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传
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淡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别疏汤泉,诏赐藻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珰。明年,册为贵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与上行同辇,居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之侧目。故当时谣咏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人心羡慕如此。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晃错以谢天下。国忠奉牦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问之, 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禅灵武。明年,大赦改元,大驾还都。尊玄宗为太上皇,就养南宫。 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 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琯发音,闻霓裳羽衣一声,则天颜不怡,左右歔欷。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适有道士自蜀来,知上皇心念杨妃如是, 自言有李少君之术。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其术以索之,不至。又能游神驭气, 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又旁求四虚上下, 东极天海,跨蓬壶。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方士抽簪叩扉,有双鬟童女,出应其门。方士造次未及言,而双鬟复入。俄有碧衣侍女又至,诘其所从。方士因称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碧衣云:“玉妃方寝,请少待之。”于时云海沉沉,洞天日晓,琼户重阖,消然无声。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久之,而碧衣延入,且曰:“玉妃出。”见一人冠金莲,披紫绡,佩红玉,曳凤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载已还事。言讫悯然,指碧衣取金钗钿合,各折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方士受辞与信,将行,色有不足。玉妃固征其意。复前跪致词:“请当时一事,不为他人闻者,验于太上皇。不然。恐钿合金钗, 负新垣平之诈也。”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于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使者还奏太上皇,皇心震悼, 日日不豫。其年夏四月,南宫宴驾。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周至。鸿与琅邪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冠金步摇,芙蓉帐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寝无容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听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知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回登剑阁。峨眉山上少行人,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尘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官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旧枕故衾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方士鸿都客,能以精神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恩,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殿玲珑五云起,其间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下梦中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钩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问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空持日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写于唐宪宗元和初年,系配合白居易的《长恨歌》而作,题目也因后者而来。据传末介绍,他们在写诗文以前,曾在一起话及李、杨故事,说明诗与文的材料来源是共同的;从作品本身来看,两者的故事情节也基本相同。白诗附于陈传之后,相辅而行,流传颇广,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北宋乐史曾据此演为长篇传奇《杨太真外传》。后世戏曲取材于此者尤多,著名的有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和清代洪升的《长生殿》传奇。
作者写这篇传奇的目的,在文中交代得很明白,是“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即从李、杨故事中引出教训,以儆后人。但这只是他的主观意图,从作品所表现出的客观效果看。却并不完全符合他的初衷。传奇的前一半,着力批评唐玄宗“倦于旰食宵衣”,“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和杨妃冶容邀宠而终至误国,其思想与作者本意还是相吻合的,自安史乱起,杨妃缢死马嵬后,则写人间的玄宗与仙界的杨妃的彼此思恋。玄宗是“三载一意,其念不衰”,而杨妃也欲“复堕下界,且结后缘”。其感情之诚挚深沉,令人感动。显然,这后一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相抵牾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作者受思想认识和艺术功力的局限,在提炼和表达主题时不够妥善,对素材也缺乏更为严格的艺术加工。作品前半部的材料来源于史事,故易于引出教训;且史迹昭然,亦不容作者回护。后半部则采自民间关于李、杨故事的传说,歌颂爱情是它固有的主题。作者把这两部分各有其源、主题不同的材料捏合到一起,缺少一个共同的主题作统帅,从而造成了主题和人物性格的前后矛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缺陷。
尽管《长恨歌传》存在着上述不足,但是它的情节是真实可信的,并无虚假失实的描写。不仅对玄宗和杨妃奢靡腐化、荒淫误国的揭露切合实际,就是对他们之间的爱情描写也基本上符合生活逻辑。起初,玄宗之有意于杨妃,完全是出于荒淫好色的本性;而杨妃的“婉娈万态,以中上意”则是为了追求皇家的荣华富贵,他们之间毫无爱情基础可言。作者这样写,显然是忠实于生活的。杨妃得到专宠后,玄宗于其他女子“无顾盼意”,与杨妃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才逐渐产生了真正的爱情。至马嵬兵变,杨妃死于非命,玄宗虽出无奈,但实同手诛,心灵上受到了强烈刺激和创伤。于是他在“迁于西内,时移事去”的凄苦情境下,对杨妃思念不已。作者对上述情节的安排处理,同样合乎情理,令人信服。因此,作者在传奇的前半部分对玄宗和杨妃多所贬损,而在后半部分又对他们的爱情悲剧流露出一定的同情,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作者的描写虽然是尊重客观现实的,但是从中引出的“惩尤物,窒乱阶”的结论却是十分错误的。把国家祸乱的根源归之于“女祸”,是封建士大夫美化帝王为之推卸罪责而制造出的荒谬论调,是应给予批判的。
《长恨歌传》是一篇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它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它的前半部分写宫廷生活,意在讽喻,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后半部分为了强调玄宗和杨妃爱情的至“死”不渝,便运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重新赋予杨妃以生命,并创造出一个虚无缥渺的海上仙境。而在这虚构的世界中,又有着符合生活本来面貌的精确描绘,从而使人深信它的存在。
