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兵团的覆灭

2019-05-22 可可诗词网-中华民国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锦州战役期间,国民党将领对蒋介石的战役部署毫无信心,消极应付,各图自保。蒋介石作为统帅指挥作战的权威地位,早已为历次作战的失败所动摇,在历次战斗中,他无法协调国民党军,统帅部和前线将领、前线将领和前线将领之间的矛盾,步调凌乱,造成损兵折将。辽沈战役期间,蒋介石不顾士气低落的严重事实,以死中求活的精神,进行战役部署,结果,更加激化了和前敌将领的矛盾,致使部队进退失据,步调更加凌乱。
        10月15日上午,锦州已经情况不明。蒋介石召集国防部长、参谋总长及第三厅厅长等研究葫芦岛及沈阳作战。据《郭汝瑰日记》:“余告以双方均应不迟疑的向锦州放胆攻击,总统意葫芦岛方面可改取守势,余力陈不可,何部长、刘次长均支持余之主张,结果决定三天内决不令葫芦岛方面停止攻击。”[1]但事实上当天锦州失守,这一方案前敌将领再也不可能实施。是日14时,蒋介石第二次飞沈阳亲自部署指挥,同时,他派了一架飞机到徐州,把正在部署徐州军事的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接到沈阳。这一步,又影响了以后徐州一带的军事行动。当时,蒋介石的意图,即使锦州失陷,东西两兵团援军仍应照原定计划继续前进收复锦州,否则东北主力部队将无法撤回关内。[2]但卫立煌仍坚决反对辽西兵团继续西进。16日上午,蒋介石分别召见各将领,并令杜聿明到新立屯同廖耀湘一起视察后向他陈述作战意见。蒋介石随后飞离沈阳,在锦西机场停留,召集各将领训话,怒斥阙汉骞连一个塔山都攻不下,改任陈铁为葫芦岛指挥官,即飞往北平。这时,锦州失守情况已经明了,陈铁只是让部队在原地待命。
        杜聿明奉命于16日乘火车到达新民廖耀湘的指挥所,即同廖一起到新立屯视察。廖认为蒋介石要与东北解放军求一决战的决心本来就行不通,现在更行不通,所以,不愿意继续向锦州进兵,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先救出辽西兵团主力。杜主张出敌不意,迅速出北票,绕过义县、锦州以西地区向葫芦岛撤退,葫芦岛主力北上接应会师。但廖认为长途侧敌行军太危险。另一方案是退回沈阳,但这是一个慢性自杀的方案,廖也不愿意。廖最后提出由新立屯兵团主力现在地区经黑山、大虎山以东和以南向大洼、营口撤退的方案[3]。当日晚,杜和廖一起回到沈阳。17日,廖耀湘即向卫立煌报告他的作战意见。卫本主张退沈阳,最后也同意先力图出营口,万不得已时退沈阳。但卫不敢独断专行,必须取得蒋的同意。廖耀湘当日回到前线,即部署攻击黑山,等待命令立即实施。
        辽西兵团孤悬在新开河以西,面临东北野战军回师攻击的危险局面,时间对他们十分不利,必须立即行动。但将帅间意见分歧,决策迟缓。18日,蒋介石得到长春曾泽生部起义的消息,十分焦虑,再飞沈阳,召集卫立煌、杜聿明等商讨作战方略。蒋介石根据空军报告,解放军正向北票、阜新撤退,以为解放军不会守锦州,企图侥幸撤出沈阳主力,强要卫立煌将第五十二军、第六军全部调归廖耀湘指挥,继续向锦州攻击前进,协同葫芦岛、锦西间已集中的部队,一举收复锦州。卫与蒋分歧严重,一再受蒋的责备,不再多言。当日决策未定蒋即飞回北平。
