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委员会的建立
国民政府除设立全国经济委员会外,还设立了资源委员会。
资源委员会系国民政府为调查控制全国国防资源及基本工业建设事业的管理机构,其前身是蒋介石自任委员长的国防设计委员会。
1932年3月蒋介石就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后,4月17日,邀请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张静江、黄郛到南京,详细讨论国家的分期建设计划。蒋介石特别和黄郛两次单独商谈未来的国防计划,希望黄郛共同彻底研究。黄郛想出组织国防委员会的主意。他把这个主意告诉了他的连襟钱昌照,钱即向蒋介石上条陈,并得到采纳[1]。11月1日,参谋本部创设的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南京成立,是一个调查统计设计机构,对外并不公开。它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参谋本部参谋长蒋介石任委员长,秘书长翁文灏、副秘书长钱昌照负实际责任。其成员来自军政、财经、工商、文教各界中的知名人士,主要任务是发展国家资本,达成中国工业化。它的首要目标在调查和研究国防经济,以为建设基本工业和筹划经济动员的准备。根据《国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研究的范围分为军事、国防、文化、经济及财政、原料及制造、运输及交通、人口土地及食粮、专门人才等八部分。因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只注意国防经济方面的调查统计工作,其中做得最多的是原料和制造(即矿产、工业)、交通、粮食、经济财政、专门人才等五项。人口与土地的调查,因范围太广泛,只试办了一些地方。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研究与调查工作,为资源委员会后来成为南京政府主要工业机关,在资料和人员方面进行了初步准备。
1935年4月,南京政府军事机构进行大改组,国防设计委员会由参谋本部改隶军事委员会,更名为资源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成立以后,仍由蒋介石自兼委员长,翁文灏、钱昌照分任正副秘书长。根据《资源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的职掌,计有人的资源及物的资源的调查统计研究事项,资源的计划和建设事项,资源动员的计划事项,其他有关资源的事项等。由于职掌变更,工作也有所调整,原来的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三部分工作均告结束,其余国防经济之调查、统计、研究工作则仍继续,以便服务于直接建设及资源动员计划。资源委员会的工作重心是重工业建设,过去虽有调查设计,而苦于经费无着未能建设。直到1936年度预算中,南京政府始指定1000万元供建设重工业之用。同时,资源委员会呈准军事委员会统制钨、锑两矿出口贸易,所得盈利充作建设费用,而一部分设计乃得见诸实行。
抗战前,资源委员会主要是经办钨锑的对外贸易和建立重工业机构。
1.钨锑对外贸易。钨锑两种矿产是军用合金的重要资源,并为中国特产。1930年—1933年,中国钨、锑产量分别占世界钨、锑产量的41.4%、70%强[2]。德国在希特勒执政后扩军备战,急需储备钨锑。1935年,德国派特使克兰(Klien)访蒋介石,随后由孔祥熙与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Schaht)签订了经济合作合同,两国实行易货贸易。蒋介石将此事交资源委员会办理,1936年2月资源委员会与德国经济部签订1亿金马克的周转信贷合同。资源委员会从这笔信贷中获得不足十分之一(981.944万马克)的款项用以建设工业,其余都用于购买军火和兵工厂器材。借款以中国桐油、猪鬃和钨锑偿还。桐油、猪鬃由中央信托局收购和出口,钨锑由资源委员会办理。
中国钨矿主要在江西,次为广东、湖南,锑矿集中在湖南,均手工开采,由商人联合经营,办理不好,有的省份各自为政,不能统一。资源委员会接手后,采取和地方政府分利的办法,从钨锑买卖上获得的好处,由地方政府和资源委员会各半分配,用人行政,地方不过问。1936年1月1日,资源委员会在湖南长沙成立锑业管理处,2月28日又在江西南昌成立钨业管理处,吉安建立钨铁厂,把当地钨砂炼成钨铁,并在上海、汉口设国外贸易事务所垄断出口。德方则于上海设立合步楼公司(Haplo Co.)办理易货。1936年至1937年,资源委员会出口钨16697吨,内易货5183吨;出口锑8583吨,内易货1247吨。从此,钨锑对外贸易地位增强,国际上对于钨锑越来越需要,出口数量和价格也大有增长,资源委员会颇获盈利。
