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钰胜日人于关外

2019-05-23 可可诗词网-古代微型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徐珂·


        寿州孙钰以拳勇名。其村前有石龟,重八百斤,能抱之行百步,人号曰“孙八百”。吴大澄家居吴,以重金聘之,任捍掫。光绪甲午之战,吴在湘抚任,帅师出关,钰愿挈其徒百人从,许之。
        吴师甫出关,未战而溃,钰独率其徒求主将,不期反与日军遇。时日军来者近千人,钰度势不敌,退入林中,与其徒舍骑登木,择树枝之阴翳者踞之。日军以大队围林,而分骑搜索,辄自上枪毙之。日军发枪,皆格于林,不能损也。久之,日军亦不动,钰与其徒谋曰:“日军不来,知林战不利也。不去,岂必待其运炮至耶?炮至,吾侪死矣。”
        钰徐按辔至林侧,猝一跃而入,日兵不及备,仓猝短兵接。日兵用枪上刺刀,钰军则以腰刀奋斫,日军不能当,皆纷纷退。钰度相去稍远,必为火器所困,乃与其徒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拏斗,日枪不得发。其大佐某以柔术鸣,自跃马当钰,钰挥刀一击,人马皆中裂。日暮,手斫杀且百人。会章高元军至,遂得脱。钰失其徒十二人,而杀日人数百,日军为之夺气。然以吴败故,竟不叙功,惟以白衣归耳。
        

〔选自《清稗类钞》〕

●●
        本篇以四百余字记载了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段感人事迹,刻画了来自民间的一位深明大义保卫祖国、智勇双全的民族英雄的形象。
        主人公孙钰本是民间的一位武艺超群、力大无比的勇士,被吴大澄重金聘为“捍掫”(音han zou)担任巡夜工作。甲午战争时,吴大澄正在湖南巡抚任上,“帅师出关”抵御日军的侵略。孙钰自愿率领徒众百人跟随官军同往,得到允许。但是吴大澄所率官军出关以后“不战而溃”,使孙钰处于危险境地。孙钰在寻找主将时,不料与十倍于己的日军遭遇。在紧要关头,孙钰充分表现出大智大勇,带领百名徒众利用森林的有利条件歼灭日军,并扬长避短与敌肉搏,歼敌数百,保存了自己,使日军丧胆。可惜因吴大澄是败将,孙钰不能论功受奖,只能以百姓的身份回家。作者对英雄的赞扬与惋惜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
        为了刻画英雄的形象,把笔墨主要用来描写这场遭遇战中主人公的言行,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从记叙战斗的开始,作者就着力表现主人公的机智。由于日军“来者近千人”,孙钰“度”(考虑)敌众我寡,无法抵挡,就退入森林,“与其徒舍骑登木,择树枝之阴翳者踞之”,首先抢占有利的位置,便于保存自己。这时日军以大队“围林”,而分出小股骑兵进行搜索。孙钰就居高临下用枪歼灭日军。而日军从下向上开枪射击,却打不到他们。相持时间一长,日军按兵不动了。孙钰发觉日军不进攻,是要去运炮,所以“与其徒谋”,撤离树林。一句语言描写,刻画出孙钰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智谋。结果这一计谋奏效,当孙钰他们骑马到“林侧”时,突然跃入敌阵,出其不意,造成短兵相接的有利形势,以腰兵砍杀日军。日军抵挡不住,纷纷退却。这时作者又写孙钰的“度”,他考虑敌军渐远,一定要用枪射击,于己不利,于是“乃与其徒力挠之”,尽力阻止敌军远离,再次造成“彼此错杂”的形势,使日军的枪仍不能发射。孙钰的大智大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接着,作者在写混战的时候,又专用一笔写孙钰刀劈日军大佐的情节,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
        这位日军大佐自恃柔术高强,跃马上前和孙钰搏斗,不料被孙钰挥刀一击,连人带马给劈成两半。仅仅二十三字,文笔简洁,意味深长。敌大佐的高强不堪一击,恰恰反衬出孙钰的武艺高强和力大无比。主人公英武的形象生动感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斗的结局交代得也很简练。正好章高元军来到,孙钰得以解围,孙钰只损失了十二人,却歼敌数百,“日军为之夺气”。这场遭遇战的辉煌战果,正是孙钰的大智大勇换来的。
        读了这篇笔记小说,我们不能不感谢作者为我们记下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英雄的光荣事迹,也不能不赞叹作者为塑造这一英雄形象所运用的巧妙的艺术手法。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