        20日,蒋介石召卫立煌、杜聿明到北平,商讨作战方案。卫、杜都主张辽西兵团向新民撤退,集中兵力守沈阳,而蒋则坚持要收复锦州。经杜聿明的再三陈说,蒋介石才改变了直取锦州的计划,口头指示卫、杜:“现在要杜聿明任卫的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驻在葫芦岛,先同卫一道回沈阳给廖耀湘、刘玉章下命令。要廖耀湘以营口为后方,以全力攻锦州;要刘玉章先占领营口掩护后方;同时葫芦岛、锦西部队亦向锦州攻击。”但蒋介石没有下达正式的作战命令[4]。同时,蒋介石的腹案是要放弃沈阳,但又不采取彻底放弃沈阳的步骤,还留有相当兵力保卫沈阳,尤其是无明令卫立煌放弃沈阳,卫立煌负有主管东北战场的任务,也就不愿负放弃东北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坚持集中兵力守沈阳。这里,不仅有战略思想上的分歧,还有军事政治责任上的分歧。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在20日曾“以部长名义(即何应钦——引者)请求总统放弃沈阳,以东北部队扼守锦葫走廊,俾华北得以余力应付聂荣臻之攻击,或转取攻势”。23日,他从罗泽闿那里获悉蒋介石对东北作战的方案:“1.令廖耀湘继续向打虎山、黑山攻击;2.以五十二军向营口攻击,俾取得一海口;3.锦西方面攻势防御以牵制敌军;4.如敌攻沈阳,则回师救援,目前沈阳以三个师守备。”对此,他在日记中评论说:“余以为此种不彻底之办法最易误事,如认为共军已攻占锦州,夹击共军的机会已失,则沈阳转取守势亦无不可。如仍需攻击,则应下大决心放弃沈阳,以全力于辽西求一胜利。总统不此之图,而来毫无丈夫气之缩头战略,则一旦失败,必不可收拾。反不如在辽西硬拼,可以取得相当代价,虽全军覆殁,亦可赢得若干时间之喘息机会。”[5]后来事态的发展果如所料。
        当日,卫立煌、杜聿明回到沈阳,即召集廖耀湘、刘玉章、赵家骧开会,由杜聿明传达蒋介石口头命令要旨:“(一)要廖耀湘以全力攻锦州,同时葫芦岛、锦西部队亦向锦州攻击。(二)廖兵团除现有兵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三军、新编第六军、第七十一军、第四十九军及骑兵重炮战车等)外,增加第六军第二○七师沿北宁路向黑山、大虎山之敌攻击前进,并确保营口后方交通补给线。如黑山敌人被击退(蒋介石判断解放军要退的),即向锦州攻击前进,协助葫锦(西)部队收复锦州。如黑山、大虎山敌人顽强抵抗,并有增援模样,即向营口逐次抵抗撤退。(三)在廖兵团向黑山、锦州攻击的同时,第五十二军先占领营口,巩固海运补给基地,并与廖兵团联系。(四)第八兵团周福成指挥第五十三军及在沈的其他部队守沈阳(周的命令是次日补下的)。”[6]各将领不敢再反对蒋介石的命令,只好分头执行。卫立煌看到廖兵团处境十分危险,即布置工兵在辽河上架几座桥,以便在危急关头仍接廖兵团回沈阳。
        当廖耀湘兵团孤悬在新开河以西进退迟疑之际,东北野战军对作战方向迅速作了调整和部署。当时,东北野战军在攻击锦州时,士气、战术、技术、土工作业都大为提高,在总攻击发动前地面上看不到部队,从而得以避免被敌机、敌炮大量杀伤,进攻前注意地形侦察,进攻中注意疏散队形,又以绝对优势兵力协同作战,一举发起攻击,大大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并使部队很快就能恢复战斗力。林彪报告说:“锦州战斗十五日解决,我伤亡约二万四千余,目前正在补充伤亡的干部,恢复组织,数日后可出动继续作战。”[7]突破了大战后解放军总是要作长时间休整才能继续作战的惯例。军委致电前线将领说:“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8]东北野战军处于主动求战的有利地位。
