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

2024-03-13 可可诗词网-古典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自古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西王母被后世尊为王母娘娘,待以帝后之礼,但这时的西王母,已不是古神话的本来面目,是经过历代的长期演变,人们不断地加工敷衍而成的。在《山海经》里,有四个地方讲到了有关西王母的故事,其中要数《西次三经》中讲得最详,其他三个地方或是类似于《西次三经》而略简,或是对这一故事内容的补充发展。
        本文首先交待了西王母所居之处——玉山。接着用简洁的笔法对西王母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它是人形,却长着豹子的尾巴,象猛虎那样的尖利的牙齿,蓬发戴胜,善于叫啸。“胜”字,晋代郭璞注为:“玉胜也。”也就是一种玉制的头饰。下面讲西王母的具体职务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郭璞注:“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则西王母乃是降灾难、掌残杀的天之刑神。“豹尾虎齿而善啸”,固然给人一种原始的可怖的印象,但却增添了这个天之刑神的威严。而在满头乱发中又装戴着一支玲珑的玉胜,显得乱中有序。作品对于西王母外貌特征的描写,具有浓厚的原始、朴野的色彩。在古代神话故事中,经常有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西王母形象也是其中之一。这体现了古代先民的一种审美观念,因为他们有过长期的动植物崇拜,动物的凶猛有力和人类所不具备的其他特性,在他们的眼中都体现着伟大崇高之美,所以他们就按照动物的形象美化自己。同时,这也和古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关,他们崇拜哪种动物,自然就会把自己所奉之神幻想成人和这种动物的嵌合体。最后,作品又写到在西王母生活的环境中还有一种怪兽,它的形状象狗,却长着豹子的花纹;它头上的角如同牛角。这种兽的名字叫狡,发出的声音象狗叫。它一出现,农作物就会大丰收。还有一种鸟,形状如野鸡,通身都是红色,名字叫胜遇,以鱼为食,叫声象鹿鸣,它一出现,国家就会发生水灾。通过这一段的描写,更增添了作品朴野、神秘的气氛。同时这一段也反映了在远古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极其低下,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不科学的,常常带有主观愚昧性和迷信色彩。如风雨本为自然现象,但由于原始人错误地认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它,因而便生出对雨神的祈求心理,并且以为只要是举行虔诚的祈雨活动,就会有所收效。同样,人们如果遇到了水旱疾病等灾难,也自然地以为触犯了什么神祇,或是由于某个鬼祟在作怪,这时就会有某种怪物出现,如果农作物取得了丰收或遇到了别的什么好事,也自然地以为是得到了神祇的保佑,这时也会有奇怪的动物出现。本文中怪兽、怪鸟的出现,就属于这种情况。整篇文章文字质朴简炼,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的刻画都细致入微。作品想象奇特,给人以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的感觉。
        在《大荒西经》中,也记载了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只是比《西次三经》中的记述稍微简略一些。文章一开始,用了类似于后来的汉赋那样铺陈排比的手法,交待了西王母的居住地是“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的昆仑之丘,而不是玉山。西王母的生活环境中还有一种人面虎身的神,长着带有花纹的尾巴,尾巴上有许多白色的斑点。下面有叫弱水的深渊环绕,外面有叫炎火的大山矗立,投进去一个物体,就会立刻燃烧起来。总之,都是些奇物异景。在《海内北经》中,又讲到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据《大荒西经》所述,三青鸟赤首黑目,一个叫大鵹,一个叫少鵹,一个叫青鸟。这三青鸟,每天早上从东方携带食物,于黄昏到西方献给西王母,年年如此,天天不断。这就是最早的西王母神话传说的所有内容。在这里,西王母是一个半人半兽的怪神,性别是男是女也无从判定。此后,西王母神话不断流传下去,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变化。到了《穆天子传》里,西王母完全成了一个雍穆和平的人君形象,其性别从“我惟帝女”看是女性,并和穆王赋诗酬答,只是在她的咏歌中有“虎豹为群,于(乌)雀与处”这样的诗句,还残余了一点野蛮的痕迹蜕而未尽。随着神仙方术的兴起,西王母一变而为掌管人间福寿的善神了。在《淮南子》中,西王母已经是操不死之术的西方得道者了。西汉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中,西王母长生不死的仙人性质被明确地肯定下来,成了赐寿降福,化险去灾的福神。汉代,西王母的传说十分盛行,人间的汉武帝也被加入了进去。《汉武内传》的主要部分就是西王母会见汉武帝的事。增出许多情节、人物,洋洋万言,竭尽渲染铺陈之能事。这时的西王母,就成为“年三十许”,“容颜绝世”,往来于人世间的飘飘女仙了。这就完成了从怪神西王母到仙人西王母的演变。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诗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西王母。直接提到的有“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第二首);“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第四首);“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第六首)。间接提到的还有:“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第三首),显然也是咏周穆王见西王母的故事。为什么咏西王母呢?他羡慕西王母“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他要三青鸟在西王母面前为他说话,“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寄托了诗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至今西王母的神话仍在民间广泛流传着。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