2.重工业建设。1935年,资源委员会制定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以供国防需要和经济自给为目标,分为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气五个部门,经费预算计2.7亿元。1936年夏,国民政府指拨1000万元,开始建厂工作。一、冶金工业:有中央钢铁厂、茶陵铁矿、灵乡铁矿、江西钨铁厂、彭县铜矿、阳新大冶铜矿;二、燃料工业:有高坑煤矿、天河煤矿、万县煤矿、四川油矿、植物油提炼轻油厂、煤气车推行处;三、机器工业:有机器制造厂;四、电气工业:有电工器材厂、无线电机制造厂、电瓷制造厂及四川水力发电厂,以上共计筹建十七单位。
1937年,南京政府又拨经费2000万元,建设计划大体继续上年,事业稍有调整,如冶金工业增设湖南铅锌矿,化学工业增建氮气厂。事实上,资源委员会于1936年、1937年两年陆续设立二十五个企事业单位,其中六个是与省政府或其他部门合办,矿业多是在接办或收买民矿基础上扩建的。当时考虑到与国防有关,这些厂矿均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青海等内地各省。
资源委员会重工业建设正在进行,抗日战争爆发,它的各项事业受到影响,已设立的二十五个企事业单位中有九个结束或停办,五个迁往内地。它们大都于1938年以后才形成生产力。
上述实业部、全国经济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是南京政府于30年代初建立的经济行政机构。在此之前南京政府还于1928年在南京成立建设委员会,以张静江为主席(后改称委员长),直隶南京政府以经营国有事业及计划建设方案,并指导一切建设实施之责。这些经济行政组织,虽说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模式,各成系统,但机构重叠,各自为政,如全国经济委员会、建设委员会与实业部的工作很难明确划分;农业方面,除实业部有农业司外,全国经济委员会下有农业处,建设委员会下有振兴农业设计委员会,而且教育部还设有农业推广委员会。政出多门之弊随处可见,不利于全国经济建设的协调与发展。
资源委员会系国民政府为调查控制全国国防资源及基本工业建设事业的管理机构,其前身是蒋介石自任委员长的国防设计委员会。
1932年3月蒋介石就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后,4月17日,邀请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张静江、黄郛到南京,详细讨论国家的分期建设计划。蒋介石特别和黄郛两次单独商谈未来的国防计划,希望黄郛共同彻底研究。黄郛想出组织国防委员会的主意。他把这个主意告诉了他的连襟钱昌照,钱即向蒋介石上条陈,并得到采纳[1]。11月1日,参谋本部创设的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南京成立,是一个调查统计设计机构,对外并不公开。它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参谋本部参谋长蒋介石任委员长,秘书长翁文灏、副秘书长钱昌照负实际责任。其成员来自军政、财经、工商、文教各界中的知名人士,主要任务是发展国家资本,达成中国工业化。它的首要目标在调查和研究国防经济,以为建设基本工业和筹划经济动员的准备。根据《国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研究的范围分为军事、国防、文化、经济及财政、原料及制造、运输及交通、人口土地及食粮、专门人才等八部分。因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只注意国防经济方面的调查统计工作,其中做得最多的是原料和制造(即矿产、工业)、交通、粮食、经济财政、专门人才等五项。人口与土地的调查,因范围太广泛,只试办了一些地方。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研究与调查工作,为资源委员会后来成为南京政府主要工业机关,在资料和人员方面进行了初步准备。
1935年4月,南京政府军事机构进行大改组,国防设计委员会由参谋本部改隶军事委员会,更名为资源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成立以后,仍由蒋介石自兼委员长,翁文灏、钱昌照分任正副秘书长。根据《资源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的职掌,计有人的资源及物的资源的调查统计研究事项,资源的计划和建设事项,资源动员的计划事项,其他有关资源的事项等。由于职掌变更,工作也有所调整,原来的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三部分工作均告结束,其余国防经济之调查、统计、研究工作则仍继续,以便服务于直接建设及资源动员计划。资源委员会的工作重心是重工业建设,过去虽有调查设计,而苦于经费无着未能建设。直到1936年度预算中,南京政府始指定1000万元供建设重工业之用。同时,资源委员会呈准军事委员会统制钨、锑两矿出口贸易,所得盈利充作建设费用,而一部分设计乃得见诸实行。
