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2023-06-14 可可诗词网-中华民国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从十九世纪末叶起,世界资本主义开始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这时垄断已经代替了自由竞争,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取得了统治地位。原来作为中介人的银行资本已经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垄断的银行资本与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为一,形成了金融资本。国内市场和投资场所也已经被垄断完了,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过剩”的资本。资本输出有了特殊意义。殖民地有了新作用(作为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来源地)。正如列宁所说的:“在殖民政策的无数‘旧的’动机以外,金融资本又增加了争夺原料来源,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即进行有利的交易、取得租让、取得垄断利润等等的范围)以及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等等的动机。”[1]但是,世界殖民地早已被瓜分完了,因此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更加剧烈。
        十九世纪末叶,世界上只有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少数国家,还没有被帝国主义独占或瓜分。特别是中国,幅员广阔,物产丰富,而在政治、经济上又极其落后,因此,就特别为帝国主义所垂涎。鸦片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在中国沿海攫得种种特权外,还逐渐把它们的势力伸到中国的内地和边疆。如1871年俄国占领伊犁(1881年由清政府出价九百万卢布赎回);英国把长江流域各省作为它的势力范围,1876年又强迫中国签订《烟台条约》,取得了派员驻云南、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的权利。但各帝国主义国家并不以此为满足,它们还准备进一步侵略中国,以便获得更多的权益。
        在当时的帝国主义国家中,除英、德、法、俄以外,日本和美国是两个后起的国家。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在日本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时候,正值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资本主义是与残余的封建经济以及天皇制这样的国家机构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它一开始走上近代国际舞台,就带有强烈的军事侵略性,而其侵略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在明治时代,日本就规定了征服中国和全世界的“大陆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征服台湾,然后征服朝鲜,征服满蒙,征服全中国,征服世界。按照这个计划,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出兵进犯我国的台湾,虽然没有达到侵占的目的,但不久却吞并了琉球。接着,它又在美国的支持下,入侵朝鲜,以便夺取这个通向“满洲的桥梁”,然后侵入我国的东北。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晚,但十九世纪后期发展很快,工业产值在八十年代已经超过了英国。美国并且先英国而走上垄断阶段。但是美国对殖民地的掠夺,特别是对远东殖民地的掠夺,却落后了一步。所以它急起直追,向远东和中国伸展势力,也想获得一个新的市场。
        沙俄企图把满洲放在自己势力控制之下,并且也想插足朝鲜,在朝鲜占领一个港湾,作为向太平洋的出口。英国要阻止沙俄南下。这样,远东的国际矛盾,就集中到朝鲜半岛上了。为了共同对付沙俄,英美的利益是一致的。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还相当落后,一时还不足以威胁英美的势力。于是,英美决定利用日本来排除俄国的势力,而日本也乐得利用英美的支持来实现它的侵略政策。在这样一种国际形势下,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开始,8月1日正式宣战,到1895年3月结束,中国以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于同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一、清政府承认“朝鲜国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朝鲜原为中国藩属,这一条实际上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三、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四、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船得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搭客载货。(根据《马关条约》,第二年又订立《通商行船条约》,承认日本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五、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日本在中国制造货物,与进口货物一样,免征一切杂捐,并享受在内地设栈寄存的优待。
        《马关条约》是继《江宁条约》以来又一个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殖民地化的程度从此更加深了。
