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贼
·刘斧·
张乖崖未第时,尝过汤阴县,县令赐束帛万钱,张即时负之于驴,与小童驱而归。或谓曰:“此去遇夜道店,陂泽深奥,人烟疏远,可俟伴偕行。”张曰:“秋冷矣,亲老未授衣,安能少留耶?”但淬一短剑而去。
行三十余里,日已暮,止一孤店,惟一翁洎二子,见张甚喜,密相谓曰:“今夜好个经纪。”张窃闻之,亦心动。因断柳枝若合拱者为一堵,置室中。店翁问曰:“待此何用?”张曰:“明日早行,聊为之备耳。”夜始分,翁命其子呼曰:“鸡已鸣,秀才可行矣。”张不答,即来推户。张先以坐床拒左扉,以手拒右扉,店夫既呼不应,即再三推门,张忽退立,其人闪身踉跄而入,张摘其首,毙之,曳入闼。少时,次子又至,如前复杀之。张持剑往视翁,方燎火爬痒,即断其首。老幼数人,并命于室。呼童牵驴出门,乃纵火焚店,行二十里始晓。后来者曰:“前店人失火。”
〔选自《青琐高议》〕
●●“乖则违众,崖不利物”,北宋张詠因以乖崖二字为号,由此也可想见其为人。张乖崖在宋人笔记中屡有所见,可算是个传奇式的人物。这篇《杀贼》,文中虽未标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但他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那么这个故事当发生在980年以前是毫无疑义的。这是乖崖青年时代的一段经历。
开头点明时间、地点,及帛钱的由来。
“或谓曰:‘此去……,陂(bei,山坡)泽深奥,人烟疏远,可俟(si,等候)伴偕行。’”通过旁人的劝告,写出路途的荒凉和艰险。“张曰:‘秋冷矣,亲老未授衣,安能少留耶?’”为了让双亲早日穿上御寒的衣服,艰难险阻又算得什么?他毫无惧色地做好必要的准备“但淬一短剑”,就起程了。写出张乖崖的孝心和他的胆识。
“行三十余里,日已暮,止一孤店,惟一翁洎(ji,及)二子,见张甚喜,密相谓曰:‘今夜好个经纪。’”旁人的劝告果然应验,刚刚离开汤阴县三十余里,就遇到了“黑店”。店内贼人见张入店,喜动眉梢,说:“今夜好个经纪。”他们没把乖崖放在眼里的狂态,一语道出。
“张窃闻之,亦心动。”张乖崖暗中听到这话,也很震惊。他不动声色地想好对策,“因断柳枝若合拱(gong,可用两手合围那么粗)为一堵,置室中。”先做好准备,这举动引起店主的怀疑,问:“待此何用?”张却淡然说:“明日早行,聊为之备耳。”
“夜始分(夜分,即夜半),翁命其子呼曰:‘鸡已鸣,秀才可行矣。’张不答,即来推户。”刚刚夜半,店主即开始了谋杀行动。先令其子探视乖崖情况,假做叫客人起行,张不答,即来推门。这时乖崖沉着、冷静地应付,“张先以坐床拒(顶住)左扉(fei,门扇),以手拒右扉……,再三推门,张忽退立,其人闪身踉跄而入,张摘其首,毙之,曳入闼(ta,门内)。”张乖崖有勇有谋,轻巧地结果了店主的长子。“少时,次子又至,如前复杀之。”又如法炮制,杀了店主次子。
“张持剑往视翁,方燎火爬痒,即断其首。”又仗剑找到店主,一剑结果了他。张乖崖单身短剑,连刃三贼,其有胆有识,沉着机智的风范,跃然纸上。
“呼童牵驴出门,乃纵火焚店,行二十里始晓。”张乖崖从容杀贼后,立即叫小童牵驴离店,临走时并放火烧了贼店。走出二十里天才破晓,说明在贼店中的战斗,速战速决,干净利落。临行纵火,更是不留痕迹。
“后来者曰:‘前店人失火。’”后来者的话,正是张乖崖希冀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既为民翦除图财害命的盗贼,又可免去三条人命的案子,否则,势必还将遗祸于当地民众。
青年时期的张乖崖,就是这样有胆有识,有韬略。难怪后来成为宋代的一位十分有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