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于明津作
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望河阳城。
这是作者在明津所写的一首诗。“明津”,当作 “盟津”,即 “孟津”,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为洛阳周围八关一,为历代兵家所争之地。冯惟讷 《古诗记》卷十云: “古诗 《长歌行》与此同。后有六句曰: ‘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寻音声。竚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近人逯钦立辑校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云: “后六句亦当为魏文帝 (曹丕) 作,应补入。《乐府诗集》所称古辞,未必全为汉诗也。”逯氏所云,有一定道理,既应把它视为曹丕所作,也应把后六句补入。
这是一首游子思念亲人的诗。将后六句补入后,全诗共十二句。从抒情的脉络来看,前六句为第一段,后六句为第二段。
第一段,写游子远离家乡,思念父母。开头 “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两句,写星月之夜,仰首远望,徒增忧思。“遥遥”,古辞 《长歌行》作“苕苕”,山势耸高的样子。“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两句,点明题旨,说明游子远望忧思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父母。“心怀”,使心悲。“恋所生”,眷恋生身父母。“驱车出北门,遥望河阳城”两句,写游子驱赶着车子出了孟津城的北门,远远望着洛阳城,百无聊赖,远望当归。古辞 《长歌行》,“遥望”,作 “遥观”。“河阳城”,作“洛阳城”。
第二段,写游子思念之切,泪下沾缨。开头 “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两句,写景抒情。南风吹拂着棘树,使棘树的枝叶长得繁茂旺盛。语出《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意谓和风徐徐从南吹来,吹得棘树生长幼苗。棘树幼苗长得越来越繁茂,全是母亲苦心操劳。曹丕用以比喻母亲养育儿子之恩。“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两句,一作“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语本《诗经·小雅·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肯我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诗中反映游子流落异国受欺而返回故乡。在此,诗人以黄鸟追鸣比喻游子思念家乡,思念母亲的感情。诗末“竚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两句,用吴起之典。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战国时卫人吴起,离卫时和母亲诀别说:“不为卿相,不復入卫。”后来母亲死去,终然不归。吴起曾在卫国做西河守将,后来被迫离开西河,临去时,流下热泪。这里用吴起之典,写游子望乡思归之情。
东汉未年,政治黑暗,战争连年,社会动荡不安,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生活也极不安定,出外游学以求进身的仕途也被堵塞,有时还会因所投靠的权门的垮台而受牵连,因而就产生了游子失志、游子思乡的现实。东汉未年著名的五言抒情诗《古诗十九首》,就如实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曹丕的这首《于明津作诗》,也真实地反映了游子思亲的实际。之所以产生游子,是连年战乱所造成的,这对战乱的社会有一定的揭露意义。
诗以游子望山亭,望星空开其端,把游子置于空旷山野,星夜皎皎的背景之下,很好地制造了易于思念亲人的气氛,使读者如亲临其境,沉浸其中。继而由仰望而“远望”、“遥望”,而“竚立”、“泣下”,几个连续性的动作,把游子思亲的感情推向极至。从而反映了作者对战乱的诅咒,对游子不幸遭遇的同情。
诗中用典自如,与游子的处境和心绪有机地融而为一,既不见斧凿痕,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