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感物赋并序
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沈阴之杳冥。降甘雨之半霈,垂长溜之泠泠。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序中说:“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而赋之首句则说“伊阳春之散节”。据此可知此赋应是建安十四年春,曹军从赤壁兵败而还时的作品。正因为军事上刚刚遭到严重挫败,才使曹丕在这篇赋中流露出兴废无常的颓丧情绪。
全篇十二句,前十句均写蔗。“感物”者,即有感于蔗。在温暖和煦的阳春时节,各种生物自由生长,欣欣向荣,使人明显感受到天地养育万物的神恩灵惠。仰望那浓云密布、阴沉深邃的苍天,杳冥无涯,不可捉摸。突然春雨霈然而降,从房檐上流下的长长水溜泠泠之声盈耳。于是太仆君趁着好雨,把庭院开掘为园圃,种上许多蔗苗。可以想象到:这些蔗苗到了夏天会生长得十分茂盛,但到了寒意凛然的深秋时节,便不免衰飒枯败。本来,生命的兴衰也和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变化一样,不过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已。但在新遭失败的曹丕看来,则不免睹物伤情。于是篇末点出本赋主旨:“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也就是说,岂止蔗偏偏是这样不免由盛而衰,人事上也确实有这种情况。这种情绪虽说未免太消沉低落,但对于一直志得意满的贵族公子哥来说,能在失败之后,深入一层认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毕竟也是认识上的一点进步,而这点清醒的认识也使这篇小赋具有了一些耐人咀嚼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