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奉之战

2019-05-22 可可诗词网-中华民国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阎锡山易帜后,仍与奉系张作霖信使往来,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
        6月14日,张作霖致电阎锡山,劝其表明态度,提出以奉、晋、宁三方出兵讨赤为妥协先决条件。接着,又派参谋处长于国翰到太原,劝阎与奉系合作。阎均婉言谢绝,声称他是坚决反共的,表示改易青天白日旗,不一定要与张作霖决裂。张作霖见劝说不成,又以安国军政府的副元帅职相诱。阎不为所动,反过来劝张作霖取消安国军,“与蒋介石携手,以三民主义为合作之标帜,共同反共”,抑制冯玉祥、唐生智势力的北进[1]
        8月中旬,孙传芳反攻徐州获胜。张作霖见形势有利,决定放弃与蒋介石、阎锡山言和的打算。同月21日,奉鲁军将领联名通电,威胁阎锡山卸下国民党旗帜,让出京汉线,以便奉军南下对冯玉祥作战。25日,张宗昌派李凤山到山西商谈,表示奉方可以承认晋方易帜,希望晋方撤防石家庄,允许奉鲁军自德州、保定等地通过,进攻河南的冯玉祥军。阎锡山表示让防一事可以办到,下令自石家庄撤防。同时,阎又向南京政府和冯玉祥求援。8月底,宁方龙潭大捷,冯玉祥也表示愿意配合阎锡山的行动。阎见加入国民党一方对自己有利,奉军对晋军又疏于防备,遂准备在10月间对奉军发起突然袭击,一举占领京津地区,约冯玉祥届时一起发动。
        9月27日,张作霖派参议于珍为检阅使到丰镇检阅军队。晋军第一军军长商震疑为奉军向晋北进攻,即拆毁京绥线柴沟堡附近一段铁路,切断京绥线,扣押于珍,收缴大同以西奉军的枪械。29日,阎锡山致电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誓师讨奉。电文指责张作霖“不谋与民合作,只求一己尊荣,且日肆以武力压迫国人”,“兹不得已,随诸同志之后,誓师讨伐”[2]。晋军随即兵分两路,右路由阎锡山亲自指挥,左路由商震指挥,分别由京汉、京绥路进攻。
        奉军因事起仓猝,准备谋和。9月30日,张学良致电阎锡山,要求释放于珍,停止军事行动,将晋军撤回原地,修复拆毁路轨。阎承认两军冲突起于商震误解,但不肯接受奉方的全部要求。
        阎奉之战发生后,张作霖急电张学良、张作相、杨宇霆、韩麟春、张宗昌等到京商议,决定讨伐阎锡山,10月2日,张作霖发表通电,指责阎锡山“被人利诱,甘为戎首”,一切均由阎一人负责。张保证:“但期歼厥渠魁,决不穷兵黩武。”[3]奉方将领连续通宵会议后决定:一、津浦线由第一方面军扼要防守,暂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宗旨;二、第二、第七两个方面军依照原定步骤,努力向开封、郑州发展,以断冯、阎之联络;三、京汉线由张学良、韩麟春担任指挥,先取守势;四、京绥线由张作相、汤玉麟担任正副指挥,亦先取守势。4日,张作霖正式下讨伐令。随后,张作相赴京绥,张宗昌返济南,张学良、韩麟春赴保定,分别指挥战斗。张作霖并命吴俊陞为东三省边防总司令兼黑龙江督办,驻守奉天,代行东三省保安总司令职权。奉军全部入关,参加对阎战斗。
        战争初起,奉军因事出意外,兵力一时难以集中,慌忙全线收缩。至10月6日的一周内,晋军左路连克丰镇、柴沟堡、张家口,并以一部绕北京以北,出击古北口,威胁奉军后方京榆路;右路克正定、石家庄,包围保定。阎锡山本人也赶到正定以北,督促右路军迅速攻下保定,争取尽早会师北京。为了配合阎锡山的进攻,冯玉祥于10月初将其主力分为三路,开始进攻徐州、济宁、大名地区的奉系直鲁军。南京政府也于10月4日正式下令讨伐奉系。
        对于阎锡山的突袭,奉系极为恼怒。10月2日,张作霖发表讨阎通电,并于同日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南北两路同晋军作战,以张作相为北路总司令,汤玉麟副之;以韩麟春为南路总司令,张学良副之。同时,又急调吉林、黑龙江两省军队入关,使其在京汉、京绥两线兵力达到17万人。奉军依仗其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经集结整顿,便于10月7日开始反攻。晋军见突袭已不能奏效,南京政府和冯玉祥又都不发兵北上,便采取保全兵力的办法,迅速收缩。奉军随后追击,至10月17日为止,奉军夺回了正定、石家庄、宣化、张家口、柴沟堡等地。晋军基本上退至发起突袭前的原有阵地。
