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系军阀的扩张
从护国战争结束,滇系军阀形成,到1920年的几年间,是滇系军阀的扩张时期,也是它的极盛时期。虽然在1917年的川滇、川黔成都巷战中,滇系军阀暂时受到挫折,但它随后就又以“靖国”之名,进一步向四川扩张[1]。
张勋复辟时,唐继尧于1917年7月3日发出讨逆通电[2]。他甚至表示,为了讨逆,“愿负弩矢,以为前驱”[3]。然而,当孙中山决心反对假共和,维护真共和,准备开展护法运动时,唐继尧却采取了对孙中山“暂虚与委蛇,以敷衍中央”[4]的态度。当驻粤滇军第三师师长张开儒[5]7月14日在广州公开发表拥护护法通电时,唐继尧就很不以为然,在收到张开儒的通电后批道:“该师通电,言太激烈,有损无益。”[6]这时,唐继尧不仅控制了滇、黔,而且其势力已达到川、粤。他自恃实力强大,既以“西南领袖”、“东大陆主人”自居,又把眼睛盯着总统宝座[7],哪里还愿意屈居于孙中山领导下进行护法战争呢!
然而,形势逼人。一方面,两广在1917年6月20日通电暂行“自主”,孙中山又于7月17日抵达广州,宣传护法宗旨,准备进行护法斗争;另一方面,唐继尧也想利用护法时机,进一步向四川扩张,以称霸西南。就在孙中山到达广州的同一日(7月17日),唐继尧首先发出通电,不承认段祺瑞内阁的合法地位,随后又多次发出通电,反对段祺瑞内阁,声明:“决心自主,不认非法内阁之命令。”“谨奉告全国,自复辟事起以后,合法内阁未成立以前,所有非法内阁一切命令,概视为无效。”[8]8月11日,唐继尧连发两电,正式宣布“护法”。他宣称护法的四点纲领是:“一、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当然由副总统代行职权。惟故障既去,总统仍应复职。否则应向国会辞职,照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第一项办理。二、国会非法解散,不能认为有效,应即召集开会。三、国务员非经提交国会同意,由总统正式任命,不能认为适法。四、称兵抗命之祸首,应照内乱罪按律科办,以彰国纪。凡此四义,一以约法为依归,不能意为出入。”[9]
不过,唐继尧的“护法”,却采取了自立门户、别树一帜的办法,打出了“靖国”的旗号。孙中山领导的是“护法战争”,而唐继尧参与的却是“靖国战争”。所谓“靖国”,乃是“涵有别种在外滇军之意,非仅因护法之故”[10]。关于这一点,唐继尧1917年10月8日在致梁启超的一份密电中,曾加以说明:“真日之宣言,实欲维正义……非与激烈分子为和声。”[11]他所谓的“激烈分子”,显然是指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而言的。因此,打着“靖国”旗号的“护法”,虽然壮大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声势,却掩饰不了唐继尧利用“护法”之名进行扩张的实质。后来唐继尧拒绝就任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广州军政府的元帅职,正是这种实质的反映。唐继尧对此也作了绝妙的解释:“中山举动本嫌唐突,惟既已发表,似勿庸积极反对。有彼在,亦有一种助力,将来取消,亦得一番交换利益。”[12]
