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传

2023-03-11 可可诗词网-古典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贞元壬申春三月,相国窦公居光福里第,月夜闲步于中庭。有常所宠青衣上清者,乃曰:“今欲启事,郎须到堂前,方敢言之。”窦公亟上堂。上清曰:“庭树上有人,恐惊郎,请谨避之。”窦公曰:“陆贽久欲倾夺吾权位,今有人在庭树上,吾祸将至。且此事将奏与不奏皆受祸,必窜死于道路。汝在辈流中不可多得,吾身死家破,汝定为宫婢。圣君若顾问,善为我辞焉。”上清泣曰:“诚如是,死生以之!”
        窦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陆贽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树上人应声而下,乃衣縗粗者也。曰:“家有大丧,贫甚,不办葬礼。伏知相公推心济物,所以卜夜而来,幸相公无怪。”公曰:“某罄所有,堂封绢千匹而已。方拟修私庙,次今且辍赠,可乎!”缞者拜谢,窦公答之如礼。又曰:“便辞相公,请左右赍所赐绢掷于墙外,某先于街中俟之。”窦公依其请。命仆,使侦其绝踪且久,方敢归寝。
        翌日,执金吾先奏其事,窦公得次,又奏之。德宗厉声曰:“卿交通节将,蓄养侠刺,位崇台鼎,更欲何求!”窦公顿首曰:“臣起自刀笔小才,官已至贵,皆陛下奖拔,实不由人。今不幸至此,抑乃仇家所为耳。陛下忽震雷霆之怒, 臣便合万死。”中使下殿宣曰:“卿且归私第,待候进止。”越月,贬郴州别驾。会宣武节度使刘士宁通好于郴州,廉使条疏上闻。德宗曰:“交通节将,信而有征。”流窦于驩州,没入家资。一簪不着身,竟未达流所,诏自尽。
        上清果隶名掖庭。后数年,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德宗曰:“宫掖间人数不少,汝了事,从何得至此?”上清对曰:“妾本故宰相窦参家女奴。窦某妻早亡,故妾得陪扫洒。及窦某家破,幸得填宫。既侍龙颜,如在天上。”德宗曰:“窦某罪不止养侠刺,亦甚有赃污,前时纳官银器至多。”上清流涕而言曰:“窦某自御史中丞,历度支、户部、盐铁三使,至宰相,首尾六年,月入数十万。前后非时赏赐。当也不知纪极,乃者郴州所送纳官银物,皆是恩赐。当部录日,妾在郴州,亲见州县希陆贽意旨刮去。所进银器,上刻作藩填官衔姓名,诬为赃物。伏乞下验之。”于是宣索窦某没官银器覆视,其刮字处,皆如上清言。时贞元十二年。德宗又问蓄养侠刺事,上清曰:“本实无,悉是陆贽陷害,使人为之。”德宗怒陆贽,曰:“这獠奴我脱却伊绿衫,便与紫衫着,又常唤伊作陆九。我任窦参,方称意,次须教我枉杀却他。及至权入伊手,甚为软弱,甚于泥团。”乃下诏雪窦参。时裴延龄探知陆贽恩衰,得恣行媒孽。贽竟受谴不回。
        后上清特敕丹书度为女道士,终嫁为金忠义妻。世以陆贽门生名位多显达者,世不可传说,故此事绝无人知。

        柳珵的生平已难以知晓,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柳珵“记其世父柳芳所谈”写了《常侍言集》,《上清传》即附在其后。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史载柳芳于长庆二年(819)因病改右散骑常侍致仕卒。那么以情理推之,记其所谈之事应在其死后不久,这样便可以说《常侍言集》的写作大抵不出于宝历、太和年间,即其世父死后的二三十年间。柳珵所生活的年代也大约在这段时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九中引用了这篇《上清传》并评论说:“信如此说,则参为人所劫,德宗岂得反云蓄养侠刺。况陆贽贤相,安肯如此,就使欲陷参,其术固多,岂肯为此儿戏。全不近人情,今不信。”从历史学的角度讲也许司马光所论极是,但传奇作品是不能完全当作历史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了——它是小说、是文学。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把人的美与丑展现于我们面前,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各种人生感受。在《上清传》中,柳珵塑造了上清这样一个正直忠诚的美的形象,而这美的形象又是与她所生存的丑的现实生活紧紧连在一起的。通过《上清传》,我们完全可以呼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这里首先是德宗的昏庸,他听信谄言、武断昏聩、反复无常;而大臣之间更是互相栽赃陷害;地方官则是看风使舵、投身权贵、落井下石。所有这一切,作者在叙述中是颇多微辞的,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批判精神。既然现实如此丑恶,于是柳 便把理想寄托在上清的身上。
        上清不过是一个受宠于窦参的侍婢,当窦参预言家破人亡,让上清将来为他在皇帝面前澄清事实时,“上清泣曰:‘诚如是,死生以之!’”后来上清果然入宫得宠于德宗,于是她数次为窦参辩解,以至于“流涕而言”,终于使冤案昭雪。上清的出场是颇有些戏剧性的,窦参月夜闲步,当上清见到树上有人时,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巧妙地将窦参引至堂上再诉实情,这表现了她的聪明机智。从窦参预言她“定为宫婢”来看,斯时,上清是十分美丽的。但柳珵对于上清所着力刻画之处,却是她敢于为已被皇帝因罪流放并赐死的人物翻案,而这作为一个宫女来说是需要勇气、需要善良正直的天性并愿为此作出牺牲的。在柳珵的笔下,这勇气与天性同当时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现实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显然,在上清身上,案托了柳珵对于美好人性——正直、勇敢、忠诚的向往。
        《上清传》写的是德宗贞元年间的事。柳珵生于贞元年间,死于何时无从知晓,但大致总还会经历过永贞、元和、宝历、太和年间的。据史书记载,这段时间是比较动乱的。虽然“安史之乱”已过去几十年,贞元年间国力稍有恢复,但内乱外患却是时有发生。德宗时有朱泚、李怀光叛乱。穆宗时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牛李党争。这期间宦官专权、朝臣交争几乎从未中断过。柳珵在这篇小说中所讲的故事虽不必确有其事,但其所揭露的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却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缩影。
        《上清传》在结构和语言上是很有特色的。首先是首尾完整、叙述从容不迫。小说一开始便是一个生动的情节,当上清告诉窦参树上有人后,作者借窦参之口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陆贽久欲倾夺吾权位,今有人在庭树上,吾祸将至”,“吾身死家破,汝定为宫婢,圣君若顾问,善为我辞焉。”故事的后半部分即是写上清为窦公昭雪,这里主要采取了对话的形式。窦参有两个罪名,关于“甚有赃污”,上清说:“当部录日,妾在郴州。亲见州、县希陆贽意皆刮去,所进银器,上刻作藩镇官衔姓名,诬为赃物。”对于“蓄养侠刺”,上清答曰:“本实无,悉是陆贽陷害,使人为之。”这些回答从容不迫而且言之有据,充分显示了上清是一个既有勇气而又善言对的女性。上清与德宗的对话在此成为发展情节的重要手段。德宗得知真情以后的几句话,写得极其逼真,“这獠奴我脱却伊绿衫,使与紫衫着,又常唤伊作陆九。我任窦参,方称意,次须教我枉杀却他,及权入伊手,甚为软弱,甚于泥团。”“獠”是古时中原人对西南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是唐时骂人的口语。唐时小官着绿,高官着紫,德宗这里是说自已把陆贽从小官提为高官。“甚于泥团”是极形象的比喻。这几句话把一个恼羞成怒的君主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实在称得上传神之笔。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