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丛祠

2019-05-23 可可诗词网-古代微型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费衮·


        江东村落间有丛祠。其始巫祝附托以兴妖,里民信之,相与营葺,土木寝盛。有恶少年不信。一夕,被酒入庙,肆言诋辱。巫骇愕不知所出,聚谋曰:“吾侪为此祠,劳费不赀,一旦为此子所败,远迩相传,则吾事去矣。”迨夜,共诣少年,以情告曰:“吾之情状,若固知之,傥因成吾事,当以钱十万谢若。”少年喜,问其故,因教之曰:“汝质明,复入庙詈辱如前,凡庙中所有酒肴,举饮啖之。斯须,则伪言受械祈哀之状,庶印吾事。今先赂汝以其半。”少年许诺,受金。翼日,果复来庙廷,袒裼嚣呼,极口丑诋,不可闻。庙傍民大惊,观者踵至。少年视神像前,方祭赛罗列,即举所祀酒悉饮之,以至肴馔无孑遗;旋俯躬如受挚者,叩头谢过。忽黑血自口涌出,七窍皆流,即仆地死。里人益神之,即日喧传。傍郡祈禳者云集,庙貌绘缮极严,巫所得不胜计。越数月,其党以分财不平,诣郡反告:乃巫置毒酒中杀其人。捕治引伏,魁坐死,余分隶诸郡。灵响讫息。
        

〔选自《梁溪漫志》〕

●●
        这是一篇写巫祝利用老百姓的迷信心里,骗取钱财,陷害人命的小说。它生动、有力地揭露了宗教迷信的危害性、残酷性、欺骗性。至今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在艺术手法上,这篇作品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很善于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文章一开始,即情节的开端部分,就写道:“江东村落间,有丛祠。”丛祠,就是荒废破败的神庙,它不在人烟闹市,而是在僻静村落之间,颇带几分神秘、阴冷、萧条的色采和气氛。
        下文,自然就是“巫祝附托以兴妖”,里民“相与营葺,土木寝盛”。寝盛,就是日益兴盛,也就是说神庙越修越好。正当庙里香火越来越旺,神庙日渐完好的时候,忽然,风波陡然掀起。有个无赖少年因为醉酒,平日又不信神,他跑到神庙里放肆地大骂了一通菩萨。由此就形成全文的一个总悬念。读者看到这里自然会想,乡民会对少年怎样?巫祝将怎样处置他?这件事可能引发怎样后果?人们多半是怀着一种渴望解答的心情,去探究下文的。
        在情节的发展部分,作者并不一下子把结果都说明白,而是剥竹笋似的,一层层,一步步的细细道来,这其实也是制造悬念,调动读者的推理、想象能力。
        文章第一层,先写巫神们在一起商量:“吾侪为此祠,劳费不赀,一旦为此子所败,远迩相传,则吾事去矣。”大意是说,我们为建这座庙,花费了不少钱,一旦真情被这个少年败露,我们的事情就完了。按常理说,巫师在一起商量的内容一定很多,但是作者在这里只是写了巫师们的忧惧心情,写了他们害怕可能会有的经济损失。因为,他们把神庙当作“摇钱树”,一旦他们失去了诈骗钱财的神庙,一旦乡民不再信服他们的迷信活动,其后果,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可怕的。从这里,他们萌发了杀人的念头。作者聪明之处,就在于不直接写这群巫师的杀人动机,而是含蓄地写出了可能产生作案动机的诱因。文章第二层,写巫师们以十万钱笼络、收买无赖少年,让他天亮之后再到庙里去,像上次那样破口大骂,把供案上所有酒肴统统吃掉,然后,假装受到冥冥之中鬼神的责罚,哀告求饶,以此来印证这个庙正象巫师所说的,的确有鬼神存在。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巫师作案的手法,但是不只是部分的、表面的手段。从表面上看,巫师仿佛在祈求无赖少年,请他配合宣传鬼神,而且,为此不惜付出重金,作出了巨大让步,可是,巫师这样做,骨子里安的是什么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只是很乖巧地用了一个伏笔:“凡庙中所有酒肴,举饮啖之。”巫师对无赖少年的这一要求,似乎很普通,但却包含着残酷的阴谋。这个阴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在高潮部分,前边的几处悬念都清楚地得到解答。少年在神像前按巫师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去作,当他正对神像叩头谢过时,“忽黑血自口涌出,七窍皆流,即仆地死”。读到此处,人们一切都明白了。这显然是一件有预谋的充满欺骗性的谋杀案。
        小说结尾部分,并不是直线式的急转直下,而是再造一次声势,写巫师如何得计,“里人益神之”“傍郡祈禳者云集”“巫所得不胜计”。就在这热闹非凡之时,忽然之间,“其党以分财不平,诣郡反告”。于是魁首伏法,其余人都得到应有的惩治。从此,“灵响讫息”,香火冷落。结尾部分的一起一伏,也是对悬念的补充性解答。它告诉人们,少年虽死,引出的积极的结果则是让乡里人认识了巫师的真面目,在一定范围里破除了人们盲目的鬼神迷信。文章结尾处,小说的主旨也仿佛从故事题材中浮现出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