        《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台湾等大片领土给日本,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偿付大量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过去战败赔款最多不超过二千万两,这次赔款数竟高达二亿两之多。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超过七八千万两,这次赔款数目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的数字。这样就迫使清政府因财政困难而不得不举借外债,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则通过贷款进一步对清政府实行控制。《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制造,并给予种种特权,这样,帝国主义就可以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中国来,使中国不仅成为帝国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而且也成为它们的投资场所,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另外,《马关条约》的订立,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对中国进行投资和划分“势力范围”,于是,《马关条约》订立后,投资竞争和割地狂潮接踵而来。沙俄对中国东北素有野心,《马关条约》签字的当天,沙俄得知割辽东半岛给日本后,立即正式邀请法、德两国,共同对日进行干涉。法国是俄国的盟国。德国也想在远东伸展势力,攫得一个军港。因此三国在干涉日本占据辽东半岛的立场上一致。
        日本对三国的干涉,不甘接受,极力开展外交活动,企图争取英、美支持,以牵制三国。但英、美支持不力,日本被迫妥协。
        4月30日,日本通知三国,表示愿意“放弃永远占有辽东半岛”,惟须“作偿金之担保”。三国议定,清政府交付“偿金”三千万两后,三个月内日军全部撤出辽东半岛。11月8日,中日两国签订《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条约》,规定:清政府在11月16日前交付日本三千万两白银,作为退还辽东半岛的“报酬”;款项交清后三个月,日军全部撤出辽东半岛。“还辽”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中日甲午战争和三国干涉还辽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展开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妄图瓜分中国。
        沙俄首先以干涉还辽有功,向中国索取报酬。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偿付巨额赔款,急需举借外债。而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向中国贷款。经过相互斗争,沙俄联合法国,合借银一亿两,年息四厘,以海关收入作担保。1896年,沙俄和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规定在必要时俄国军队可以开往中国任何港口;并允许它在东北修筑东清铁路。沙俄取得修筑东清铁路特权后,又把势力伸进辽东半岛,企图夺取旅顺和大连。1897年11月,沙俄乘德国强占胶州湾之机,占领旅顺和大连。沙俄对清政府进行欺骗说:“俄国并无夺取中国领土之意,占领旅大,系为保护中国免受德国之侵略。德国军队撤退后,俄国亦立即撤退。”[2]1898年初,清政府被迫接受德国租借胶州湾等要求后,沙俄则提出租借旅顺、大连湾以及自东清铁路筑一支线“通至黄海”[3]等无理要求。沙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除采取威胁恫吓手段外,还使用巨款贿赂李鸿章等。结果李鸿章、张荫桓代表清政府与俄国驻华代办巴甫洛夫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接着,莫拉维诺夫和许景澄又续订《旅大租地续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将旅顺租给俄国为军港,大连为商港,租借期二十五年。允许东清铁路修一支线通到大连。此外,沙俄还向清政府提出,俄国在满洲和蒙古有铁路和工业的独占权。这样,整个满洲和蒙古就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
        法国也以干涉还辽有功,向清政府索取报酬。1895年法国逼迫清政府订立《中法续议商务条款》和《中法续议界务条款》,要求划云南、广东、广西为势力范围。并规定这三省开矿时必须先向法国商人或矿师商办。云南、广西开放通商、减税。法国还不满足,又提出要求:一、中国政府声明海南岛不割与别国;二、延长龙州铁路,开采两广和云南的矿山,修筑滇越间通商铁路;三、租借广州湾九十九年,等等。清政府完全应允。
        德国也于1895年要求设立天津、汉口两处租界,作为“还辽”的报酬,当时未得结果。1897年,便借口山东曹州两个德国传教士被杀事件,派海军强占胶州湾。在德国的武力压迫下,清政府和德国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德国强占胶州湾为租借地,租期九十九年;并取得在山东修筑铁路的权利,沿铁路三十里内的矿藏允许任便开采。这样,整个山东省便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与俄、法、德掠夺中国同时,英、日等帝国主义也纷纷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如:1897年英国强占山东的威海卫为租界地。日本从1896年到1898年,陆续在杭州、苏州、重庆、沙市、天津、上海、汉口等地设立了租界。1898年4月,日本政府又以福建省接近台湾,要求清政府总理衙门应允不将福建省割让或租借给其他国家,总理衙门表示接受。于是,福建省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为了划分势力范围,各国除胁迫清政府外,它们之间的争夺,经妥协后达成各种协定。1896年订立英法协定,规定云南、四川两省一切权利由英,法两国共同享受;1898年订立英德协定,规定天津到山东省南部的铁路由德国修建,而山东省南部到镇江的铁路,由英国修建;1899年又订立英俄协定,规定长江流域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而长城以北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这种分割势力范围的行动,实际上是在瓜分中国。正如列宁所说:“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不过它在开始时不是公开瓜分的,而是像贼那样偷偷摸摸进行的。它们盗窃中国,就像盗窃死人的财物一样。”[4]
        1900年,在华北广大土地上,中国人民自发地掀起了一次反帝国主义的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次运动,虽然被清政府所利用和出卖,最后被帝国主义联军(所谓“八国联军”)镇压下去了。但是,它给予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打击是沉重的,以致使八国联军头子瓦德西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5]
        帝国主义既然无法直接瓜分中国,只好继续扶植以西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作为奴役中国和扩大侵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