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僧人使用的乐器主要有木鱼、钟、鼓、磬等。
        (1) 木鱼。
        木鱼。木鱼又叫木鱼鼓、鱼鼓、鱼板,是佛教徒在做佛事时常用的法器之一。
        木鱼有两种形状:一是圆形的,刻有鱼鳞及一身二头的龙头。这种木鱼大小不一,大雄宝殿里所放一般较大,在诵经时叩之,以调适音节,相当于戏剧中用的梆子。另一种木鱼是长条形的,它常常挂在库堂或斋堂前。早上、中午用斋时击之。东坡《宿蟠桃寺诗》云:“板阁独眠警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以上两种木鱼均为木制,外形仿鱼,腹中挖空。据《百丈清规》记载,传说鱼是昼夜常醒,刻木鱼击打,是为了惊昏,提醒僧人不要懒惰,要勇猛精进。木鱼有颂曰:“四大犹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莫怪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赵州禅师录《鱼鼓颂》)。”
        木鱼声音非常悦耳,木鱼越大声音越低沉,越小就越灵尖。电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中,巧妙地运用了木鱼,不但突出了宗教特色,同时也给旋律增加了美的效果。
        (2) 钟。
        钟。在佛教僧团生活中,用钟的场合甚多。《大比丘三千威仪》中说,有五事用钟:一者常会时,二者早饭时,三者午饭时,四者暮投槃时,五者一切无常(即僧亡时)时。由于用处不同,钟也有别。挂在僧堂前的钟叫僧堂钟。这种钟较小,需要召集僧众时击之,所以又叫集众钟。敲七下,表示住持到僧堂来;击三下,表示斋粥下堂、放参(禅林放免晚参称放参)。堂前念诵、念佛都要敲钟。在大雄宝殿里挂的钟称殿钟,集众僧上殿击之。大钟,为丛林号令。早晨击之,破长夜,警睡眠;晚上击之,则觉昏衢,疏冥昧。寺院一般都为大钟建钟楼,立在寺院东侧。现代寺院里钟楼里的大钟很少用了,常用的是殿钟。除了有特别重大法事活动外,一般很少听到大钟那悠扬的钟声。但在古代,寺院里大钟的声音每日都可听到。信徒们闻此,便会合掌发愿回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愿成佛,度众生。” 而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不乏对古刹钟声的歌咏之词。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便是千古绝唱。

僧人撞钟(江苏苏州寒山寺)


        被誉为当今名钟者甚多。北京大钟寺里的大钟不但以其大闻名四海,更以其声音之美妙声冠天下。
        (3)鼓。
        鼓。鼓也是佛教徒常用的重要法器之一。它和钟一样,都是僧团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具。
        鼓的种类很多,大小不一,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如果按制作的材料分有金鼓、玉鼓、木鼓和石鼓。下面我们按鼓的作用逐类介绍:
        法鼓:寺院中的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击的鼓。打击的方法是:上堂时三通,先轻敲鼓磉三下,然后重击,由慢到快,最后猛击一下,此为一通;第二、三通节奏顺序如前。小参为一通。普说五下、入室三下都是缓缓打击。法鼓一般设在法堂的东北角。
        斋鼓,又叫云鼓,是僧人吃饭前敲击的鼓。它多放在库司的前面。斋鼓和上堂时敲击的法鼓之打击方法略同,但斋鼓每通打击的时间要短。
        更鼓,它和昏鼓以及晓鼓都是寺院里报时时敲的鼓。更鼓的敲法是早晚平击三通。其它随着更次敲击。昏鼓是初更一点以前鸣鼓三通;早上则为晓鼓。
        除此以外,僧人在洗浴、饮茶的时候也要击鼓,谓之浴鼓和茶鼓。
        (4)磬。
        磬。磬是僧人在诵经、梵呗、做佛事时所用的打击乐器。质料有石、玉、铜、铁或合金之分。以金属的居多,形状有三种:一是板形,这种磬的形状像倒写的“V”字,有两个吊孔,上面有多种图案纹饰。它一般是悬挂在方丈廊外,有客见住持时,知客敲三下;二是钵形,又分为两种:(1)大磬(大小不一),放在一架子上,形状像钵盂,上面一般都铸有偈颂、赞等铭文。放置在大雄宝殿,供佛事时用。(2)引磬,大小如桃,底部有一孔,装有一根细棒擎起磬体,用另外一棒击之作声。携带方便,它多是大磬的替代物。另外,还有一种磬,形状像现在的小锣,吊在一木架上,用一小棒击打。有多种记载表明,磬不是古印度的乐器,而是佛教东渐后的中国产品。
        (5) 钹。
        钹。又称钹子、铜盘、铜钹等,佛教的打击乐器之一。它是靠两个钹子拍击发声的。钹的中间突起成半球形,中心有孔,穿以绸子或布条,供拍击时手抓。
        关于钹,经律中也有记载,《佛本行集经》卷一四中说:“一千之铜钹,一千之具萧,昼夜不绝于宫内。”钹是能发出很大声响的乐器,渲染热闹气氛时常常用它。据《敕修清规》云,凡维那、住持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遇迎、引、送亡时,新住持入院时都要有行者鸣之。也就是说,凡举行比较重大的佛事活动时,都少不了钹。
        迄今,传统的戏剧大多用钹,究竟是钹先在戏剧中运用,佛教把它“拿”来的,还是僧人首先发明,被戏剧艺人“借”去的? 尚待研究,但至少可说明佛教和戏剧还有一段因缘吧!
        (6) 锣、铃、云板。
        锣,佛教打击乐器之一。低沿盆状,多为铜铸,沿边有两孔,串以绳子供手提,用槌敲击。作佛事活动时配合钹用。
        铃,佛教法器,用金属制成。有两种:一种是球形,(密宗用的手铃是宝塔形的),有柄有舌,摇动发声,作佛事时用,也是一种乐器。另一种为风铃或称金铎,是专门用来挂在堂塔上的,风吹作响,庄严寺庙。
        云板,寺院里为报时而敲的更鼓叫云板。据记载,宋太祖认为敲更鼓多有警扰睡眠,所以后来改用铁磬。铁磬有的也叫钲,实际上就是这里的云板。
        云板又叫大板,多为金属制品,因铸造的形状像云朵,故谓之云板。它一般挂在寺院(多为禅寺)的厨房或者斋堂前边,是一种通知寺僧进餐的报时器。但就其用途而言,也可以叫它火板和长板。称它火板是因为在粥饭已经煮熟将要灭火时需要敲它三下;斋粥时需要长打,所以又叫长板。

铁如意(山西五台山)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