        关于作战方向,中共中央军委于10月17日致电东野,主张休整15天左右后,先打锦西、葫芦岛,引诱沈阳敌军增援,待营口封冻,使沈阳敌军不能从营口撤退。而东野将领则主张先歼长春突围之敌,同时佯攻锦西,引诱沈阳敌军深入大虎山、沟帮子、锦州之线,予以歼灭。长春六十军起义后,东野将领估计沈阳敌军不敢再按原计划向锦州前进,所以,一度觉得只有攻锦西、葫芦岛为好。但军委方面接到可靠情报,蒋介石在天津集中五万吨船只准备从营口撤兵,而长春有望和平解决,因此,十分担心沈阳敌军从营口撤退,向华中增援,要求东野部署兵力,控制营口。廖耀湘于17日部署攻击黑山之后,林彪即考虑先歼灭廖耀湘兵团,并在军委决策之前,预先作了一些部署。19日21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军委,考虑到锦西敌兵力强大,地区狭隘,攻击不易,建议先歼击廖兵团:“如沈阳之敌仍继续向锦州前进时,则等敌再前进一步后再向敌进攻;但有若干征候敌不再前进,或有向沈阳撤退转向营口撤退的象征时,则我军立即迅速包围彰武、新立屯两处敌人,以各个击破方法,将新一、新三、新六、七十一、四十九军全部歼灭,使之不能退回新民、沈阳和退至营口。”[9]尽管军委有锦州各部至少再休整一星期的指示,但东野积极求战,已准备立即出动,抓住廖兵团。20日4时、7时,军委两次电示同意东野建议,并指示说:“望你们密切注视这数日的动态,不失时机,争取大胜。”同时授权前敌将领临机决断:“关于具体部署,由你们根据情况相机处理。”[10]军委提出的具体意见,仅供前线将领参考,灵活运用。
        正当10月20日蒋介石在北平向卫立煌、杜聿明下达口头命令之时,林彪也向各纵队下达了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命令,采取“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中间,分割包围”的战法,进行部署。首先,在北镇、沟帮子一线的第十纵队及第一纵队第三师,原为诱敌深入,从黑山、打虎山后撤至此。林彪命令其当日黄昏出发,重返黑山、打虎山(即大虎山)南北地区隐蔽,如新立屯之敌前进,则退至黑山、打虎山一带阻敌南进;如敌向新民撤退,则立即插上,截断新立屯敌军退路。命令在阜新的第五纵队当日黄昏出发,秘密移至广裕泉西南接敌,如敌撤退,则迅速插至新立屯以北,截断新六军退路。以第六纵队在彰武东北待机包围彰武。命令锦州地区的主力,分两批出发:当日黄昏,第八纵、一纵、三纵及第六纵的第十七师秘密出发北进;21日黄昏,第二纵、七纵、九纵、炮纵出发,向东北方向前进。命令辽南独二师向营口急进布防,阻击海陆敌军。命令第十二纵队及原包围长春的各独立师迅速南下,首先包围铁岭地区的第五十三军所部,拖住沈阳地区敌军。命令塔山地区的第四纵、十一纵及两个独立师继续阻击锦葫敌军东进。林彪指示各部,战局“关键在于是否能截断新立屯、彰武之敌的退路”,万一敌向营口撤退,则主力由沟帮子迅速东进过河至营口、牛庄间歼灭敌军。[11]同日,东北野战军首长下达了政治动员的命令:“必须像锦州战斗一样,以勇猛果敢、前仆后继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疲劳的精神,争取大胜。”[12]
        22日,林彪根据在辽阳的敌第五十二军等部到达巨流河的不确实情报,判断沈阳敌开始向锦州总撤退,命令辽南独二师回师北进至新民以西,参加在新立屯、黑山地区与敌军的决战。大战在即,23日,林彪进一步发出指令,激励士气,并谆谆指示部属以作战机宜,特别强调注重战术:“此次大战只要我各级干部严守准备好了再猛攻的原则,则必然横直打胜仗……我们所最担心就是怕部队不实行这个打法而将仗打坏。”[13]24日,敌第五十二军先期占领营口,毛泽东十分着急,于25日晚严厉批评林彪是“一个不小的失着”,担心敌以全军东进营口,正面无重兵堵击,要求东野令长春各独立师兼程南下,收复营口[14]。但这时,东野各部已扭住敌军,大局在握了。
