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步出夏门行 ·存恤吏士家室令
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此令文发布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损失严重,接着又发生大疫,吏士死亡很多。曹操为了安抚死亡将士的家属,以鼓舞士气,于第二年七月,下了这道令。令中表达了曹操对死亡将士的悼念和对其家属的关怀慰问之情。
曹操志在消灭群雄,统一天下。然而,在其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都是胜利的喜悦,赤壁之战使他严重受挫。加上疾疫,部队人员骤减。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一个当权者,就应该敢于正视,采取解决的办法。曹操就是如此。在令文中,他首先摆出了当前面临的形势。“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军队多次出征,有时遇到疾病,官兵有的死亡不能归家,夫妻不能团聚,百姓流离失所。曹操对这种情景是极为痛心的。“仁者”当然是不乐意这样的。但所从事的事业又不能从此中止,还要从挫折失败中振奋起来。为了鼓舞士气,他命令“存恤吏士家室”。存恤,即抚恤。凡是死者没有产业,家人 “不能自存者”,命令县官不要停止对其口粮供应,长官要对他们抚恤、慰问。曹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死亡将士及其家属的悼念、慰问之情。
曹操关心将士,抚慰其家属,在其他的诗文中,也有所表现。在建安七年所写的《军谯令》中写道:“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这与 《存恤吏士家室令》 有着相同的情感。在《苦寒行》中描写了行军的艰苦,表现了作者同情长期征战的将士,渴望结束战争的心情。
此令文虽然很短,但感情充实,反映社会现实深刻。如“家室怨旷,百姓流离”等句,很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此文和曹操的其他许多令文一样,是自我真实感情的表露,是 “为情而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