抗战前,资源委员会主要是经办钨锑的对外贸易和建立重工业机构。
1.钨锑对外贸易。钨锑两种矿产是军用合金的重要资源,并为中国特产。1930年—1933年,中国钨、锑产量分别占世界钨、锑产量的41.4%、70%强[2]。德国在希特勒执政后扩军备战,急需储备钨锑。1935年,德国派特使克兰(Klien)访蒋介石,随后由孔祥熙与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Schaht)签订了经济合作合同,两国实行易货贸易。蒋介石将此事交资源委员会办理,1936年2月资源委员会与德国经济部签订1亿金马克的周转信贷合同。资源委员会从这笔信贷中获得不足十分之一(981.944万马克)的款项用以建设工业,其余都用于购买军火和兵工厂器材。借款以中国桐油、猪鬃和钨锑偿还。桐油、猪鬃由中央信托局收购和出口,钨锑由资源委员会办理。
中国钨矿主要在江西,次为广东、湖南,锑矿集中在湖南,均手工开采,由商人联合经营,办理不好,有的省份各自为政,不能统一。资源委员会接手后,采取和地方政府分利的办法,从钨锑买卖上获得的好处,由地方政府和资源委员会各半分配,用人行政,地方不过问。1936年1月1日,资源委员会在湖南长沙成立锑业管理处,2月28日又在江西南昌成立钨业管理处,吉安建立钨铁厂,把当地钨砂炼成钨铁,并在上海、汉口设国外贸易事务所垄断出口。德方则于上海设立合步楼公司(Haplo Co.)办理易货。1936年至1937年,资源委员会出口钨16697吨,内易货5183吨;出口锑8583吨,内易货1247吨。从此,钨锑对外贸易地位增强,国际上对于钨锑越来越需要,出口数量和价格也大有增长,资源委员会颇获盈利。
2.重工业建设。1935年,资源委员会制定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以供国防需要和经济自给为目标,分为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气五个部门,经费预算计2.7亿元。1936年夏,国民政府指拨1000万元,开始建厂工作。一、冶金工业:有中央钢铁厂、茶陵铁矿、灵乡铁矿、江西钨铁厂、彭县铜矿、阳新大冶铜矿;二、燃料工业:有高坑煤矿、天河煤矿、万县煤矿、四川油矿、植物油提炼轻油厂、煤气车推行处;三、机器工业:有机器制造厂;四、电气工业:有电工器材厂、无线电机制造厂、电瓷制造厂及四川水力发电厂,以上共计筹建十七单位。
1937年,南京政府又拨经费2000万元,建设计划大体继续上年,事业稍有调整,如冶金工业增设湖南铅锌矿,化学工业增建氮气厂。事实上,资源委员会于1936年、1937年两年陆续设立二十五个企事业单位,其中六个是与省政府或其他部门合办,矿业多是在接办或收买民矿基础上扩建的。当时考虑到与国防有关,这些厂矿均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青海等内地各省。
资源委员会重工业建设正在进行,抗日战争爆发,它的各项事业受到影响,已设立的二十五个企事业单位中有九个结束或停办,五个迁往内地。它们大都于1938年以后才形成生产力。
上述实业部、全国经济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是南京政府于30年代初建立的经济行政机构。在此之前南京政府还于1928年在南京成立建设委员会,以张静江为主席(后改称委员长),直隶南京政府以经营国有事业及计划建设方案,并指导一切建设实施之责。这些经济行政组织,虽说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模式,各成系统,但机构重叠,各自为政,如全国经济委员会、建设委员会与实业部的工作很难明确划分;农业方面,除实业部有农业司外,全国经济委员会下有农业处,建设委员会下有振兴农业设计委员会,而且教育部还设有农业推广委员会。政出多门之弊随处可见,不利于全国经济建设的协调与发展。
今日更新
-
蒋介石退据台湾
[2019-05-22]
-
解放军向西南进军
[2019-05-2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开国大典
[2019-05-22]
-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
[2019-05-22]
-
中共的反美斗争
[2019-05-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