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瀛王
·焦竑·
《五代史补》言:冯瀛王在中书日,有举子李导,投所业为贽。冯见之,戏谓曰:“老夫名道,秀才不可谓不知。然亦名道,于礼可乎?”李抗声对曰:“相公是无寸底道字,小子有寸底道字,何为不可?”公笑曰:“老夫不惟名无寸,诸事亦无寸,吾子可谓知人。”了无怒色。向南都一学使新至,集诸生唱名有与同姓名者,占二语令其属对曰:“蔺相如、司马相如,既相如又何相如?”生应声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学使笑而释之。
[选自《焦氏笔乘》]
●●这是一篇典型的笔记小说。所谓“笔记”,有“随笔记录”的意思。这种小说篇幅短小,内容庞杂,大多记录作者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跟今日所谓小说不尽相同,然亦不乏相通之处。
本篇中便记录了两则因名字雷同而引出的故事。其中有情节、有对话,也有简略而传神的情态描写。虽然没有着意刻画人物,而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却透过言行自然凸现出来,是意味隽永的微型小说。
前一则里的冯瀛王即五代时的冯道。冯道是位历史名人。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是一位官场上的不倒翁。在五代那个纷乱的时代,先后经历唐、晋、汉、周四朝,侍奉过十位君主,还曾出使契丹,受到契丹主的器重。他一生三入中书省,身居相位二十多年。眼看着政权换了一个又一个,皇帝来来去去,如同走马灯,他却稳居相位,自得其乐,自号为“长乐老”。因他死后追封“瀛王”,故这里以“冯瀛王”相称。这里说的,就是跟他有关的一则小故事。
过去的读书人要想作官,除了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还要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拜见有势力、居高位的长官。一旦得到他们的推荐,便可以身价倍增、青云直上。文中这位举子李导,就是怀着这样的心理去见冯道的。
不想冯道倚老卖老、仗势压人,一点不把对方看在眼里。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夫的名字叫‘道’,你不是不知道吧?可你竟也叫这个名字,这可有点不合礼法啊!”原来封建社会讲究避讳,凡皇帝、长官、父母的名字,是不可以随意说出口的,甚至连同音字也不行。譬如唐太宗叫李世民,于是唐人写文章,遇“世”便写作“代”,遇“民”写作“人”。冯道所说的不合于“礼”,就是指这个避讳之礼。
可是这位举子并没被这话吓倒。他理直气壮地高声争辩说:“您那个‘道’是没‘寸’的道字,我这个是有‘寸’的道字,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这里说的有“寸”的道,是指“导”字。“导”的繁体字写作“導”。
看到李导没被唬住,冯道反倒笑起来。他自我解嘲地说:“若夫不但名字没有‘寸’,所干的事也都没有‘寸’,你可谓是了解我啊!”冯道所说的“诸事亦无寸”,可以大致理解为做事没有尺寸、没有原则。这倒也是实话。冯道一生做事圆滑,凡事不置可否;从不坚持任何原则。这大概正是他历经四朝、风雨不动的诀窍吧!
文中描写情态的“戏”、“笑”、“了无怒色”等词语,活画出这个老奸巨猾的老官僚的形貌和心态。用最经济的文字表现出生动丰富的内容,是这则小说的高明之处。
另一则故事跟这一则有共同之处。但它的重点,似乎是在强调属对的巧妙。
学使是上级委派巡视学校的官员;在各级学校中学习的学生统称诸生。学使官大一级,自然要作威作福。他召集诸生点名,见有跟自己姓名雷同的,就语带讥诮地出了一个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既相如又何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大臣,司马相如是西汉时的文学家。学使的上联暗含着这样的意思:我叫这个名字,你也叫这个名字;名字尽管雷同,我是学使,你是学生,咱们的实质又怎么能是一样的呢?
那个同姓名的学生却毫不示弱,他机智地接上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这个下联里也有两个人名:魏无忌是战国时魏的宗室大臣,就是有名的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初功臣,他的妹妹是唐太宗的皇后。这两句的含义跟前一联针锋相对:既然你叫这个名字没关系(无忌有没忌惮,没关系的意思),我叫这个名字又有何妨!
学使本想拿官势和才学压人,不想遭到当面反击,颇觉狼狈,只好一笑作罢。这一笑不尴不尬的,跟冯道那一笑,真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