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 “拨今反古” 的审美思想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收萧衍、陶弘景论书往还信九篇,除表露了萧衍的书法审美思想外,还为我们勾勒了当时的书坛倾向,这是理解其审美思想的书法文化背景。
当时书坛竞习王献之书,小王书名盖过了大王。陶弘景说: “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帷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萧衍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出,认为 “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学子敬者如画虎也,学元常者如画虎也”。陶弘景立即附和,说:“若非圣证品析,恐爱附近习之风,永遂沦迷矣”,“斯理既明,诸画虎之徒,当日就辍笔,反古归真,方弘盛世”。此言绝非虚构之言。王室子弟萧子云就改“邪”归 “正”了,他写信给萧衍,说:“臣昔不能拔赏,规模子敬,多历年所。……十余年来,始见圣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调达字体,又以逸少不及元常,犹子敬不及逸少。因此研思,方悟隶式,始变子敬,全法元常,迨今以来,自觉功进。”
萧衍在推崇钟繇的时候,以釜底抽薪的办法评定世传二王书迹多有伪作,来抑止世风。他写信给陶弘景,说:“《乐毅论》乃微麄健,恐非真迹。《太师箴》小复方媚,笔力过嫩,书体乖异。”陶弘景由此及彼,认为大王晚年书均是代笔书,不但世人难辨,连小王也“全仿此人书”。这种 “二王书迹”,当然不值得追摹了。
于是,萧衍就可伸张自己推崇钟繇的道理了。道理之一,二王书“学源自钟繇”;道理之二,钟繇书意气密丽,羲之书意疏字缓,小王不如大王,就像大王不如钟繇。陶弘景以“反古归真”一语点明了他的审美倾向,不枉为是“山中宰相”。
世人学书弃古趋近。萧衍也承认“今古”有殊,但不同意“古肥”、“今瘦”说,认为“张芝、钟繇,巧趣精细,殆同机神”,从“肥瘦古今”的审美角度是无法理解其深层的 “意”的。于是他 “有异众说”,列举了 “钟繇书法十二意”: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等,并作了简约的阐释。陶弘景读了这篇“十二意”论后,“一言以蔽”: “元常老骨!”大声疾呼: “请学钟法。”
萧衍说的钟繇十二意,太抽象简约。他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说: “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袁昂《古今书评》是这样写的:“臣谓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萧衍没有用 “意气密丽”四字,而这正是萧衍批评羲之书“意疏字缓”四字的反义。所以,萧衍“拨今反古”的批评旨在提倡“意气密丽”的审美理想,并非是今不如昔的感叹。
怎样才能达到 “意气密丽”呢?他对陶弘景说: “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扬得所,趣舍无违;值笔连断,触势峰郁;扬波折节,中规合矩;分间下注,浓纤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常有生气,适眼合心,便为甲科。”这一番话,严格地讲并不富有新意。倒是陶弘景说得极为精彩:“窃恐既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益得谐称,下情叹仰,宝奉愈至。”
书法创作的文字内容激发了创作者的“意”,手笔随此 “意”挥运,贯注笔端,“意”便入书。把 “言”和“意”联系起来,这在古代书法审美发展过程中,尚属首次,很值得重视。
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讲了那么多的“意”,却无一字讲“意”从何来,陶弘景以 “意”从“言”来作了补充。请注意,陶弘景在这里所讲的 “意”,是书法创作时由文字内容所激发的意,而不是指文字内容本身。“以言发意” 已是创作主体之意。陶弘景的这一书法审美思想,发展了“书意”论,将文字内容的作用也引入书法审美思维,至今还有启迪作用。书法中的文字内容到底在艺术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形式的还是内容的,至今还未有定论。
陶弘景认为萧衍的“十二意”书论是“褒贬大备”。褒钟繇,贬二王。但《古今书人优劣评》,钟繇虽置列于首位,评语却不如二王来得好。“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室之,永以为训。”“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何有贬意?所以“优劣评”只能仅供参考。
