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破自有时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复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韩魏公即韩琦,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朝大臣,官至枢密使、宰相,被封为魏国公。1040年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对巩固国防有贡献,时人称为“韩范”。庆历三年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同时登用。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韩琦以范仲淹等罢政,自请出外,知扬州,后改知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冒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并加强防御,立有功劳。此文所说“韩魏公知北都”,北都即并州(今太原一带),故事就发生在他做并州知州的任上。
与此同期,范仲淹在贬所写出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文,记中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句表现了“古仁人”旷达的襟怀。而韩琦的这则轶事,可说为此种胸襟最好的注解。
物破自有时,人所共知之常理也,然而得之喜,失之痛,又是人之常情也。而况心爱的宝物的得失,更是牵动人的情绪,难以超然物外。韩琦在经历此种得失之际,却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情怀,宽怀雅量令人钦仰。他在知北都任上,有中表兄弟献给他一只古墓中得来的玉盏,是个“表里无纤瑕可指”的“绝宝”。韩琦“以百金答之”,十分喜爱,特设酒宴宴请贵客显官,准备以此玉盏向宾客进酒。就在宾已入席酒宴将开之际,“复以绣衣”专放玉盏的桌子被吏将(差役中的统领)误触翻倒,玉盏粉碎。宾客们都惊愕,吏将“伏地待罪”,这时韩琦却“神色不动”,笑对大家说:“物破亦自有时。”又对吏将说:“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在高朋广众之间,心爱的贵重的欲以炫示共赏的宝物刹那间被毁,毫无惊怒、痛惜之感,神色不动,笑着对大家解释,宽慰谅解失手之人,确实表现了韩魏公非同寻常的过人度量,作者所以文末赞曰:“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小说在表现韩魏公这种宽宏度量和识见超群上,采取了衬托手法。先称玉盏“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又写韩魏公对玉盏的珍视:“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再写他炫示宾客的情况:请的是“漕使显官”,手下重要人物和职务显贵的官员;玉盏是“特设一卓,复以绣衣”,放于其上。层层铺垫后,转写“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时,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这时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对“玉盏俱碎”的反应:宾客们“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然后笔锋转向韩魏公,突出其“神色不动”,且宽宏大量地说出“物破自有时”的至理名言,将其宽广胸怀烘托出来,层次清楚,主旨突出。
韩魏公即韩琦,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朝大臣,官至枢密使、宰相,被封为魏国公。1040年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对巩固国防有贡献,时人称为“韩范”。庆历三年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同时登用。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韩琦以范仲淹等罢政,自请出外,知扬州,后改知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冒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并加强防御,立有功劳。此文所说“韩魏公知北都”,北都即并州(今太原一带),故事就发生在他做并州知州的任上。
与此同期,范仲淹在贬所写出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文,记中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句表现了“古仁人”旷达的襟怀。而韩琦的这则轶事,可说为此种胸襟最好的注解。
物破自有时,人所共知之常理也,然而得之喜,失之痛,又是人之常情也。而况心爱的宝物的得失,更是牵动人的情绪,难以超然物外。韩琦在经历此种得失之际,却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情怀,宽怀雅量令人钦仰。他在知北都任上,有中表兄弟献给他一只古墓中得来的玉盏,是个“表里无纤瑕可指”的“绝宝”。韩琦“以百金答之”,十分喜爱,特设酒宴宴请贵客显官,准备以此玉盏向宾客进酒。就在宾已入席酒宴将开之际,“复以绣衣”专放玉盏的桌子被吏将(差役中的统领)误触翻倒,玉盏粉碎。宾客们都惊愕,吏将“伏地待罪”,这时韩琦却“神色不动”,笑对大家说:“物破亦自有时。”又对吏将说:“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在高朋广众之间,心爱的贵重的欲以炫示共赏的宝物刹那间被毁,毫无惊怒、痛惜之感,神色不动,笑着对大家解释,宽慰谅解失手之人,确实表现了韩魏公非同寻常的过人度量,作者所以文末赞曰:“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小说在表现韩魏公这种宽宏度量和识见超群上,采取了衬托手法。先称玉盏“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又写韩魏公对玉盏的珍视:“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再写他炫示宾客的情况:请的是“漕使显官”,手下重要人物和职务显贵的官员;玉盏是“特设一卓,复以绣衣”,放于其上。层层铺垫后,转写“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时,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这时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对“玉盏俱碎”的反应:宾客们“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然后笔锋转向韩魏公,突出其“神色不动”,且宽宏大量地说出“物破自有时”的至理名言,将其宽广胸怀烘托出来,层次清楚,主旨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