为了“靖国”,唐继尧将滇军改组为“靖国军”,自任总司令,下属六个军,分别以顾品珍、赵又新、庾恩旸、黄毓成、张开儒、方声涛为靖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军总司令,准备大举入川。稍后,他又将四川汉军张熙部改编为第七军,新编叶荃第八军,加上黔军王文华第一师,共七十多个营,总兵力约四万人,号称“滇黔靖国联军”,唐自封为“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决定“全力定川,川局既定,再图第二步之发展”[13]。为此,他在给孙中山并各界的函件中声明:“尧是决心亲督三军,长驱北上。第川事于中作梗,不先戡定,终难免内顾之忧。”[14]11月14日,唐继尧以川军刘存厚阻碍滇军为名,率滇黔联军誓师出发,并将联军总司令部驻扎于贵州毕节,指挥滇黔军向川军刘存厚等部发动进攻。
在这次战争中,滇军最初失利,不仅丧失了川中盆地,川南也未能保住,直退到川滇、川黔边境的盐津、镇雄、叙永等地。11月以后,战事起了变化。滇军顾品珍部由泸州东下,联合黔军王文华部成功地突袭了重庆,北洋派的四川查办使吴光新和四川督军周道刚于12月3日撤出重庆。吴光新部一直退到湘、鄂,周道刚败走永川。12月4日,滇黔联军进入重庆,旋即向川南进击,并于14日占领泸州。
12月8日,北京政府发表刘存厚为四川督军,张澜为四川省长。刘存厚受任督军后,在成都号令川军第一、二、三师重新部署,以对付滇黔联军的进攻。
12月21日,川军熊克武通电加入靖国联军,推唐继尧为“川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这样,军事形势又进一步发生变化。虽然在川东南的战斗(东路)互有进退,呈胶着状态,但川中和川西(中路与北路)的联军却取得了比较迅速的进展。1918年2月16日,刘存厚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宣言与西南各省一致护法,以图缓和局势。但是,这时刘存厚在政治上十分孤立,军事上处于劣势,内部又不稳,所部纷纷脱离其控制,因而不得已于2月19日与省长张澜、川军钟体道师、田颂尧旅、赖心辉旅等部撤出成都,一直败退到陕南汉中地区。到2月20日,“川滇黔靖国联军”所属的纵队司令吕超、黔军司令袁祖铭及四川靖国军萧德明等部先后进入成都。至此,唐继尧以控制四川为目标的“靖国”战争就基本上结束了。
唐继尧控制了川、滇、黔三省,声势显赫,更加飞扬跋扈。2月25日,他不经广州军政府同意,以“联军总司令”名义以电报直接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兼省长,并促其速赴成都就职(4月,孙中山才补任熊克武为四川督军)。三四月间,他借援鄂、援陕名义,又连续任命八个总司令,即以黄复生、叶荃、王文华、顾品珍为援鄂第一、二、三、四各路总司令,以石青阳、颜德基、李国定、丁泽煦为援陕第一、二、三、四各路总司令。此外,他还安插王文华为重庆镇守使,赵又新为四川军务会办,顾品珍为叙泸镇守使,叶荃为夔万镇守使等。
唐继尧为了牢固地控制四川,并进一步向陕西、湖北扩张,便以商讨北伐为名,决定于1918年9月在重庆召开川、滇、黔、鄂、豫五省联军会议,并就任“五省联军总司令”职。出席会议的有:四川的督军熊克武、省长杨庶堪以及黄复生、石青阳、颜德基、卢师谛各司令,云南方面的滇军军长顾品珍、赵又新,贵州方面的黔军总司令王文华,湖北方面的鄂军总司令黎天才[15],河南方面的豫军总司令王天纵[16]等。
唐继尧于9月10日从贵州毕节到达重庆南面的綦江,逗留一周之久,一方面故意冷落与会的各军将领,以显示“联帅”的威风,另一方面趁此时机联络各方,分化收买川军,直到9月17日,他才在前呼后拥、戒备森严的情况下到达重庆。这一天,重庆全城戒严,所有各码头的渡船均勒令停靠对岸海棠溪。自太平门到学院衙门行辕,沿途断绝交通,每一铺户站一武装哨兵。沿街商铺及楼上窗户,一律勒令关闭。唐抵海棠溪,鸣礼炮二十一响。乘坐借来的美军摩托艇渡江,经太平门入城,仪仗甚盛,前列为护卫骑兵,次为御用的“佽飞军”(警卫军),头戴钢盔,身背十响枪,手持方天画戟,俨然是帝王出巡的仪仗;再次为掌旗官,乘高头骏马,手掌杏黄滚金丝穗帅旗上绣斗大的一个“唐”字。