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访隐
·钮琇·
徐俟斋不出山者几四十年。巡抚汤公慕其品望,悉屏驺导,止从一小僮,驾扁舟访焉。鹤迹满径,松影在门,候之良久,竟不获见,叹息而返。吴人两高之。
〔选自《觚賸》〕
●●本文极是短小,却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没有出场的徐俟斋,一个是出场人物——前去访问徐俟斋的巡抚汤公。封建社会里,有一些知识分子因为空有济世之才,对污浊的社会完全绝望,或者耻于官场周旋,或者如清初一些文人武将耻于变节事清,因而“心远地偏”地过起了隐逸的生活。这些人在当时的社会里被人们认为是品望高远的人物。徐俟斋四十几年不出山,可见其远离官场的隐逸思想已很坚决,所以汤巡抚寻访他,无论他在本地与不在本地,都不可能见到他。他的家“鹤迹满径,松影在门”,表明他很少与外界来往,而且松鹤也正象征了他高尚的品格。
巡抚汤公本是吴地的高级地方官,但他不摆官架子。他访问徐俟斋时,“悉屏驺导,止从一小僮,驾扁舟访焉”。这就写出了他对待有品望的徐俟斋的仰慕和尊重。他以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去求见徐俟斋,徐俟斋不见他,他也只是“候之良久”,“叹息而返”。他的叹息是因为徐俟斋不出山做官,感到这是一件遗憾事情的意思。于是,这个封建社会的官僚礼贤下士、为国求才的品格就突出出来了。本文中出场人物与没有出场的人物的关系是互相映衬的关系,每一个人物的品格是靠对方的行止来抬高的。
本文文字幽艳,特别是:“鹤迹满径,松影在门”八个字创造出一个深幽、美丽的意境。作者写鹤,没有写鹤鸣,鹤舞,写松,也没有写松的形状、颜色,只是写出鹤的趾印印满小路,松的影子映在门上。前一句表明这是一个很少有人来走动、远离尘世的地方,后一句则衬托出主人清静的内心世界,环境与人物性格辉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