        奉军当时进攻的重点是冯玉祥军,加上山西易守难攻,因此,决定适可而止。10月18日,张作霖下令称:“阎锡山首难殃民,罪有攸归。倘有悔祸之诚,本大元帅亦不愿过为已甚。”[4]奉军随即停止攻击,和晋军形成对峙。
        自10月中旬以后,涿州攻守战成为晋奉两军作战的焦点。涿州地处北京、保定之间,控制京汉铁路,是一处军事重镇。阎锡山进攻石家庄的同时,将傅作义第四师8000人改为挺进军,命其经由人烟稀少的河北蔚县以东山区,星夜兼程,限期占领涿州,10月11日,傅部前锋便衣队抵达涿州城南。当时,正值驻防涿州的奉军换防,守备不严,傅部混入城内,突袭奉军。后续部队旋即开到。12日,晋军占领涿州。14日,傅作义率全师入据城内,依托高厚坚固的城墙,布置坚守。晋军袭占涿州,切断奉军南北交通,威胁其后方安全。因而,奉军势在必争。
        自10月15日起,奉军集中兵力三万余人,在第八军军长万福麟指挥下,连续两天,向涿州城垣发起猛烈冲击,均无成绩。自10月19日起,张学良亲自指挥奉军第八军、卫队旅和邹作华炮兵团,对涿州发起五次总攻。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奉军集团冲锋,晋军依托城墙,以步、机枪和手榴弹还击。奉军用铁斗车装炸药炸城墙,架云梯强行爬城,用坦克冲锋,在地下潜挖地道,在空中用飞机掷弹。这种攻城方法,当时被称为“上中下三层战争同时并进”,“实为旷古所未有”[5]。傅作义指挥晋军,沉着应战,采取许多反措施,保住了城墙,并击毁奉军参战六辆坦克中的三辆。晋军还在城中加修防御工事,防火防炮,自制地雷、炸药,加固守备,至10月30日,奉军不得不暂停地面进攻。
        张作霖见涿州屡攻不克,严厉谴责万福麟等,并决定使用毒气。11月28日,奉军向涿州城内发射毒气弹五百余发,然后以步兵攻城。但奉军所用毒气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剩余物资,效力不大,晋军又采取了防毒措施,因而未造成多大伤害。奉军攻城再次被打退。同时,奉军在城外挖掘的地道也被晋军发现,不得不自行炸毁。至12月初,奉军停止攻城,转入长期围困。
        傅作义率部坚守涿州极大地牵制了奉军,涿州守城战在战术、技术上的许多创新也引起关注。12月6日,南京政府致电傅作义嘉勉,电称:“该师长力撑大局,固守斯城”,“敌不得逞,民有所归,弥著功勋,实深喜慰。”[6]然而,南京政府和阎锡山都无法给予傅作义以实际支援。
        奉军的长期围困,使晋军和城内居民的处境日益恶化。奉军围攻涿州三个月,向城内发射炮弹7万发。“全城民房十之八九皆成灰烬”[7]。12月初,全城粮食基本耗尽。晋军和维持会将酒厂酿酒的红高粱取出,按城内6万居民人数分配;后来,又将酒糟分配给居民,每人一日只许领半斤。12月14日,妇孺数百人环跪于晋军第四师司令部外,乞求尽快结束战局。守城士兵由于缺粮,许多人也已浮肿,纷纷要求罢战。此时,北京派出的红十字会、山西同乡会的代表及傅作义的故旧也到涿州调处。傅作义见外援无望,涿州又已失去战略作用,遂于12月30通电求和,宣布将所部挺进军改为国防军,“不再参加内乱”[8]。同日,奉军攻城主帅万福麟宣布停止攻城。1928年1月2日,张作霖派郭瀛洲为专使,进入涿州谈判。傅作义坚持军队出城,至多接受点验一次。奉方主张改编时解除武装,改编后再给械移防。由于互不妥协,双方未能达成协议。6日,傅作义只身出城,与万福麟相见,随即同赴保定见张学良,商定议和条款。1月13日,守城晋军全部撤离涿州。根据条款,出城晋军被编为第三十六师,规定该部作为国防军,永不参加内战。随后,张作霖将该部调往中苏边境满洲里一带,不久被遣散。傅作义被留置在保定。1928年4月,秘密逃往天津。
        涿州之战,傅作义以不足8000之兵固守涿州孤城三个月,被称为战争史上的奇迹。傅作义也因此而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