后面接着才是唐乘坐的八抬绿呢大轿,轿内放着绣龙金黄褥靠垫,轿后为唐的坐骑黄骠马,紫金鞍。殿后是其护卫大队长龙云率领的护卫大队。他入城后,即乘其黄骠座马,足登金镫,浩浩荡荡,威风凛凛,进入行辕。他到达重庆后,竟然宣称“今日省界二字,本不值识者一笑”,意思就是要打破省界来兼并四川。而这时已排斥了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也对唐吹捧备至,居然说是“西南半壁,付托得人”[17]。
在重庆联军会议上,唐继尧抛出了早先7月在贵州毕节草拟的以“准备北伐案”为题的所谓《川滇黔三省同盟计划书》。他和贵州督军刘显世已在这个同盟书上签了字,现在就等四川督军熊克武签字,同盟即告成立。这个同盟书的内容大体上可归纳为五点。第一,四川兵工厂作北伐军械弹补充,归联军管辖支配,实即全归滇、黔军所有。第二,造币厂亦归联军管辖支配。第三,四川全省的厘税,包括盐税、关税、酒税等,作北伐军军饷的补充,实即是作滇、黔军军饷。第四,资中、资阳、简阳、叙府、泸州、重庆、万县及自流井、荣县、威远和会理、宁远、酉阳、秀山各属,凡川东南财富之区,悉作滇、黔军防地,仅以面积计算,已占当时全省的三分之二。第五,上述各项由联帅总部在重庆特设机构主持办理。唐继尧拿出同盟书,逼迫熊克武签字。熊深感事情重大,一签字就等于正式承认把四川划入云南的势力范围,因而表示无权处理,拒绝签字,并说:“北伐我完全赞同,出兵出款,四川应该尽力所及,兵工厂也应该尽量供给械弹,但全省厘税和兵工厂归总部直接掌管,这样重大事件要经省议会通过,我做不了主,即使我个人同意也没有用。”[18]
唐继尧从9月17日到重庆,至10月8日离开重庆的二十天内,翻来覆去地就同盟书条款进行谈判。根据同盟书,滇军提出每月需四川协济32万元,黔军提出每月需28万元,这样一年共需720万元。熊克武以四川无力负担如此巨款而要求重议,滇军方面坚持不能少,黔军方面则减为每月23万元。熊仍认为数额太大,断然拒绝。因此,会议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19]。唐继尧于10月2日发布援鄂援陕命令后,匆匆收场,于10月8日离开重庆,经泸州返回昆明。
与此同时,陕西、湖南、福建等省部分军事首脑,亦以“靖国”相号召。这样,唐继尧俨然以川、滇、黔、鄂、豫、陕、湘、闽八省联军总司令自命[20]。这是滇系军阀唐继尧声威达到顶峰的时期。唐继尧正是利用孙中山护法这块招牌,打着靖国的旗号,经营其扩张地盘的军阀事业。
还在护法战争进行之际,当1918年三四月吴佩孚先后占领长沙、衡阳等地时,南北双方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系军阀鼓吹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立即得到了以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为代表的西南军阀的响应。6月,吴佩孚与南方湘系代表签订了湖南停战协定,这样湘系就成了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的中介人。1919年2月南北和议开始以后,吴佩孚与西南军阀的勾结就进一步加紧了。随后双方共同签订了《救国同盟条约草约》(军事密约,详第八章第一节)。
