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变化论
与前面论述的宇宙生成论,哲学本体论,时空观密切相关的另一重大问题是关于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问题。亦即世界万物到底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
我国古代哲学家大多认为运动变化是世界的普遍事实,承认运动的普遍性、绝对性与永恒性。认为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但也有的哲学家则以形而上学的观点来处理发展变化问题,有的承认变化,但认为只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有的只承认渐变,否认突变;有的一般地承认运动变化,同时又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看作是世界万物的根本特性或者用相对主义的手法抹煞运动和静止的界限,从而达到否定运动的目的。
东晋佛教哲学家僧肇所著《物不迁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篇宣传相对主义诡辩论运动观的典型论文。此论取《庄子·德充符》“不与物迁”的话而定名,着重论述了事物的动静关系。
“物不迁”是什么意思呢?“迁”,迁移、运动、变化。“不迁”,不迁移、不运动、不变化,即静止。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一见题目,以为《物不迁论》就是反对“迁”的,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所谓“物不迁”,正如论文所明确交代的,就是“即动而求静”(《肇论·物不迁论》),不离开运动而求静止。僧肇继承的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思维模式,和中国传统的唯心主义思辨形式不同,他认为一切不变、一切皆变和本体不变而现象变,这三种观点都是不对的,正确的主张是“动静未始异”,就是说迁即不迁,不住即住,无常即常。他以华丽的笔触、对偶的文字描述了这种“即动求静”的形而上学诡辩论哲理:“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旋岚”,狂暴大风。“野马”,飘散的游气。意思是说,吹倒山岳的风暴非常安静,奔腾的江河不在湍流,飘荡着的游气并非浮动,经天运行的日月未尝巡回。即使天翻地覆,也不能认为不是静止;即使洪水滔天,也不能认为在流动。这里,虽然僧肇看到了动静的联系,动中有静,是有其合理的思想因素的,但是他把运动归结为静止,显然是错误的。由此又可见,僧肇的“物不迁论”,虽然并不直接否认运动,但是,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动静一体以论证绝对的静止。
那末,僧肇是怎样论证“即动以求静”,进而得出“物不迁”的结论呢?
(1) “昔物不至今”。过去事物并不延续到现在,所以物是不迁的。僧肇说:“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这是说,一般人所谓变化,根据是以前的事物不会延续到现在,由此说事物是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我所谓不变,根据也是以前的事物不会延续到现在,由此说事物是不变的,而不是变化的。为什么同样的论据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呢?僧肇展开进一步的论证,他说: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向”,过去。“责”,求。“微朕”,细小朕兆。意思是说,过去的事物,本来就在过去的时间里,不应该从现在联系到过去;现在的事物,也本来就在现在的时间里,而不应该从过去联系到现在。既然过去的事物和现在的事物之间没有往来联系,事物各自停留在它所停留的特定时间阶段里,还有什么事物可以说是运动变化呢? 僧肇的论证是采用形而上学的割裂手法,是错误的。虽然在现在的事物中不存在过去的事物的特殊形态,但是,现在的事物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过去的事物的扬弃而后形成的,现在的事物是对过去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僧肇夸大了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割裂了事物运动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联系,从而否定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延续性,否定了事物的运动。
(2) “因不灭不来”。事物形成的原因并不消灭也不延续,所以物是不迁的。僧肇说:“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意思是说,果与因不同时存在,果是相对于因而言。有过去的因才有现在的果,因在过去是不会消灭的。果与因不同时存在,是说明过去的不会延续到现在。因存在于过去而不存在于现在,果存在于现在而不存在于过去,因在先,果在后,因与果在各自的时间里独立存在,彼此不相联系,既不消灭,也不延续。事物没有因果联系,所以是不迁的。这里,僧肇认为因果有先后之分,因果相对而言,是正确的。但是,他把因与果的区别、因与果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固定化,认为因只是因,果只是果,抹杀了因中包含了果,果由因而生,因果互含互具,互相转化的客观事实。而抹杀由因到果,由果变因,也就抹杀了事物生成变化的过程,取消了运动。
僧肇的“物不迁论”,是和他的“不真空论”直接相联系着的,是由“不真空论”所决定的。在僧肇看来,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无自性,都是不真即空的,又有什么物,什么因可以真正延续下来呢? 一切现象的运动变化并不是不存在,但都是不真的,只有不真的运动变化中的静止才是真的。
僧肇的“物不迁论”是一种宗教哲学,是为佛教僧侣的修持工夫提供理论根据的。它通过树立万物无动无静、动者不动的观念,实践即动求静的工夫,以助于达到内心寂静的境界。同时它也是为了宣扬释迦牟尼佛功德的“永垂不朽”:
“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
