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具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僧人日常用具也种类很多,这里简要地介绍其中几种。
        (1) 佛钵。
        钵,是梵文的音译,全称为“钵多罗”,亦称为“钵盂”、“应量器”。为僧人盛饭用的食器。

赐钵(清廷赐,浙江普陀山藏)


        《佛本行集经》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北天竺有两个大商人,一个名叫帝利富婆,另一个叫跋利迦,想供养佛。佛思忖:我应该用什么东西来接受施主的食物呢?这时四天王献上四个金钵。佛说出家人不宜用金器。四天王又先后奉上银钵、玻璃梨钵、琉璃钵、赤珠钵、玛瑙钵、璖钵等,佛一一拒绝了。 最后在北方毗沙门天王提醒下天王们拿来了四个石钵,佛把四个石钵重叠放在左手上,右手一按,成为一个钵。以后便用此具进餐了。
        关于佛当时用过的这个石钵,后代还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如《马鸣菩萨传》中记载:月支王攻下马塔加国的卡西时,夺取了佛钵。《高僧传· 法显传》中又说,当佛钵被带到印度北方后,月支王想夺取,但是,以八头大象之力拉钵,钵竟安然不动。于是就在原地建塔立寺,名曰佛钵寺。根据律制,钵有上中下三种,即大、中、小三号。大的可容三钵他(容量单位)、中为二、小为一。钵的样式一般作椭圆形、平底、口往里收。佛教传入中国后,汉地僧人虽然不用钵乞食,但也要用它来盛饭或其它东西。同时,制钵的材料除金属外还有泥、木等。但律宗的律师特别注意不用木制的钵,他们认为木制钵是外道才用的。
        (2) 念珠。
        念珠,也叫佛珠、数珠。僧人念佛、菩萨名号或经咒时,用它来计数。每串珠数有十四、十八、二十一、二十七、三十六、四十二、五十四、一百零八、一千零八十粒不等。
        据《木槵子经》,说有个名叫波流梨的国王对佛叹道:我的国家僻远弱小,常有外敌来犯和瘟疫流行,民不聊生,我心常自不安。佛告诉他,要想消除烦恼,应随身常带木槵子一百零八个,专心称念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念一声过一个子。这样一直至千遍万遍,就可以心身不乱。若满百万遍,还可以获得常乐果。念珠就这样产生了。
        制作念珠的材料多种多样,有木质、金属、玻璃、珍珠、玛瑙、珊瑚、琥珀等等。据《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上讲,不同材料所作数珠,念一遍所得的福报是不同的。比如,用铁为数珠者,诵一遍得福五倍。赤铜者十倍,珍珠珊瑚者百倍,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一遍得福万倍。当然,得福最多者,是用菩提子作成的数珠,可以得福无量。因为佛是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的,菩提树被视为神树,用这神树上结的菩提子作数珠自然获益最多。现在最常见的比较好的念珠是星月菩提念珠。这种念珠用菩提子做成,每粒珠子上都有一个小眼和许许多多的斑点,犹如众星捧月,故名星月菩提。另外,在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有修苦行和头陀行的僧人,用一些骷髅串起来当念珠挂在脖子上,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生命无常,不必贪恋身体这个臭皮囊,要勤于修道。但这种装束给人以一种恐怖感,后世少见。

琥珀念珠(陕西法门寺地宫藏)


