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凤凰
·邯郸淳·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认为真凤,而贵官欲献之。遂闻于楚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
〔选自《笑林》〕
●●这是一篇百余字的讽喻故事。它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三人成虎”这种不良风俗的生动写照。(注:“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可以使人认假为真,把讹传或谣言当成真理。原话出自于《战国策·魏策三》:“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本篇旨在用委婉曲折的方式批判现实,讽刺邪恶,规劝君王,使他们能闻过而改,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愿望,因而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进步性,于今仍有教育意义。
讽喻故事主要是通过塑造讽刺对象来表达主题思想的。作者在故事中先讽“路人”,再讽“楚王”,字里行间又兼针砭时弊,篇幅虽然短小,而内涵却十分丰富。
开篇第一句直言:“楚人有担山鸡者”,点明楚人担的是“山鸡”,而不是“凤凰”,这是全篇的关键。
接着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描写,揭示了“担山鸡者”与“路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物的思想个性,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
“担者”与“路人”不期而遇。“路人”上前问道:“何鸟也?”那“担者”并不直说是“山鸡”,他拐了一个弯说道:“凤凰也。”心想逗这“官人”一逗,看他是真的不识山鸡,还是假的不识。哪知这“路人”听说此鸟是凤凰,便高兴地说:“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那“担者”见此情势,并不推辞,他自然会想:这山鸡本来就是担来卖的。今天,既然我说它是凤凰,你便认作凤凰,这山鸡何不就此卖个凤凰的价?于是,他便假戏真做起来。“路人”先酬千金,他不卖,要求加倍,那“路人”并不还价。于是,一只山鸡果真卖了个凤凰的价。作者正面刻画了一个“担山鸡者”的形象,他不怕做官人,大胆爽快而且幽默诙谐,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故事的题目是“献凤凰”。作者开篇先写“买凤凰”,交待了“凤凰”的来由,点明了“献凤凰”实际上是“献山鸡”,这就使故事一开始就具有一种辛辣的讽刺意味,同时为后面“献凤凰”情节的展开,为完成对“路人”和“楚王”两个讽刺人物形象的刻画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足见作者构思严谨,笔笔见功力。
想那“路人”当初不惜重金买下山鸡,也许他真的不识,把山鸡当作了凤凰;也许他虽然不认识山鸡,但也知此鸟不是凤凰。问题的关键对他来说,不在于是“买山鸡”还是“买凤凰”,关键何在?请看下文:“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一个“恨”字句,将人物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刻画形象入木三分。一句话点明:“路人”不惜千金买“凤凰”,并不是他爱凤凰,“买凤凰”是为了“献凤凰”,“献凤凰”又为了什么呢?读者自有答案。
鸟虽已死,事情倒反而张扬开来,“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官欲献之”。“三人成虎”之风盛行,“山鸡”变成了“真凤”。
“国人”从何处得知贵官欲献真凤给楚王?
作者对此并未直接予以交待,只是点明了“路人”的身份是位“贵官”,启发读者通观全文,予以思考。
从“买鸟”到“鸟死”,再到“献凤”,这三层清晰的描写,步步深入,环环相扣,使“路人”的形象生动鲜明。他精通升官发财之道,善于哗众取宠,无中生有,变白以为黑,倒上以为下。作者用平实质朴的笔触刻画的这个讽刺形象很有代表性。
故事结尾处写楚王,不问“真凤”,“假凤”,只感动于“欲献己也”,便亲自召见并厚赐了那“贵官”。对于楚王来说,他看重的并不是“凤凰”,重的是臣子们的“忠心”。然而,是非不辨,真假不分,哪里还断得清“忠”与“不忠”?足见楚王昏聩不明,“以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楚王的形象很有讽刺意义。如果那鸟未死,楚王又将如何呢?
通观全篇,语言简练通俗,情节曲折,富有哲理,讽刺深刻,形象鲜明,堪称古典微型讽喻故事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