        廖耀湘对林彪的部署一无所知,以为林彪重兵集结锦州,自己尚有足够的时间机动地向营口撤退。20日晚,他从沈阳接受杜聿明转达的蒋介石的命令之后,即命令第七十一军军长向凤武于21日拂晓开始攻击黑山。当时,他并不知道解放军第十纵队等部已重返黑山地区,还以为黑山兵力不大。但21日,第七十一军的攻击受到了顽强的阻击,毫无进展。廖耀湘不得不命令新一军准备接续进攻。22日,七十一军在重炮支援下,继续强攻黑山,但仍遭到了坚强的抵抗和反击。23日,新一军投入攻击,廖耀湘期在必得。
        黑山、打虎山,山势连绵,南濒沼泽,中间为一狭窄的通道,占领黑山,进可攻锦州,退可掩护向营口撤退,而如果未能占领黑山、打虎山,则解放军居高临下,对在狭窄走廊中行进的部队将构成严重威胁。但廖耀湘投入重兵之后,经过整日血战,阵地得而复失,解放军且有猛烈的反击,敌情异常严重。同时,廖耀湘得到了锦州地区解放军已到达北镇的情报,不敢继续恋战。23日晚,廖耀湘不得不下达向营口撤退的命令,以新六军、四十九军为先头部队,沿着黑山、打虎山以东的狭窄走廊撤退。为了掩护主力撤退,廖耀湘命令新一军等部继续攻击黑山,并攻击打虎山。24日,进攻黑山的部队遭到解放军的猛烈反击,走廊的安全受到威胁。廖耀湘率兵团部随新六军行动,撤至胡家窝棚后,命令新六军停止前进,增援黑山的战斗,并攻击打虎山,建立侧卫阵地。同时,更改部署,命令第四十九军并指挥紧跟在后的新三军第十四师为兵团先头部队,新三军主力到达后,待新一军及七十一军撤下攻击阵地后,随第四十九军之后跟进,实行逐次撤退。
        25日拂晓,第四十九军前卫团在台安西北遭到自盘山北上的辽南独立第二师的伏击,而跟随其后的部队还不知道前面发生战斗。第四十九军随即遭到独二师及北进的第八纵队第二十三师的阻击,南逃的退路被截断。军长郑庭笈未能与廖耀湘联络上,对当面敌情也没有摸清楚,未能以全军之力杀开一条血路,即向卫立煌报告。卫立煌接到郑庭笈的报告,即令郑率四十九军两个师,新六军的新二十二师与新三军的第十四师退回沈阳。但郑因等待和廖耀湘联络,没有立即行动。同日晚,奉命南下阻击的解放军第六纵队插至北宁线的厉家窝棚、姚家窝棚一带,袭击新三军后尾师,第五纵队各部插入二道境子、郑家窝棚之线,截断了廖耀湘兵团退往新民、沈阳之路。
        据廖耀湘回忆,当时,他对上述严重情况毫无所知,而仍决心向营口撤退,并于25日晚令新一军和七十一军停止攻击,部署后撤。26日拂晓,七十一军在胡家窝棚兵团指挥部西部高地接替新六军等部防地时,发生混乱,解放军第三纵队一部乘机插入胡家窝棚,消灭了廖耀湘兵团的指挥部。当时,廖耀湘本人正离开新六军军部视察战况,新三军军部、新一军军部及新六军军部,正在行军状态下,被穿插进来的解放军先后打散。通讯联络和指挥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廖耀湘对部队的掌握陷入了困境,他只好到新三十师师部和各军重新建立联系,但各部队都在苦战之中。黄昏时刻,廖耀湘到达新二十二师师部,与郑庭笈取得了联系,当时,退营口已经不可能。由于地图上的沼泽地已经成为农田,向沈阳撤退的道路尚好,他在向沈阳撤退或就地抵抗之间犹豫不决。旋接卫立煌命令向沈阳撤退,即决心遵卫命令部署各军经老达房向沈阳后撤。但这时,解放军主力先后到达战场,在廖耀湘兵团各军之间,大胆穿插,分割包围,廖兵团各军一片混乱,已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激战至28日拂晓,陷入绝地的廖耀湘兵团十二个师十万人马迅速瓦解,被解放军全部歼灭,廖本人被俘。
