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阳
魏伯阳者,吴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知弟子心怀未尽,乃试之曰:“丹虽成,然先宜与犬试之。若犬飞,然后人可服耳;若犬死,即不可服。”乃与犬食,犬即死。伯阳谓诸弟子曰:“作丹唯恐不成,今既成而犬食之死,恐是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复如犬,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当服之否?”伯阳曰:“吾违背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耻复还。死之与生,吾当服之。”乃服丹,入口即死。弟子顾视相谓曰:“作丹以求长生。服之即死,当奈此何?”独一弟子曰:“吾师非常人也,服此而死,得无意也?”因乃取丹服之,亦死。余二弟子相谓曰:“所以得丹者,欲求长生耳。今服之即死,焉用此为?不服此药, 自可更得数十岁在世间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为伯阳及死弟子求棺木。
二子去后,伯阳即起,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二弟子乃始懊恨。
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是《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矣。
《魏伯阳》取自《神仙传》。魏伯阳是东汉炼丹术家,一说名翱, 自号云牙子。他借《周易》爻象以作炼丹之志,著有《参同契》三卷,为后世道家所宗。
《魏伯阳》叙说了一个魏伯阳与弟子得道升仙的故事。魏伯阳本是显贵家庭的子弟,但喜欢神仙道术,与弟子三人同去深山炼神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丹炼成后,魏伯阳知弟子尘心未尽,于是先进行试探:“丹虽然炼成了,但是应该先给狗试服,如果狗飞升成仙,人然后再服食;如果狗死了,就说明不可服用。”狗服丹之后,当即死去。在这里,魏伯阳巧妙地制造了一个氛围,用以考验弟子成仙得道之心是否坚定,是否真心相信老师。丹即已历尽辛苦炼成,在生死面前,敢不敢服食,对弟子们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弟子问:“老师服不服丹”时,魏伯阳故作激昂之态:“吾违背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耻复还。死之与生,吾当服之。”表明自己态度坚决,为求仙得道,不论生死,这丹是一定要服下去的。说罢,当场服丹,入口即死。其中一个弟子有感于老师的恩德,认定老师不是平常人,表示愿相追随,不惜服丹死去,取服丹药,也死了。余下的两位弟子不肯就死,出山为魏伯阳及死去的弟子寻找棺木去了。
故事叙述到这里,似乎完了,作者笔锋一转,写两位弟子去后,魏伯阳马上起来,将所服丹药放入死弟子及白狗口中,弟子与狗皆活。原来写魏伯阳及弟子之死,是事先埋下的伏笔,用以制造悬念,在两弟子出山之后,方正式点明狗、魏伯阳、弟子之死,都是魏伯阳用来考验弟子得道成仙之心是否虔诚的。这种制造悬念的写法,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能够紧紧地吸引住读者,非到最后不能得知底蕴。
另外两个弟子贪生怕死,终于错过了升仙的大好时机,当他们听说魏伯阳及姓虞的弟子皆蜕骨而仙时,只有懊恨的份了。葛洪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诫世人,得道升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那些不惧生死,意志坚定的人,才有可能得道升仙。故事本身是荒诞无稽的,作者的意图是宣扬神仙度人,这与作者创作《神仙传》的主旨思想是吻合的。
但是《魏伯阳》在艺术上仍有可借鉴之处。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很长,但叙事仍较详备,首尾完整,交待清楚。其情节写得生动委曲,引人入胜。它先写犬死、魏伯阳死、再写弟子服丹亦死,似乎这丹一定是要命的丹了,然而后面“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一句,轻灵地写出了这丹真是仙丹,前面所述不过是假象,是真相大白之前的铺垫而已。
小说中对魏伯阳的形象刻画也很成功。在四个人之中,唯有他一人知道这神丹服了是不会死的,不仅不会死,而且能成仙。所需要的是服之得法而已。为了考验弟子们是否真正超凡脱俗,他有意设下圈套,用生死大限来考验弟子的真伪。其实,在服丹之前,他已知弟子“心怀未尽”,但他仍用这种考验来阻止心意不诚的弟子加入升仙的行列。在服丹之前,他慷慨陈词,信誓旦旦;服丹之后,他诈死伪亡,表演得维妙维肖。甚至在成仙之后,还不忘“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在人间留下痕迹,令二位意志不坚定的弟子懊悔不迭。虽然两位弟子没有对老师和死去弟子的“尸首”抛下不管,为他们寻找棺木去了,那也只有对不起了,在得道升仙的行列里是容不下意志不坚定者的。
小说中对弟子们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魏伯阳诈死,虞姓弟子说:“我师傅不是平常人,服丹药而死,可能是无意吧?”两位意志不坚定的弟子想的是:当初炼丹的目的,是想求长生不死,现在服丹即死,为什么还要用它呢?不服丹药,还可以得到人世间数十年阳寿。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将人物的心理过程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虞姓弟子坚信老师不是平常人,所以服丹而死;余下的两位弟子也想得道升仙,但他们比较“现实”,炼丹服丹为成仙长寿,决不是为了死,而现在这种状况,服了丹药,连人间数十年阳寿也得不到了,这是何苦呢?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种是求仙得道不怕死,另一种是想在人间的正常寿数的基础上以求长生。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导致了一位弟子“取丹服之”,两位弟子“遂不服”,这两种行为的不同,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心理状态的结果。而这两种心理状态实际上是葛洪所想说明的求仙得道的“境界”,“境界”不同,结果不一样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二子去后,伯阳即起,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二弟子乃始懊恨。
