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由
·张邦基·
苏子由在政府,子瞻为翰苑。有一故人,与子由兄弟有旧者,来干子由,求差遣,久而未遂。一日来见子瞻,且云:“某有望内翰,以一言为助。”公徐曰:“旧闻有人贫甚,无以为生,乃谋伐冢。遂破一墓,见一人裸而坐曰:‘尔不闻汉世杨王孙乎?裸葬以矫世,无物以济汝也!’复凿一冢,用力弥艰;既入,见一王者曰:‘我汉文帝也,遗制圹中无纳金玉,器皆陶瓦,何以济汝?’复见有二冢相连,乃穿其在左者,久之方透;见一人曰:‘我伯夷也,瘠羸面有饥色,饿于首阳之下,无以应汝之求。’其人叹曰:‘用力之勤无所获,不若更穿西冢,或冀有得也。’瘠羸者谓曰:‘劝汝别谋于他所。汝视我形骸如此,舍弟叔齐岂能为人也。’”故人大笑而去。
〔选自《墨庄漫录》〕
●●这篇小说主旨在赞扬苏轼兄弟为官清正廉洁,不徇私情,不任用私人。作品风格幽默,风趣,谑而不虐,颇给人教育和启发。
艺术技巧上,主要运用虚实结合和隐喻手法。
所谓虚实结合,即对苏辙(子由)采取虚写,而对苏轼(子瞻)采取实写,两种写法很恰当的统一在作品里。
故事开始,先写有一多年交情的朋友来请求苏子由介绍工作。文中所谓“求差遣”即谋个小官职的意思,按苏子由的社会地位和宋哲宗当时的社会风气,给老友安排个工作,似乎也不是难事。何况,朋友既然再三请求,当然也有他不得已处。那么,苏子由对朋友的态度又如何呢?作者并未正面、具体加以说明或描写,而只是从侧面,用“久而未遂”四字,虚写一笔,不说苏子由如何拒绝,而说故人“久而未遂”,这就唤起一种想象的可能,让读者去设想,甲方和乙方过去可能的关系,双方在这事中的心态,以及说服故人是何等的困难等等。同时,这种虚写,也有引发下文的作用,使文章很自然地过渡到故人见子瞻。
苏轼对故人说笑话,才是文章实写处。他通过贫穷盗墓人与墓中人对话,婉转地表达了一种易被友人理解的想法或感受,使友人“大笑而去”。
故事讲述,盗墓人曾先后进入三座坟。在第一座中,他见到汉代富翁杨王孙。据说,杨王孙重病将亡时,遗嘱“裸葬”,自以为是“以返吾真”。他的朋友劝他不应如此,王孙回信说厚葬并无益处,他不想学其他人。这里隐喻苏轼想要保持“本色”的性格,如杨王孙那样以自己的行动来“矫世”,矫正世俗腐败风气,不同流合污,也不徇私情的态度。
在第二座中,盗墓人见到汉文帝。据说文帝临终前也留下命令,墓中不陪葬金、玉。因此其墓中“皆陶瓦”。在这里,苏轼隐喻自己作为朝廷官员,理应遵守法令、制度,为政清廉,不以权谋私。
在第三座中,盗墓人见到殷孤竹君的儿子伯夷。周武王灭殷后,伯夷叔齐不与武王合作,逃到首阳山,由于耻食周粟,终于饿死在那里。宋神宗时,苏轼兄弟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受打击、排斥,甚至累遭贬官。这里以忠义千古的伯夷兄弟自况,说明作为一个坚守自己信念的人,在风云多变的官场,连自己都难以生存,更难保障朋友。
小说最后一句对话,更为生动有趣。盗墓人连续艰难盗开三座坟后毫无所得,但仍不死心,想再挖与伯夷相连的西边那座坟。伯夷对他说:“汝视我形骸如此,舍弟叔齐,岂能为人也。”如果说伯夷是苏轼自况,那叔齐自然隐喻苏辙,个中意味不言自明。
苏轼才气横溢,妙喻连珠,含意蕴藉。他通过讲述看来荒唐的事,不仅表明自己的为人和品行,而且也最终为苏辙作了开脱。其出人意料处,不能不令友人开怀“大笑而去”。
总的说来,小说《苏子由》技法独具特色。虚写实写结合,虚写要言不繁,避免与下文重复;实处,采取隐喻手法,虚构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一个盗墓人在富贵者的坟中竟一无所获。而且最后挖到的又是伯夷坟。尽管他在财产方面一无所得,但在立身处世的伦理道德方面,都获益匪浅。文字进展,节节出人意料,然而又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