当时书坛竞习王献之书,小王书名盖过了大王。陶弘景说: “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帷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萧衍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出,认为 “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学子敬者如画虎也,学元常者如画虎也”。陶弘景立即附和,说:“若非圣证品析,恐爱附近习之风,永遂沦迷矣”,“斯理既明,诸画虎之徒,当日就辍笔,反古归真,方弘盛世”。此言绝非虚构之言。王室子弟萧子云就改“邪”归 “正”了,他写信给萧衍,说:“臣昔不能拔赏,规模子敬,多历年所。……十余年来,始见圣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调达字体,又以逸少不及元常,犹子敬不及逸少。因此研思,方悟隶式,始变子敬,全法元常,迨今以来,自觉功进。”
萧衍在推崇钟繇的时候,以釜底抽薪的办法评定世传二王书迹多有伪作,来抑止世风。他写信给陶弘景,说:“《乐毅论》乃微麄健,恐非真迹。《太师箴》小复方媚,笔力过嫩,书体乖异。”陶弘景由此及彼,认为大王晚年书均是代笔书,不但世人难辨,连小王也“全仿此人书”。这种 “二王书迹”,当然不值得追摹了。
于是,萧衍就可伸张自己推崇钟繇的道理了。道理之一,二王书“学源自钟繇”;道理之二,钟繇书意气密丽,羲之书意疏字缓,小王不如大王,就像大王不如钟繇。陶弘景以“反古归真”一语点明了他的审美倾向,不枉为是“山中宰相”。
世人学书弃古趋近。萧衍也承认“今古”有殊,但不同意“古肥”、“今瘦”说,认为“张芝、钟繇,巧趣精细,殆同机神”,从“肥瘦古今”的审美角度是无法理解其深层的 “意”的。于是他 “有异众说”,列举了 “钟繇书法十二意”: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等,并作了简约的阐释。陶弘景读了这篇“十二意”论后,“一言以蔽”: “元常老骨!”大声疾呼: “请学钟法。”
萧衍说的钟繇十二意,太抽象简约。他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说: “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袁昂《古今书评》是这样写的:“臣谓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萧衍没有用 “意气密丽”四字,而这正是萧衍批评羲之书“意疏字缓”四字的反义。所以,萧衍“拨今反古”的批评旨在提倡“意气密丽”的审美理想,并非是今不如昔的感叹。
怎样才能达到 “意气密丽”呢?他对陶弘景说: “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扬得所,趣舍无违;值笔连断,触势峰郁;扬波折节,中规合矩;分间下注,浓纤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常有生气,适眼合心,便为甲科。”这一番话,严格地讲并不富有新意。倒是陶弘景说得极为精彩:“窃恐既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益得谐称,下情叹仰,宝奉愈至。”
书法创作的文字内容激发了创作者的“意”,手笔随此 “意”挥运,贯注笔端,“意”便入书。把 “言”和“意”联系起来,这在古代书法审美发展过程中,尚属首次,很值得重视。
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讲了那么多的“意”,却无一字讲“意”从何来,陶弘景以 “意”从“言”来作了补充。请注意,陶弘景在这里所讲的 “意”,是书法创作时由文字内容所激发的意,而不是指文字内容本身。“以言发意” 已是创作主体之意。陶弘景的这一书法审美思想,发展了“书意”论,将文字内容的作用也引入书法审美思维,至今还有启迪作用。书法中的文字内容到底在艺术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形式的还是内容的,至今还未有定论。
陶弘景认为萧衍的“十二意”书论是“褒贬大备”。褒钟繇,贬二王。但《古今书人优劣评》,钟繇虽置列于首位,评语却不如二王来得好。“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室之,永以为训。”“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何有贬意?所以“优劣评”只能仅供参考。
今日更新
-
隶体的历史进程
[2019-05-26]
-
隶书的文化个性
[2019-05-26]
-
隶书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
[2019-05-26]
-
小篆的基本特征及其风格流变
[2019-05-26]
-
篆书和秦文化
[2019-05-2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