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杂诗二首 ·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杂诗是一种题无定体的诗。李善说:“杂者,不拘流利,遇物即言,故云杂也。”(《文选》王粲《杂诗》注)。《杂诗》二首是曹丕拟古乐府或古诗之作。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游子思乡之作。首先来赏析第一首。
这首诗写游子的生活境遇及其苦苦思念家乡的情感。清人吴淇等认为此诗是作者害怕曹操易立曹植为太子时所作。
全诗一共十八句。诗篇一开始就点明了游子思乡的时间和环境:“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这里,用 “漫漫”来形容秋夜之长,用“烈烈”来形容北风之凉。显然,诗人把游子放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来描写。漫长的秋夜,凄凉的北风,这样的时间和环境,为描写游子的思乡做好了铺垫。
诗人接下来写道:“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这二句极为简练地勾勒出游子的形象。在这长夜凉风之中,他辗转难眠,无可奈何地披上衣服起来徘徊思量。此时此刻,游子必有所忧。正如 《诗经·邶风 ·柏舟》中所写:“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游子为何而忧,此时虽没有点出,但联系到前二句中的 “秋夜长”、“北风凉” 的环境,使读者已感觉到了游子心中的愁苦。
游子披衣彷徨,不知不觉已经很久了,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这时映入游子眼帘的,是一片秋夜景物:“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俯视”二句,写得极为精妙。正如清人何焯所云: “‘俯视’ 一联,清新万古。”(《义门读书记》)一“俯”一“仰”,是游子的极为自然的动作,并由此而依次展开写景。游子垂首俯视,水面一片秋光。夜晚何能看见清水中的波纹?原来是明月所为。于是诗人仰看月光,并进而仰看天汉。天汉,即银河。银河此时正在流转向西,群星布满天空。这表明夜已经很深了。三五,泛指群星。《诗经·召南·小星》载:“嘒彼小星,三五在东。”有人认为 “三五”是指心星和噣星。也有人说是指参星和昴星。纵横,有 “众多”之意。诗中在描写诗人观看明月、天汉、星宿之后,虽没写他下意识的动作,但我们可以想到又会是一“俯”一“仰”。俯听草虫悲鸣,仰视孤雁南翔。这些描写,又极为细腻、逼真,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深秋月夜的图画:清清的流水泛着波纹,皎洁的月光洒落银辉,天汉流转向西,参星和昴星正错落在夜空,草丛中的秋虫悲切地鸣叫,失群的孤雁独自飞向南方。幽谧、凄凉的深秋月夜,萧瑟、孤寂的环境气氛,怎能不使背井离乡之人产生思乡之情呢?很明显,这位游子所以耿耿不寐,披衣而起,久久徘徊于星空月夜之下,乃至让露水沾湿了衣裳,不正是由于乡思在紧紧地扣着他的心弦吗?所以,“俯视”六句虽是写景,但景中情长,当是诗中的精妙之处。
接着的六句便是游子直接抒发思乡的情感:“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郁郁”,形容悲思之深。“绵绵”,形容思乡之情长而不绝,绵绵不断。游子心中郁郁不快,阵阵悲思,绵绵不断地思念着家乡。由此引出 “愿飞”二句。“愿飞”、“欲济”,不仅表现了游子思归的急切心情,而且也说明游子离故乡之遥远。“愿飞”而没有翅膀,“欲济”又缺乏桥梁,热切盼望回故乡的愿望无法实现,只好 “向风长叹息”。“向风”句又与第二句 “北风”相照应,再次点出环境。回乡无望,只有孤独地寄留在异地他乡。在深秋的夜晚,凄凉的北风中,无可奈何地深深叹息,痛苦得断裂了肝肠。这时,游子思乡而无法返回的痛苦之情达到了高潮。至此,读者仿佛听到了一位悲苦已极,在深秋月夜萧瑟凉风中沉吟叹息的游子的心声。
此诗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细腻,情景交融。诗中通过对 “清水波”、“明月光”、“天汉”、“草虫”、“孤雁”等景物的细腻描写,把一幅深秋月夜凄凉、萧瑟、孤寂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中寓景于情,景为情设,情由景生。通过秋夜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怀乡思归之情,“言外有无穷悲感”。
语言自然清新,毫无斧凿的痕迹。诗中多用一些双声叠韵词,如 “漫漫”、“烈烈”、“郁郁”、“绵绵”等等,使诗歌增加了抒情意味。
这首五言抒情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成熟的境界。在曹丕的诗歌中是不可多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