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嗜书

2023-12-31 可可诗词网-古代微型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彭乘·


        舒王性酷嗜书,虽寝食间,手不释卷,昼或宴居默坐,研究经旨。知常州,对客语,未尝有笑容。一日,大会宾佐,倡优在庭,公忽大笑,人颇怪之。乃共呼优人,厚遗之曰:“汝之技能使太守开颜,其可赏也。”有一人窃疑公笑不由此,因乘间启公曰:“畴日席上,偶思咸恒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
        

〔选自《墨客挥犀》〕

●●
        在宋代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王安石是以坚毅果决的改革家的面目出现的。在正史传记中,他的改革者的风度曾得到了描写。但正史对他平日生活之表现,讲得就不多。一些笔记小说,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此篇小说,就以简单的笔墨,介绍了王安石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趣盎然,令人回味不已。
        作者塑造了王安石这位专心致志于研究学问的人物形象。他在凝神思考问题的时候,丝毫也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仿佛走入无人之境一般。
        原来,王安石(曾封舒国公,所以作者称舒王)“酷嗜书,虽寝食间,手不释卷”,读书简直成了他的第一需要。他常在宴居(亦作“燕居”,闲居之意)时默坐,研讨经书的微言大义。在接待客人时,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脑际之中,仍然萦绕着探讨的问题。一次宴会上,这位从来不笑的知州大人,因对《易》中的咸恒二卦有所领悟,不禁启齿大笑,震惊四座。当时因有“倡优在庭”,与宴之人遂以为引太守笑者乃倡优也,于是欢欢喜喜厚赐倡优。这一场面实在富于戏剧性。王安石在领悟《易》之微旨时,开怀大笑,自得其乐,并不知他这一笑给全体参加宴会之人带来了何等欢乐;众人只道是倡优之演技高超,引起王安石之喜悦,打破了宴会的拘束气氛,因此满心欢喜,殊不知王安石是自乐其乐,得到了一次莫大的精神享受。真所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在皆大欢喜的场面中,作者通过对照的手法,把极富个性的王安石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喜剧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情节的安排。开始作者交代了王安石极爱读书的特点,为他后来的笑作了铺垫。然后作者交代了一个事实,就是王安石在常州待客时,从来不笑。这就给读者留下了疑问,王不爱笑,是因读书太久,对外界麻木不仁,还是生来就如此?抑或是别的什么原因?作者故意不作回答,却又告诉我们,在一次宴会上,他笑了,而且是大笑不已。作者此时仍不急于揭示其笑之因,而用“人颇怪之”进一步发出疑问。接下是众人恍然大悟,厚赏演出者,读者也以为王安石之笑因已然找到。最后,才叫王安石亲自出场,解释其故。在如此简短的文字中,读者却感到处处峰回路转,真可称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当读者看完全文时,这才明白:安石之笑因,本文开头早已暗示过了,于是在会心微笑、叹赏舒王的同时,也佩服作者在情节上的巧妙安排。
        在语言方面,此篇突出之处是特重修饰词之运用。如“酷嗜”、“颇怪”、“窃疑”、“偶思”、“大笑”、“豁悟”、“自喜”、“默坐”等等,把人物的表情、神态、心理活动刻画得颇为细致、生动,更增加了喜剧的气氛。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