唐继尧与北洋直系军阀的勾结,使他与孙中山的距离愈来愈远。1919年,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党人龚师曾劝说唐继尧加入国民党时,唐却正颜厉色地表示拒绝,甚至和龚争论得拍桌子。他最后说:“我就是穷得讨饭,也不会加入国民党。”[21]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时他正在做着“川滇黔巡阅使”的梦[22]。
为了实现其“川滇黔巡阅使”的野心,唐继尧视四川为滇军的征服地,不仅恣意奴役搜括,而且进一步蓄谋“倒熊”,对川军进行分化,挑动杨庶堪、吕超等部川军反对熊克武。1920年3月,唐继尧下令免去熊克武四川靖国军总司令职,5月又任命吕超、刘湘为四川靖国军正、副总司令,这就又一次“点燃了川滇黔战争的导火线”[23]。5月下旬,新的川、滇、黔战争正式爆发。
这时,滇军在川有顾品珍、赵又新两个军。唐继尧命令顾、赵两军联合黔军王文华部攻击熊克武。虽然在6月10日把熊部赶出成都,转往川北保宁(今阆中),但滇军伤亡五千余人[24],可见战况是比较激烈的。熊克武退出后,吕超进入成都,于7月18日就任川军总司令。然而,滇黔军凌驾于吕超之上,并设立了三省联军总部,以唐继尧为统帅,要把川省军、民、财各政统归联军总部管理,川省中央税收及地方财政收入与四川兵工、造币两厂,全归联军总部支配。这是过去唐继尧强令熊克武接受遭到熊拒绝的条件,他又企图强令吕超接受。吕超深感事关重大,“以民政应归省长管理,军人不得干政为理由,迁延未决”[25]。
是年秋,熊克武以驱逐客军相号召,联合川军务部,分路向成、渝两地及川南进攻。9月5日,吕超逃离成都,滇军败退。川军乘胜直追,驻川的滇军第二军军长赵又新于10月8日被打死于泸州城外学士山。于是,滇黔军全线溃退,滇军直退到贵州毕节,驻川的客军全部被逐出了四川。唐继尧向四川的扩张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驻川的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原来就不满唐继尧强驱滇军混战,这时又得到熊克武的鼓励,遂以“士兵厌战”为由,准备班师回滇,驱逐唐继尧。唐派周钟岳前往毕节,以慰问为名,观察动静,刺探虚实。周钟岳到毕节后,向驻扎毕节的顾品珍提出四个问题:一、此次我军退却之真因?二、我军经此次损失后,现在实力如何?三、现在军队如何分布?四、现在粮糈情况如何?顾品珍回答说:滇军在川计有两军,原有三万人,现只剩一万,枪械只余七千余支,辎重行李则荡然无存。然后反问周钟岳:“唐帅既促开和会,何必出兵以争四川?既废除督军之名,何必创树联军之帜?”周钟岳为唐辩解说:“联帅意将敌焰稍为压服,仍趋重于调和,并非有争川之心,始终不过欲排除护法阻碍而已。”“废督之后,军队无人统率,则裁兵计划无从执行,地方治安无人保卫,故暂设联军总司令部,以为收束军队之机关。”[26]周钟岳回昆后,向唐继尧汇报顾品珍的言行“殊属可疑”。唐为了稳定顾品珍,任命顾为云南东防督办。顾一方面宣誓就职,一方面又率师向昆明进发。驻省的叶荃第八军与顾品珍的行动配合,倒戈反唐。
在顾品珍大军压境,叶荃倒戈,内部分裂,军心动摇的情况下,唐继尧被迫通电辞职,于1921年2月8日率亲信卫队百余人离开昆明,乘滇越铁路火车向南出走,流落香港。
张勋复辟时,唐继尧于1917年7月3日发出讨逆通电[2]。他甚至表示,为了讨逆,“愿负弩矢,以为前驱”[3]。然而,当孙中山决心反对假共和,维护真共和,准备开展护法运动时,唐继尧却采取了对孙中山“暂虚与委蛇,以敷衍中央”[4]的态度。当驻粤滇军第三师师长张开儒[5]7月14日在广州公开发表拥护护法通电时,唐继尧就很不以为然,在收到张开儒的通电后批道:“该师通电,言太激烈,有损无益。”[6]这时,唐继尧不仅控制了滇、黔,而且其势力已达到川、粤。他自恃实力强大,既以“西南领袖”、“东大陆主人”自居,又把眼睛盯着总统宝座[7],哪里还愿意屈居于孙中山领导下进行护法战争呢!
