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律宗传谱系

2024-12-02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律宗,是以研习与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确切地说是以传到中国的四部广律中的《四分律》为立宗依据,所以也称为“四分律宗”。佛教戒律本来为每个僧侣所必须遵守,戒、定、慧三学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但有些僧侣侧重于教理义学的研究,偏废了对戒律的遵守,所以另一些重视戒律的僧侣便以弘扬戒律为己任,并对佛教戒律加以阐发,以后声势渐大,蔚成一家。
        律宗先河
        前面已提及,中国早期的僧侣只是剃发染衣,其他一切宗教活动都按中国祠庙的传统仪式进行。昙柯迦罗来到中国,看到这种状况后,便着手译出《僧祗戒心》,作为僧侣日常生活的准则。以后随着律典在中国不断地传译,僧侣的日常生活才逐渐走上正轨。但是,由于每个时期翻译的律典不一,各个时期对律本传承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如《十诵律》和《摩诃僧祗律》就因鸠摩罗什和佛驮跋陀罗的翻译和倡导而盛极一时。《四分律》虽比《摩诃僧祗律》早译出五年,但因译者佛陀耶舍译完之后便回罽宾,故未得弘扬。直到六十多年后的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法聪律师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开讲《四分律》,并由他口授,弟子道覆笔录,撰写成四卷科文式的《四分律疏》,此律在中国才日渐光大。法聪撰《四分律疏》开创了中国人研究律典之先河。在此之前的戒律只作为僧侣日常生活的准则,而没有成为研究对象,没有出现师资传承。
        《四分》的传承
        北魏时,北天竺僧侣佛陀扇多在洛阳从事译经事业,慧光法师(468—537)跟随佛陀扇多出家,并从佛陀扇多学习《四分律》。后来中天竺比丘勒那摩提于正始五年(508)来到洛阳,慧光又向他学习《四分律》。在两位导师的影响下,慧光注重于《四分律》的研究,常为僧众宣讲《四分律》,撰写出《四分律疏》一百二十纸,并删定《羯磨戒本》,为后来四分律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慧光是北齐的僧统,故被时人称为光统律师;又因他致力于弘扬《四分律》,而被后人推为四分律宗的始祖。因法聪曾在他之前弘扬过《四分律》,也有人推法聪是四分律宗的开山祖师。其实法聪与慧光没有师承关系,当时中国也未形成宗派,有的只是若干依不同经律论而形成的学派。
        慧光律师的弟子很多,但致力于研习戒律的只有道云、道晖、洪理及曾师承于道覆的昙隐等四人。道云奉慧光的遗命,专弘律部,撰写出九卷《四分律疏》,道晖又将道云的《四分律疏》加以整理,缩为七卷,洪理著有《四分律钞》二卷。
        道云的弟子有道洪、洪遵。道洪门下有智首、慧进、道杰等人,其中以智首最为杰出。洪遵门下则有洪渊、玄琬等人。
        智首(567—635),漳滨人,自幼跟随僧稠的弟子相州云门寺的智旻出家,后来又到道洪席下听讲律学。经过多年的研习,发现当时各部律典互有相混之处,于是分别加以指正,撰写出《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并以道云的《四分律疏》为基础,撰写出《四分律疏》。他的这部疏因部帙浩瀚而被世人称为广疏或大疏。智首一生大力弘扬律学,影响甚广,当时律学僧人大都受他思想的影响。智首的弟子有道宣、道世、慧满等人,其中以道宣最为称著。
        南山律宗
        道宣(596—667)二十一岁入智首门下研习律学,还曾拜访过法砺律师请教律学疑难之处。他一生致力于弘传律学,开创唐代律宗。因他长住终南山,故又称“南山律宗”。他所撰写的律学著述甚为宏富,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及疏、《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及疏、《量处轻重仪》、《释门章服仪》、《释门归敬仪》、《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律相感通传》、《释门正行忏悔仪》、《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净心诫观法》等。其中《行事抄》、《羯磨疏》、《戒本疏》成为南山律宗的基本依据,与《拾毗尼义抄》、《比丘尼义抄》合称律宗五大部。道宣律师以大乘唯识理论解释小乘四分戒律,开创四分律学的新局面。
        律宗分派
        洪渊门下以法砺最为出名。法砺一生深究律典奥义,广博诸家学说。先从静洪、洪渊等人学习《四分律》,后又到江南学习《十诵律》,在博采众家之长后,于唐武德元年至九年(618—627)撰写出《四分律疏》十卷、《羯磨疏》三卷和《舍忏仪轻重叙》等。他的《四分律疏》被称为中疏,与慧光的《四分律疏》(也称略疏)及智首的《四分律疏》合称三要疏。法砺因住相州日光寺弘扬律学自成一派,而被称为相部宗。他的门下有满意、怀素等多人。