        (3) 滤水囊。
        滤水囊,又称滤水器、水罗儿等。它和三衣、钵、卧具总称为比丘六物(三衣为三件),是古印度僧人宗教生活的必需品。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佛教僧侣严禁杀生,滤水囊是僧人在用水时,为避免杀害水中的微生物和小虫子而制作的过滤器。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当时采取的一项必要的卫生措施。它的形状和制作方法有几种。《根本百一羯磨》中说,其物有五:一谓方罗,是用细密的绢做成;二谓法瓶或叫阴阳瓶,用细绢蒙在口上滤水;三谓军迟(一种瓶子);四谓酌水罗;五谓衣角罗,即用僧衣的衣角来过滤水。在印度,由于僧人不是常住一寺,所以每人必须有一个滤水囊。而在中国,僧人基本上常住一寺,托钵乞食的云水僧寥若晨星,所以,除了云水僧和常住僧团必需置备外,其他僧人不一定每人都要有滤水囊。
        唐宋时,僧人们还使用滤水囊,白居易送文畅诗中就说:“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随着时间的推移,僧人对滤水囊越来越淡漠了。时至今日,滤水囊已经真正成为历史陈迹,一般无人再用。
        (4) 杨枝和齿木。
        杨枝和齿木,它是比丘十八物之一,是古人清洁口腔卫生的用具。在印度它本叫齿木,传到中国后,因中国僧侣常以杨柳枝做齿木用,所以又称杨枝。
        在印度,齿木是在起床后,饭后用来清洁牙齿和舌苔的木条,长不过十二指节,短不少于八指节,粗细和小手指头差不多,粗头可以嚼,尖头用以剔牙刮舌。另外也可以用竹、金属作成的刮舌之篦。在诸律典中,对齿木的长短大小有许多种不同规定。如《十诵律》中说,佛听齿木,三种枝,上中下,上者尺二寸,下者六寸,余者是中。《摩诃僧祇律》中说,齿木应量用,极长十六指,极短四指。大如手小指,或更细无妨。佛教认为嚼齿木可有很大功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称嚼杨枝的功德有:一、消宿食;二、除痰;三、解众毒;四、去齿垢;五、发口香;六、能明目;七、泽润咽喉;八、唇无皴裂;九、增益生气;十、食不爽味。
        (5) 拂子。
        拂子,是一种驱赶蚊虫的工具。
        在印度,由于天气炎热,蚊虫较多,僧人在修道时,常常受蚊虫侵扰。但佛教又以禁止杀生为其根本大戒,因此,为了驱赶蚊虫,佛允许比丘蓄拂子。拂子是由拂柄和拂尾组成的。据说有的比丘得知佛允许私人可以蓄拂子之后,便用比较高级的材料精心加工拂子,甚至用牦牛的尾巴作拂尾,用宝物作柄。佛知道此事后,特地规定只能用羊毛、麻、棉布、破旧物和树梢作拂子,不许用牦牛和马尾,也不许用金银宝物装饰拂柄。
        拂子传入中国后,基本上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在寺院里,年长的或者有地位的僧人在做佛事时使用,以示威仪。后来道士也用它,现已不多见。
        (6) 戒刀。
        戒刀,也是僧人常携带的道具之一。它最初的用途是供僧人用来割衣的。因为在制作、修补僧衣时,如用手撕或竹片割很容易弄坏衣服,造成浪费,所以佛允许用刀裁制。
        刀是种利器,很容易招来许多是非。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佛对刀的大小、形状、用途都作了特别规定。首先规定最大的刀子长不能超过六指,形状或者像鸟的羽毛或者像鸡翎,不能尖直。作这样的规定,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不允许用它作为杀生的器械,也不允许用它割草砍树。取戒刀之名,就是为了时时提醒僧众用时要遵守戒律,不能乱用,同时也用来表示断除一切恶,故名。
        (7) 锡杖。
        锡杖,亦称“声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等,佛教法器之一。
        《禅林象器笺》引《佛说得道梯蹬锡杖经》说,佛告诉比丘:你们应该有锡杖,为什么呢? 因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有。又名智杖,可彰显圣智,又叫德彰,行功德本故。是圣人的表识,贤士的明记,道法的正幢。迦叶问佛:什么叫锡杖?佛回答说:锡者轻也,倚依这种杖,可以断除烦恼,跳出三界。锡者明也,可以得到智慧光明。锡者醒也,醒悟若空三界结使。锡者疏也,也就是说持这种杖可以同五欲(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疏断。这种杖有三个錞,表示念三涂(涂,途也,即地狱火途,饿鬼刀途,畜牲血途)苦恼,修戒、定、慧三学,念三灾(老、病、死),除贪、瞋、痴三毒。这种杖还有四个股,用来表示断四生(即胎、卵、湿、化。这是佛教讲的六道众生出生的四种形态)。念苦、集、灭、道四谛,修四等(即慈、悲、喜、捨),入四禅天。也有五个股的,表示断五道(即人、天、地狱、畜生、饿鬼,加阿修罗也称六道)苦恼,修信、精进、念、定、慧五根。这种杖有十二个环,用来表示念十二因缘,修行十二门禅即四等、四禅、四空(有法空、无法空、自法空、他法空)。此外也有用二股的,为迦叶所立。二股表示世俗谛,第一义谛。唐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记述道:“西方(指印度)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棬,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眉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环或圆或扁,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原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劳心,而复通身总铁,头上安四股,重滞将持,非常令涩,非本制也。”以上清楚地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做锡杖,有什么用处及锡杖的形态。另外《毗奈耶杂事》和《释氏要览》等对如何正确使用锡杖也作了比较详细地说明。譬如,持杖不能随便入众,过午不能担肩上,不能真的用它打狗,只可吓唬吓唬。乞食时,不能在施主家门口无休止地摇动作响等等。
        锡杖传到中国后,受到中国僧侣们的垂青。特别是唐宋以前,几乎成了僧人形影不离的法器,文人也用杖锡某处,代指僧人到了什么地方。锡杖最初仅用来防身,警吓恶虫、猛兽和当扁担、拐杖,后来被练武之人仿造,制成一头像铣铲、一头似月牙的兵器。
        (8) 禅杖。
        禅杖,禅僧们坐禅,时间一久,或许有人会昏睡。在禅院里,僧人都聚在一起参禅悟道,如果有人昏睡,有鼾声,会影响他人。所以,需要有一位僧人手执一根用竹子或苇杆制成的、一头包上软布的长棍负责定时巡香。如果发现有昏睡者,就用包有软布的一头轻轻把昏睡者推醒。巡香者使用的这根棍,就是禅杖。