作者叙事纡徐曲折,摇曳多姿,避免平铺直叙,故能引人入胜。如写道士为玄宗求杨妃,先是“竭其术以索之,不至”,继而“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最后“旁求四虚上下,东极天海,跨蓬壶”,始见仙山及至玉妃太真院,又有双鬟童女应门,碧衣侍女诘问,以及“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等诸多周折。杨妃出见,既已赠物寄言,而道士犹“色有不足”,始引出杨妃追述七夕密誓之事,复又生出许多感慨,遂将杨妃对玄宗的眷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凡此种种,都可看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作品的语言优美凝练,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事件、描摹人物、渲染环境,都能各臻其妙。如写杨妃出浴后“体弱力微,若不胜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写玉妃太真院外“云海沈沈,洞天日晓,琼户重阖,悄然无声”。写李、杨于七夕“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都达到了传神的地步,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确实是不同凡响。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冠金步摇,芙蓉帐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寝无容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听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知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回登剑阁。峨眉山上少行人,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尘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官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旧枕故衾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方士鸿都客,能以精神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恩,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殿玲珑五云起,其间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下梦中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钩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问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空持日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写于唐宪宗元和初年,系配合白居易的《长恨歌》而作,题目也因后者而来。据传末介绍,他们在写诗文以前,曾在一起话及李、杨故事,说明诗与文的材料来源是共同的;从作品本身来看,两者的故事情节也基本相同。白诗附于陈传之后,相辅而行,流传颇广,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北宋乐史曾据此演为长篇传奇《杨太真外传》。后世戏曲取材于此者尤多,著名的有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和清代洪升的《长生殿》传奇。
作者写这篇传奇的目的,在文中交代得很明白,是“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即从李、杨故事中引出教训,以儆后人。但这只是他的主观意图,从作品所表现出的客观效果看。却并不完全符合他的初衷。传奇的前一半,着力批评唐玄宗“倦于旰食宵衣”,“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和杨妃冶容邀宠而终至误国,其思想与作者本意还是相吻合的,自安史乱起,杨妃缢死马嵬后,则写人间的玄宗与仙界的杨妃的彼此思恋。玄宗是“三载一意,其念不衰”,而杨妃也欲“复堕下界,且结后缘”。其感情之诚挚深沉,令人感动。显然,这后一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相抵牾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作者受思想认识和艺术功力的局限,在提炼和表达主题时不够妥善,对素材也缺乏更为严格的艺术加工。作品前半部的材料来源于史事,故易于引出教训;且史迹昭然,亦不容作者回护。后半部则采自民间关于李、杨故事的传说,歌颂爱情是它固有的主题。作者把这两部分各有其源、主题不同的材料捏合到一起,缺少一个共同的主题作统帅,从而造成了主题和人物性格的前后矛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缺陷。
尽管《长恨歌传》存在着上述不足,但是它的情节是真实可信的,并无虚假失实的描写。不仅对玄宗和杨妃奢靡腐化、荒淫误国的揭露切合实际,就是对他们之间的爱情描写也基本上符合生活逻辑。起初,玄宗之有意于杨妃,完全是出于荒淫好色的本性;而杨妃的“婉娈万态,以中上意”则是为了追求皇家的荣华富贵,他们之间毫无爱情基础可言。作者这样写,显然是忠实于生活的。杨妃得到专宠后,玄宗于其他女子“无顾盼意”,与杨妃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才逐渐产生了真正的爱情。至马嵬兵变,杨妃死于非命,玄宗虽出无奈,但实同手诛,心灵上受到了强烈刺激和创伤。于是他在“迁于西内,时移事去”的凄苦情境下,对杨妃思念不已。作者对上述情节的安排处理,同样合乎情理,令人信服。因此,作者在传奇的前半部分对玄宗和杨妃多所贬损,而在后半部分又对他们的爱情悲剧流露出一定的同情,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作者的描写虽然是尊重客观现实的,但是从中引出的“惩尤物,窒乱阶”的结论却是十分错误的。把国家祸乱的根源归之于“女祸”,是封建士大夫美化帝王为之推卸罪责而制造出的荒谬论调,是应给予批判的。
《长恨歌传》是一篇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它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它的前半部分写宫廷生活,意在讽喻,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后半部分为了强调玄宗和杨妃爱情的至“死”不渝,便运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重新赋予杨妃以生命,并创造出一个虚无缥渺的海上仙境。而在这虚构的世界中,又有着符合生活本来面貌的精确描绘,从而使人深信它的存在。
作者叙事纡徐曲折,摇曳多姿,避免平铺直叙,故能引人入胜。如写道士为玄宗求杨妃,先是“竭其术以索之,不至”,继而“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最后“旁求四虚上下,东极天海,跨蓬壶”,始见仙山及至玉妃太真院,又有双鬟童女应门,碧衣侍女诘问,以及“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等诸多周折。杨妃出见,既已赠物寄言,而道士犹“色有不足”,始引出杨妃追述七夕密誓之事,复又生出许多感慨,遂将杨妃对玄宗的眷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凡此种种,都可看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作品的语言优美凝练,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事件、描摹人物、渲染环境,都能各臻其妙。如写杨妃出浴后“体弱力微,若不胜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写玉妃太真院外“云海沈沈,洞天日晓,琼户重阖,悄然无声”。写李、杨于七夕“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都达到了传神的地步,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确实是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