的身后模仿他那一步三摇摆,一语数吟哦的学究之态时,乐君也毫不在意,依然故我。此处作者以“亦不怒”三字收笔,终于完成了对一个忠厚得有点迂腐,乐天中不乏幽默的私塾先生典型形象的塑造。
        如果有人认为乐君仅是一个埋头死读书,教死书的人,那也是不正确的。从乐君写给作者父亲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绝非是那种失去了人生理想的落魂文人。他崇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的清高,赞赏秉公断案、解民倒悬的于公的廉洁,并把对于先贤们的高山仰止之情倾注到莘莘学子之中。
        全篇之末,作者以“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总束全文。这句感叹之言起到了两层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文章读到这里才点出了这是一篇怀念先师的纪念性作品。使读者不由得不翻回头,重温这个平凡的老教书先生那默默无闻而又充满人生寓意的感人事迹,由衷地体会到本文所具有的浓郁的感情色彩,受到一次深刻的尊师教育。其二,表达出作者对于乐老先生的深切的敬仰之情,含有对世风日下,儒道衰微的深深的忧虑。作者塑造的乐君的形象丰满、完整,令人掩卷难忘。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