然而,形势逼人。一方面,两广在1917年6月20日通电暂行“自主”,孙中山又于7月17日抵达广州,宣传护法宗旨,准备进行护法斗争;另一方面,唐继尧也想利用护法时机,进一步向四川扩张,以称霸西南。就在孙中山到达广州的同一日(7月17日),唐继尧首先发出通电,不承认段祺瑞内阁的合法地位,随后又多次发出通电,反对段祺瑞内阁,声明:“决心自主,不认非法内阁之命令。”“谨奉告全国,自复辟事起以后,合法内阁未成立以前,所有非法内阁一切命令,概视为无效。”[8]8月11日,唐继尧连发两电,正式宣布“护法”。他宣称护法的四点纲领是:“一、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当然由副总统代行职权。惟故障既去,总统仍应复职。否则应向国会辞职,照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第一项办理。二、国会非法解散,不能认为有效,应即召集开会。三、国务员非经提交国会同意,由总统正式任命,不能认为适法。四、称兵抗命之祸首,应照内乱罪按律科办,以彰国纪。凡此四义,一以约法为依归,不能意为出入。”[9]
不过,唐继尧的“护法”,却采取了自立门户、别树一帜的办法,打出了“靖国”的旗号。孙中山领导的是“护法战争”,而唐继尧参与的却是“靖国战争”。所谓“靖国”,乃是“涵有别种在外滇军之意,非仅因护法之故”[10]。关于这一点,唐继尧1917年10月8日在致梁启超的一份密电中,曾加以说明:“真日之宣言,实欲维正义……非与激烈分子为和声。”[11]他所谓的“激烈分子”,显然是指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而言的。因此,打着“靖国”旗号的“护法”,虽然壮大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声势,却掩饰不了唐继尧利用“护法”之名进行扩张的实质。后来唐继尧拒绝就任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广州军政府的元帅职,正是这种实质的反映。唐继尧对此也作了绝妙的解释:“中山举动本嫌唐突,惟既已发表,似勿庸积极反对。有彼在,亦有一种助力,将来取消,亦得一番交换利益。”[12]
为了“靖国”,唐继尧将滇军改组为“靖国军”,自任总司令,下属六个军,分别以顾品珍、赵又新、庾恩旸、黄毓成、张开儒、方声涛为靖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军总司令,准备大举入川。稍后,他又将四川汉军张熙部改编为第七军,新编叶荃第八军,加上黔军王文华第一师,共七十多个营,总兵力约四万人,号称“滇黔靖国联军”,唐自封为“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决定“全力定川,川局既定,再图第二步之发展”[13]。为此,他在给孙中山并各界的函件中声明:“尧是决心亲督三军,长驱北上。第川事于中作梗,不先戡定,终难免内顾之忧。”[14]11月14日,唐继尧以川军刘存厚阻碍滇军为名,率滇黔联军誓师出发,并将联军总司令部驻扎于贵州毕节,指挥滇黔军向川军刘存厚等部发动进攻。
在这次战争中,滇军最初失利,不仅丧失了川中盆地,川南也未能保住,直退到川滇、川黔边境的盐津、镇雄、叙永等地。11月以后,战事起了变化。滇军顾品珍部由泸州东下,联合黔军王文华部成功地突袭了重庆,北洋派的四川查办使吴光新和四川督军周道刚于12月3日撤出重庆。吴光新部一直退到湘、鄂,周道刚败走永川。12月4日,滇黔联军进入重庆,旋即向川南进击,并于14日占领泸州。
12月8日,北京政府发表刘存厚为四川督军,张澜为四川省长。刘存厚受任督军后,在成都号令川军第一、二、三师重新部署,以对付滇黔联军的进攻。
12月21日,川军熊克武通电加入靖国联军,推唐继尧为“川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这样,军事形势又进一步发生变化。虽然在川东南的战斗(东路)互有进退,呈胶着状态,但川中和川西(中路与北路)的联军却取得了比较迅速的进展。1918年2月16日,刘存厚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宣言与西南各省一致护法,以图缓和局势。但是,这时刘存厚在政治上十分孤立,军事上处于劣势,内部又不稳,所部纷纷脱离其控制,因而不得已于2月19日与省长张澜、川军钟体道师、田颂尧旅、赖心辉旅等部撤出成都,一直败退到陕南汉中地区。到2月20日,“川滇黔靖国联军”所属的纵队司令吕超、黔军司令袁祖铭及四川靖国军萧德明等部先后进入成都。至此,唐继尧以控制四川为目标的“靖国”战争就基本上结束了。