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是《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矣。
《魏伯阳》取自《神仙传》。魏伯阳是东汉炼丹术家,一说名翱, 自号云牙子。他借《周易》爻象以作炼丹之志,著有《参同契》三卷,为后世道家所宗。
《魏伯阳》叙说了一个魏伯阳与弟子得道升仙的故事。魏伯阳本是显贵家庭的子弟,但喜欢神仙道术,与弟子三人同去深山炼神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丹炼成后,魏伯阳知弟子尘心未尽,于是先进行试探:“丹虽然炼成了,但是应该先给狗试服,如果狗飞升成仙,人然后再服食;如果狗死了,就说明不可服用。”狗服丹之后,当即死去。在这里,魏伯阳巧妙地制造了一个氛围,用以考验弟子成仙得道之心是否坚定,是否真心相信老师。丹即已历尽辛苦炼成,在生死面前,敢不敢服食,对弟子们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弟子问:“老师服不服丹”时,魏伯阳故作激昂之态:“吾违背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耻复还。死之与生,吾当服之。”表明自己态度坚决,为求仙得道,不论生死,这丹是一定要服下去的。说罢,当场服丹,入口即死。其中一个弟子有感于老师的恩德,认定老师不是平常人,表示愿相追随,不惜服丹死去,取服丹药,也死了。余下的两位弟子不肯就死,出山为魏伯阳及死去的弟子寻找棺木去了。
故事叙述到这里,似乎完了,作者笔锋一转,写两位弟子去后,魏伯阳马上起来,将所服丹药放入死弟子及白狗口中,弟子与狗皆活。原来写魏伯阳及弟子之死,是事先埋下的伏笔,用以制造悬念,在两弟子出山之后,方正式点明狗、魏伯阳、弟子之死,都是魏伯阳用来考验弟子得道成仙之心是否虔诚的。这种制造悬念的写法,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能够紧紧地吸引住读者,非到最后不能得知底蕴。
另外两个弟子贪生怕死,终于错过了升仙的大好时机,当他们听说魏伯阳及姓虞的弟子皆蜕骨而仙时,只有懊恨的份了。葛洪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诫世人,得道升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那些不惧生死,意志坚定的人,才有可能得道升仙。故事本身是荒诞无稽的,作者的意图是宣扬神仙度人,这与作者创作《神仙传》的主旨思想是吻合的。
但是《魏伯阳》在艺术上仍有可借鉴之处。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很长,但叙事仍较详备,首尾完整,交待清楚。其情节写得生动委曲,引人入胜。它先写犬死、魏伯阳死、再写弟子服丹亦死,似乎这丹一定是要命的丹了,然而后面“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一句,轻灵地写出了这丹真是仙丹,前面所述不过是假象,是真相大白之前的铺垫而已。
小说中对魏伯阳的形象刻画也很成功。在四个人之中,唯有他一人知道这神丹服了是不会死的,不仅不会死,而且能成仙。所需要的是服之得法而已。为了考验弟子们是否真正超凡脱俗,他有意设下圈套,用生死大限来考验弟子的真伪。其实,在服丹之前,他已知弟子“心怀未尽”,但他仍用这种考验来阻止心意不诚的弟子加入升仙的行列。在服丹之前,他慷慨陈词,信誓旦旦;服丹之后,他诈死伪亡,表演得维妙维肖。甚至在成仙之后,还不忘“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在人间留下痕迹,令二位意志不坚定的弟子懊悔不迭。虽然两位弟子没有对老师和死去弟子的“尸首”抛下不管,为他们寻找棺木去了,那也只有对不起了,在得道升仙的行列里是容不下意志不坚定者的。
小说中对弟子们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魏伯阳诈死,虞姓弟子说:“我师傅不是平常人,服丹药而死,可能是无意吧?”两位意志不坚定的弟子想的是:当初炼丹的目的,是想求长生不死,现在服丹即死,为什么还要用它呢?不服丹药,还可以得到人世间数十年阳寿。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将人物的心理过程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虞姓弟子坚信老师不是平常人,所以服丹而死;余下的两位弟子也想得道升仙,但他们比较“现实”,炼丹服丹为成仙长寿,决不是为了死,而现在这种状况,服了丹药,连人间数十年阳寿也得不到了,这是何苦呢?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种是求仙得道不怕死,另一种是想在人间的正常寿数的基础上以求长生。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导致了一位弟子“取丹服之”,两位弟子“遂不服”,这两种行为的不同,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心理状态的结果。而这两种心理状态实际上是葛洪所想说明的求仙得道的“境界”,“境界”不同,结果不一样也就是很自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