        满意继承了法砺相部宗的思想,而怀素却另立一派,因他住西太原寺的东塔,而被称为东塔宗。
        怀素最初在玄奘门下学习经论,后到道宣门下学习《行事钞》,以后又到法砺门下学习《四分律疏》。他觉得法砺的《四分律疏》未能表达出《四分律》的深义,于是起草注疏撰写成《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批驳法砺的《四分律疏》的观点,并亲自向僧众开讲《四分律开宗记》五十余遍。他的《四分律开宗记》被时人称为新疏,而法砺的《四分律疏》则被称为旧疏。另外,怀素还著有《新疏拾遗钞》二十卷、《四分僧尼羯磨文》两卷、《四分僧戒本》与《四分尼戒本》各一卷。
        满意的弟子有大亮、定宾等。大亮将法砺的《四分律疏》传给了会稽开元寺的昙一。昙一将法砺的《四分律疏》与道宣的《行事钞》加以对照,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撰写成《发正义记》十卷。昙一的弟子有神皓、清江等,天台宗的湛然、华严宗的澄观也都曾在他门下学习过。
        定宾曾著《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详细解释了法励的《四分律疏》,并撰《破迷执记》一卷,驳斥怀素《四分律开宗记》的见解。
        唐代律宗因对《四分律》的见解不同而产生分歧。道宣以大乘唯识理论解释《四分律》;法砺用小乘成实理论阐述《四分律》;而怀素则依据小乘俱舍理论来阐释。《四分律》三派各抒本派意旨,互相批驳,争论不休,曾引起朝廷的关注。代宗大历十三年(778),敕令南山、相部、东塔三派的大德十四人,在安国寺律院裁决新旧两疏的是非,以调和各派之争。结果东塔宗怀素的再传门人如净等人作《敕佥定四分律疏》十卷进呈祠部,而新旧两疏仍并行于世。以后东塔、相部两派逐渐衰微、以致绝传,而南山律宗却子孙绵延,至近代仍有传承。
        下列四分律宗法系传承表:


        南山后嗣
        南山律宗道宣门下弟子多达千人,但以大慈、灵萼、文纲、名恪、周秀等最为出名。周秀和灵萼各著有《行事钞记》,文纲的弟子道岸也相继弘扬其师之教,从而使一直推崇《十诵律》的江淮一带,也改奉《四分律》。
        在南山律宗法系传承上,以周秀为第二祖。周秀以下次第传承的有道恒(著有《行事钞记》十卷)、省躬(著有《行事钞顺正记》十卷)、慧正、玄畅(著有《行事钞显正记》)、元表(著有《行事钞记》五卷)、守信、元解、法柔、处元(著有《拾遗记》三卷)、择悟(著有《义苑记》七卷)、允堪、择其、元照、智交、准一、法政、法久、了宏、妙莲、行居等。
        南山律宗到了允堪、元照之时,又一度光大。允堪(1005—1061)将道宣律师的重要著作都作了解释,著有《行事钞会正记》、《戒本疏发挥记》、《羯磨疏正源记》、《拾毗尼义钞辅要记》等十部,时人称他为十本记主,以他为南山律宗的正家。
        允堪的再传弟子元照(1048—1116)因受天台宗思想的影响,以天台宗的理论解释南山律宗的教义,著有《行事钞资持记》、《戒本疏行宗记》、《羯磨疏济缘记》等共百余卷,他的观点有别于允堪的观点,于是南山律宗又分成会正、资持两派。
        会正、资持两派,以元照的影响最大。但元照活动于南宋时,待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土,律典几乎散轶不见,元明两代律宗由此衰微。虽有一些大德发心弘律,业已无能为力了。
        明末清初,律宗经莲池、蕅益、如馨等人的提倡,一度复兴。
        如馨专弘律学,于栖霞、灵谷、灵隐、天宁等寺大传律学。他的门下有寂光、性相、永海等人,其中以寂光成绩最大,他在南京宝华山的隆昌寺开辟律宗道场,成为清代律宗根本道场。
        寂光的弟子有香雪、读体。读体继承师学,并参照前人古制,著有《毗尼止持会集》十六卷、《毗尼作持续释》十五卷、《传戒正范》四卷、《剃度正范》、《僧行轨则》、《三皈五八戒正范》、《教诫尼正范》、《毗尼日用切要》、《黑白布萨》各一卷,这些著作都成为后世僧侣受戒的典则与日常生活的准则。
        读体之下有书玉、德基。书玉著有《梵网经菩萨戒律》八卷、《毗尼日用切要乳香记》二卷、《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二卷及《二部僧授戒仪式》、《羯磨仪式》。德基著有《羯磨会释》十四卷、《比丘戒本会义》十二卷、《毗尼关要》十六卷。至此,明代中叶曾一度废止的传戒轨则又日见完备。
        德基之下次第传承的有真义、常松、实咏、福聚、性言、圆先、明如、定静、慧皓、昌苍、海然、印宗、发圆等。实际上,律宗到了福聚以后,再度衰微,除了举行传戒等仪式外,谈不上真正弘扬律学了。
        近代又有弘一律师与慈丹法师两位大师极力提倡戒律,并以身作则,成为近代佛教界的高僧,弘一律师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等书,被尊为律宗第三十九祖。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