“四象”,春夏秋冬四时。“璇玑”,北斗星第二、三颗星名。“如来”,释迦牟尼佛的称号之一。世界万物犹如风驰电掣,变化迅疾,实质上是速而不转,动而不迁。由此证明,释迦牟尼佛的功业是永世常存的,佛的真理经过世界的百次毁灭而将更加坚实。僧肇正以此指引人们超脱变化不已的现实世界,追求永恒不变的佛国境界。
我国古代哲学家大多认为运动变化是世界的普遍事实,承认运动的普遍性、绝对性与永恒性。认为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但也有的哲学家则以形而上学的观点来处理发展变化问题,有的承认变化,但认为只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有的只承认渐变,否认突变;有的一般地承认运动变化,同时又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看作是世界万物的根本特性或者用相对主义的手法抹煞运动和静止的界限,从而达到否定运动的目的。
东晋佛教哲学家僧肇所著《物不迁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篇宣传相对主义诡辩论运动观的典型论文。此论取《庄子·德充符》“不与物迁”的话而定名,着重论述了事物的动静关系。
“物不迁”是什么意思呢?“迁”,迁移、运动、变化。“不迁”,不迁移、不运动、不变化,即静止。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一见题目,以为《物不迁论》就是反对“迁”的,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所谓“物不迁”,正如论文所明确交代的,就是“即动而求静”(《肇论·物不迁论》),不离开运动而求静止。僧肇继承的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思维模式,和中国传统的唯心主义思辨形式不同,他认为一切不变、一切皆变和本体不变而现象变,这三种观点都是不对的,正确的主张是“动静未始异”,就是说迁即不迁,不住即住,无常即常。他以华丽的笔触、对偶的文字描述了这种“即动求静”的形而上学诡辩论哲理:“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旋岚”,狂暴大风。“野马”,飘散的游气。意思是说,吹倒山岳的风暴非常安静,奔腾的江河不在湍流,飘荡着的游气并非浮动,经天运行的日月未尝巡回。即使天翻地覆,也不能认为不是静止;即使洪水滔天,也不能认为在流动。这里,虽然僧肇看到了动静的联系,动中有静,是有其合理的思想因素的,但是他把运动归结为静止,显然是错误的。由此又可见,僧肇的“物不迁论”,虽然并不直接否认运动,但是,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动静一体以论证绝对的静止。
那末,僧肇是怎样论证“即动以求静”,进而得出“物不迁”的结论呢?
(1) “昔物不至今”。过去事物并不延续到现在,所以物是不迁的。僧肇说:“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这是说,一般人所谓变化,根据是以前的事物不会延续到现在,由此说事物是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我所谓不变,根据也是以前的事物不会延续到现在,由此说事物是不变的,而不是变化的。为什么同样的论据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呢?僧肇展开进一步的论证,他说: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向”,过去。“责”,求。“微朕”,细小朕兆。意思是说,过去的事物,本来就在过去的时间里,不应该从现在联系到过去;现在的事物,也本来就在现在的时间里,而不应该从过去联系到现在。既然过去的事物和现在的事物之间没有往来联系,事物各自停留在它所停留的特定时间阶段里,还有什么事物可以说是运动变化呢? 僧肇的论证是采用形而上学的割裂手法,是错误的。虽然在现在的事物中不存在过去的事物的特殊形态,但是,现在的事物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过去的事物的扬弃而后形成的,现在的事物是对过去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僧肇夸大了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割裂了事物运动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联系,从而否定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延续性,否定了事物的运动。
(2) “因不灭不来”。事物形成的原因并不消灭也不延续,所以物是不迁的。僧肇说:“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意思是说,果与因不同时存在,果是相对于因而言。有过去的因才有现在的果,因在过去是不会消灭的。果与因不同时存在,是说明过去的不会延续到现在。因存在于过去而不存在于现在,果存在于现在而不存在于过去,因在先,果在后,因与果在各自的时间里独立存在,彼此不相联系,既不消灭,也不延续。事物没有因果联系,所以是不迁的。这里,僧肇认为因果有先后之分,因果相对而言,是正确的。但是,他把因与果的区别、因与果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固定化,认为因只是因,果只是果,抹杀了因中包含了果,果由因而生,因果互含互具,互相转化的客观事实。而抹杀由因到果,由果变因,也就抹杀了事物生成变化的过程,取消了运动。
僧肇的“物不迁论”,是和他的“不真空论”直接相联系着的,是由“不真空论”所决定的。在僧肇看来,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无自性,都是不真即空的,又有什么物,什么因可以真正延续下来呢? 一切现象的运动变化并不是不存在,但都是不真的,只有不真的运动变化中的静止才是真的。
僧肇的“物不迁论”是一种宗教哲学,是为佛教僧侣的修持工夫提供理论根据的。它通过树立万物无动无静、动者不动的观念,实践即动求静的工夫,以助于达到内心寂静的境界。同时它也是为了宣扬释迦牟尼佛功德的“永垂不朽”:
“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
“四象”,春夏秋冬四时。“璇玑”,北斗星第二、三颗星名。“如来”,释迦牟尼佛的称号之一。世界万物犹如风驰电掣,变化迅疾,实质上是速而不转,动而不迁。由此证明,释迦牟尼佛的功业是永世常存的,佛的真理经过世界的百次毁灭而将更加坚实。僧肇正以此指引人们超脱变化不已的现实世界,追求永恒不变的佛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