唐继尧控制了川、滇、黔三省,声势显赫,更加飞扬跋扈。2月25日,他不经广州军政府同意,以“联军总司令”名义以电报直接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兼省长,并促其速赴成都就职(4月,孙中山才补任熊克武为四川督军)。三四月间,他借援鄂、援陕名义,又连续任命八个总司令,即以黄复生、叶荃、王文华、顾品珍为援鄂第一、二、三、四各路总司令,以石青阳、颜德基、李国定、丁泽煦为援陕第一、二、三、四各路总司令。此外,他还安插王文华为重庆镇守使,赵又新为四川军务会办,顾品珍为叙泸镇守使,叶荃为夔万镇守使等。
唐继尧为了牢固地控制四川,并进一步向陕西、湖北扩张,便以商讨北伐为名,决定于1918年9月在重庆召开川、滇、黔、鄂、豫五省联军会议,并就任“五省联军总司令”职。出席会议的有:四川的督军熊克武、省长杨庶堪以及黄复生、石青阳、颜德基、卢师谛各司令,云南方面的滇军军长顾品珍、赵又新,贵州方面的黔军总司令王文华,湖北方面的鄂军总司令黎天才[15],河南方面的豫军总司令王天纵[16]等。
唐继尧于9月10日从贵州毕节到达重庆南面的綦江,逗留一周之久,一方面故意冷落与会的各军将领,以显示“联帅”的威风,另一方面趁此时机联络各方,分化收买川军,直到9月17日,他才在前呼后拥、戒备森严的情况下到达重庆。这一天,重庆全城戒严,所有各码头的渡船均勒令停靠对岸海棠溪。自太平门到学院衙门行辕,沿途断绝交通,每一铺户站一武装哨兵。沿街商铺及楼上窗户,一律勒令关闭。唐抵海棠溪,鸣礼炮二十一响。乘坐借来的美军摩托艇渡江,经太平门入城,仪仗甚盛,前列为护卫骑兵,次为御用的“佽飞军”(警卫军),头戴钢盔,身背十响枪,手持方天画戟,俨然是帝王出巡的仪仗;再次为掌旗官,乘高头骏马,手掌杏黄滚金丝穗帅旗上绣斗大的一个“唐”字。后面接着才是唐乘坐的八抬绿呢大轿,轿内放着绣龙金黄褥靠垫,轿后为唐的坐骑黄骠马,紫金鞍。殿后是其护卫大队长龙云率领的护卫大队。他入城后,即乘其黄骠座马,足登金镫,浩浩荡荡,威风凛凛,进入行辕。他到达重庆后,竟然宣称“今日省界二字,本不值识者一笑”,意思就是要打破省界来兼并四川。而这时已排斥了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也对唐吹捧备至,居然说是“西南半壁,付托得人”[17]。
在重庆联军会议上,唐继尧抛出了早先7月在贵州毕节草拟的以“准备北伐案”为题的所谓《川滇黔三省同盟计划书》。他和贵州督军刘显世已在这个同盟书上签了字,现在就等四川督军熊克武签字,同盟即告成立。这个同盟书的内容大体上可归纳为五点。第一,四川兵工厂作北伐军械弹补充,归联军管辖支配,实即全归滇、黔军所有。第二,造币厂亦归联军管辖支配。第三,四川全省的厘税,包括盐税、关税、酒税等,作北伐军军饷的补充,实即是作滇、黔军军饷。第四,资中、资阳、简阳、叙府、泸州、重庆、万县及自流井、荣县、威远和会理、宁远、酉阳、秀山各属,凡川东南财富之区,悉作滇、黔军防地,仅以面积计算,已占当时全省的三分之二。第五,上述各项由联帅总部在重庆特设机构主持办理。唐继尧拿出同盟书,逼迫熊克武签字。熊深感事情重大,一签字就等于正式承认把四川划入云南的势力范围,因而表示无权处理,拒绝签字,并说:“北伐我完全赞同,出兵出款,四川应该尽力所及,兵工厂也应该尽量供给械弹,但全省厘税和兵工厂归总部直接掌管,这样重大事件要经省议会通过,我做不了主,即使我个人同意也没有用。”[18]
唐继尧从9月17日到重庆,至10月8日离开重庆的二十天内,翻来覆去地就同盟书条款进行谈判。根据同盟书,滇军提出每月需四川协济32万元,黔军提出每月需28万元,这样一年共需720万元。熊克武以四川无力负担如此巨款而要求重议,滇军方面坚持不能少,黔军方面则减为每月23万元。熊仍认为数额太大,断然拒绝。因此,会议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19]。唐继尧于10月2日发布援鄂援陕命令后,匆匆收场,于10月8日离开重庆,经泸州返回昆明。
与此同时,陕西、湖南、福建等省部分军事首脑,亦以“靖国”相号召。这样,唐继尧俨然以川、滇、黔、鄂、豫、陕、湘、闽八省联军总司令自命[20]。这是滇系军阀唐继尧声威达到顶峰的时期。唐继尧正是利用孙中山护法这块招牌,打着靖国的旗号,经营其扩张地盘的军阀事业。
