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

2024-04-01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佛教在中国曾有长足的发展,然而它诞生于印度,五百年后始经中亚传至中国。源流如此,经典传译工作的重要就自不待言了。赞宁说:“译经是佛法之本。本立则道生。”没有印度经典的译介,便谈不到佛教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僧传,一向将译经排在首位,意在不忘本源,同时也在表示对于翻译家的崇敬。
        中国的佛经翻译,自东汉末年桓、灵时代的安世高、支娄迦谶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获得明显发展,出现了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第一个高潮;而其鼎盛,则出现在二百多年后的唐代。唐代译经最杰出的人物首推玄奘。他以前诸翻译家的译风大分两类,一类主张直译,“敬顺圣言”,“志存义本”,力求“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以安世高、支娄迦谶、维祇难、竺法护等为代表。另一类主张意译,“曲得圣义,辞旨文雅”,常不免“莹饰文句,减其繁长”,以严佛调、支谦、竺叔兰、竺佛念等为代表。鸠摩罗什则倾向于后者,不过由于他华梵兼通,助译者又多为硕学,所以所出汉本仍颇得原经精要。忠于原典,乃是翻译的第一要义。罗什深知这点。对此,《神僧传》专门有一个故事。
        罗什去世前不久,觉得身体不适,遂口念四句神咒,让弟子记住,好对自己加以救疗。但此事未及做完,病已转重,且很快陷于绝境。既知不久人世,他便把弟子们召来,说:“我生性暗昧,却阴错阳差担当起传译的责任。算来所译,共有经、论三百余卷。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凡我宣译的佛典,都能流传后世,有益于佛法的弘通。今天,我当着众人的面,发一个诚实的誓言:倘若我传译的佛典确无谬误,我死焚身之后,舌头不会焦烂!”他的遗体后来在长安逍遥园外按印度佛教习俗焚化。果然,薪尽火灭之后,身体已经成灰,他口中的舌头却依旧鲜软如常。
        玄奘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译家。他对于以前历代的翻译时有批评,对自己的工作也有极高的要求。由于精通佛理,汉语和梵语的功底都好,前辈译家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佛经翻译到他手里确已登峰造极。他不仅译经量大,态度也极刻苦认真。“每日自立程课,若昼有不完,必兼夜以续,遇乙(“乙”,勾画的记号。这儿指玄奘每天计划翻译多少,都在经本上勾画上记号。当天一定要译到记号处才停笔。)以后,方乃停笔”(《三藏法师传》)。道宣描写他译经的风致说:“今所翻转,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其游刃有余,不难想见。不过,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在翻译的原则上,他曾有过动摇,于是引出了下面这个有名的故事。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他开始翻译《大般若经》。当时他已六十一岁,距逝世仅有四年。该经卷帙浩繁,长二十万颂。周围徒众多次请他考虑“除繁去重”,进行必要的删略。玄奘本人渐渐心动,打算接受大家的建议。正在这时,他做了一场噩梦,“或见乘危履险,或见猛兽搏人”,吓得他冷汗遍身。受到如此警告,他决意一字不漏,严格按照原典翻译。主意打定,他又做了一个梦,“乃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照触己身,心意怡适……又自见手执华灯,供养诸佛,或升高座,为众说法,多人围绕,赞叹恭敬”。
        显然,诸佛菩萨认可了他的后一种态度。从心理上分析,这或者是他不情愿改变原则,改变了又惧怕天谴的心情的反映。但是无论原因如何,他自己是相信有了神意干涉的,所以从此“不敢更删,一如梵本”。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