        在辽西激战之际,解放军第十二纵队于25日晚截断铁岭敌军退路。27日晚,林彪完成了对廖耀湘兵团的包围之后,即令第十二纵队主力向沈阳机场前进,并令辽南军区部队迅速架设浮桥,以便大军向鞍山、海城前进,截断沈阳残敌退路。10月31日,解放军第一、第二纵队到达沈阳西郊,第十二纵队位于沈阳之南,各独立师到达沈阳东郊、北郊,南北各路大军包围沈阳。另一部解放军第七、第八纵队和辽南独立第二师占领辽阳、鞍山、海城,第九纵队直逼营口。
        杜聿明于10月21日到达葫芦岛,这时,第三十九军已从烟台运到。杜即部署锦西、葫芦岛部队再攻塔山,但各军士气低落。23日攻击开始,仍受到解放军的顽强阻击,至26日,解放军主动撤出塔山阵地。27日晨,蒋介石召杜聿明到北平,要他部署东北残部的撤退事宜,但仍要沈阳部队归周福成指挥死守。杜聿明先回锦西,命令部队退守原阵地,严防解放军反攻,随后到沈阳,命令周福成部署守备。30日,杜聿明再次奉命前往沈阳,但飞机已经无法降落,只好转回北平,向蒋介石请示撤退营口、葫芦岛部队。同时,王叔铭也向蒋介石请示对卫立煌的安排,蒋才指示令卫立煌到葫芦岛指挥。于是,卫立煌得以乘最后一架飞机脱离沈阳,到达锦西。11月10日,蒋介石命令将卫立煌撤职查办。
        11月1日,解放军向沈阳发动总攻。沈阳守军,士无斗志,纷纷向解放军接洽投降,仅第二○七师顽抗死守,遭到解放军的攻击,至2日,终于被解放军歼灭。同时,11月1日,解放军突入营口,2日,予以占领。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主力,眼看全局崩溃,在海军接应下,慌忙丢下辎重逃生,军部和第二十五师于1日登轮撤至葫芦岛,第二师所乘宣怀轮起火沉没,全军仅撤走万余人。[15]11月2日,杜聿明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前往徐州指挥。他即部署从海上撤退葫芦岛军队,以第六十二军、第九十二军及独立第九十五师归还华北建制,运秦皇岛;以第三十九军、第五十二军及第五十四军撤至上海、南京一线。自11月2日至10日全部撤离,共动用船舰四十四艘,撤出官兵13.78万人,其他人员三千余人[16]
        解放军随即于11月10日占领锦西、葫芦岛,12日占领承德。至此,东北和热河全境解放。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取得了空前的辉煌胜利,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剿匪”总司令部,四个兵团部,十一个军部,三十三个整师,连同其他部队共47.2万余人。国民党军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而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了300万人,超过了国民党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终于建立了优势地位。国民党军在辽沈战役中,兵败如山倒,实力和士气,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在解放军的连续攻击下,形成了连锁反应,迅即出现了雪崩式的总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