近真身银舍花双轮十二环锡杖(陕西法门寺地宫藏)


        禅杖和锡杖是两个不同的器具。以它们产生的时间来说,锡杖在先,禅杖在后。锡杖在原始佛教时期就有了,而禅杖显然是禅院形成后才出现的。就两者的样式来讲,锡杖的造型比较复杂,而禅杖却非常简单。若就它们的制作材料而言,锡杖的主要部分——杖头,是金属的,而禅杖的头是用软布包的。并且,二者的用途也不一样。可见二者区别甚大,不能相混。锡杖现已不被僧人所用,而禅杖则是禅林生活中,僧人坐禅必不可少的用具。现在寺院里也有用禅板代替禅杖的。
        (9) 戒尺。
        戒尺,是僧人在受戒时才用的法器。它由两条一定规格的木板组成,一般来讲上面的一根要比下面的稍微短一点、薄一些。用时把住上面一根,以上击下,一仰一俯,发声作响。后来,戒尺开始逐渐广泛用于归依、剃度、传戒、说法、瑜伽焰口施食、念佛等法会仪式中,以此来警觉大众或安定法会秩序。在现代佛寺中,我们已经很少能够见到戒尺了。古代僧人在宗教生活中有许多常用的法器,今天我们只能从记载中得以了解,而这戒尺就是其中之一。
        (10) 香袋。
        香袋,是僧人用来装袈裟、经书和其它日常用品的袋子。形状大体像挎包,但和挎包又不完全相同。香袋的带子和袋是浑然一体的,没有盖,两面用拉锁连在一起。袋上的图案是法轮或“卐”字。一般用较好的黄色布料和丝织品做成。
        香袋很可能源于最初的袈裟袋,《毗奈耶杂事》中说,有比丘把三衣放在肩上,走路时易弄脏,问佛怎么办,佛说可以用袋子盛放在肩上。袋子可长三肘,宽一肘半,其一肘半中叠缝之。中间开口安勾纽,常用的物品放在上,不常用的放在下。
        今天的香袋,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也成了很好的装饰品了。
        (11) 蒲团。
        蒲团,是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坐具。在印度,僧人除了三衣、滤水囊和钵盂而外,还有坐具(或称卧具)也是要经常随身携带的。在中国汉地,坐具在很大程度上形式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蒲团的广泛应用。不管是坐禅还是拜佛都要用它。蒲团多为寺院公物,而坐具则基本上是僧人私有财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僧人的宗教活动(坐禅、拜佛)均局限在寺院里的结果。近代寺院里又出现一种专供坐禅用的坐垫和专供拜佛时用的拜垫,可以说是蒲团的进一步演化。
        (12) 功德箱。
        功德箱,此物大概是中国僧人发明的。发明于何时,就难以考证了。它的形状像投票箱,一般放置在大殿供桌前边或旁边,用以盛放施主布施的钱。上面写着“广种福田”四字,意思是人们如结下佛缘,将来必得善报。
        释迦牟尼佛逝世前,一直过着俭朴淡泊的物质生活,沿街乞食,风餐露宿。除了维持生活必需的衣钵外,不蓄其它东西。他是佛教的创始人,也是佛教徒的一面旗帜。释迦牟尼佛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佛教的精神。佛逝世后,一直到僧徒举行的第二次结集前,印度僧人仍不接受钱财供养。第二结集之后分成上座、大众两部,大众部接受钱的供养,承认了蓄钱是合法的;而上座部仍持否定态度。时移俗易,佛教传到中国后,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由于民俗和国情的不同,僧人不再过沿街乞食的流浪生活了。他们只在寺院里接受信徒们的虔诚供养。功德箱是应这种因缘才出现的。
        智��在《仁王经疏》卷上中说:“施物名功,归已曰德。” 由此,我们可知功德箱的性质了。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事业的发展,到寺庙参观、游览、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功德箱在寺庙的经济活动中,起到一定作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