还在护法战争进行之际,当1918年三四月吴佩孚先后占领长沙、衡阳等地时,南北双方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系军阀鼓吹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立即得到了以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为代表的西南军阀的响应。6月,吴佩孚与南方湘系代表签订了湖南停战协定,这样湘系就成了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的中介人。1919年2月南北和议开始以后,吴佩孚与西南军阀的勾结就进一步加紧了。随后双方共同签订了《救国同盟条约草约》(军事密约,详第八章第一节)。
唐继尧与北洋直系军阀的勾结,使他与孙中山的距离愈来愈远。1919年,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党人龚师曾劝说唐继尧加入国民党时,唐却正颜厉色地表示拒绝,甚至和龚争论得拍桌子。他最后说:“我就是穷得讨饭,也不会加入国民党。”[21]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时他正在做着“川滇黔巡阅使”的梦[22]。
为了实现其“川滇黔巡阅使”的野心,唐继尧视四川为滇军的征服地,不仅恣意奴役搜括,而且进一步蓄谋“倒熊”,对川军进行分化,挑动杨庶堪、吕超等部川军反对熊克武。1920年3月,唐继尧下令免去熊克武四川靖国军总司令职,5月又任命吕超、刘湘为四川靖国军正、副总司令,这就又一次“点燃了川滇黔战争的导火线”[23]。5月下旬,新的川、滇、黔战争正式爆发。
这时,滇军在川有顾品珍、赵又新两个军。唐继尧命令顾、赵两军联合黔军王文华部攻击熊克武。虽然在6月10日把熊部赶出成都,转往川北保宁(今阆中),但滇军伤亡五千余人[24],可见战况是比较激烈的。熊克武退出后,吕超进入成都,于7月18日就任川军总司令。然而,滇黔军凌驾于吕超之上,并设立了三省联军总部,以唐继尧为统帅,要把川省军、民、财各政统归联军总部管理,川省中央税收及地方财政收入与四川兵工、造币两厂,全归联军总部支配。这是过去唐继尧强令熊克武接受遭到熊拒绝的条件,他又企图强令吕超接受。吕超深感事关重大,“以民政应归省长管理,军人不得干政为理由,迁延未决”[25]。
是年秋,熊克武以驱逐客军相号召,联合川军务部,分路向成、渝两地及川南进攻。9月5日,吕超逃离成都,滇军败退。川军乘胜直追,驻川的滇军第二军军长赵又新于10月8日被打死于泸州城外学士山。于是,滇黔军全线溃退,滇军直退到贵州毕节,驻川的客军全部被逐出了四川。唐继尧向四川的扩张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驻川的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原来就不满唐继尧强驱滇军混战,这时又得到熊克武的鼓励,遂以“士兵厌战”为由,准备班师回滇,驱逐唐继尧。唐派周钟岳前往毕节,以慰问为名,观察动静,刺探虚实。周钟岳到毕节后,向驻扎毕节的顾品珍提出四个问题:一、此次我军退却之真因?二、我军经此次损失后,现在实力如何?三、现在军队如何分布?四、现在粮糈情况如何?顾品珍回答说:滇军在川计有两军,原有三万人,现只剩一万,枪械只余七千余支,辎重行李则荡然无存。然后反问周钟岳:“唐帅既促开和会,何必出兵以争四川?既废除督军之名,何必创树联军之帜?”周钟岳为唐辩解说:“联帅意将敌焰稍为压服,仍趋重于调和,并非有争川之心,始终不过欲排除护法阻碍而已。”“废督之后,军队无人统率,则裁兵计划无从执行,地方治安无人保卫,故暂设联军总司令部,以为收束军队之机关。”[26]周钟岳回昆后,向唐继尧汇报顾品珍的言行“殊属可疑”。唐为了稳定顾品珍,任命顾为云南东防督办。顾一方面宣誓就职,一方面又率师向昆明进发。驻省的叶荃第八军与顾品珍的行动配合,倒戈反唐。
在顾品珍大军压境,叶荃倒戈,内部分裂,军心动摇的情况下,唐继尧被迫通电辞职,于1921年2月8日率亲信卫队百余人离开昆明,乘滇越铁路火车向南出走,流落香港。
今日更新
-
蒋介石退据台湾
[2019-05-22]
-
解放军向西南进军
[2019-05-2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开国大典
[2019-05-22]
-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
[2019-05-22]
-
中共的反美斗争
[2019-05-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