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佛教塑像
莫高窟现保存各种彩塑佛像三千余尊,其中包括圆塑造像二千余尊,影塑造像一千余尊。在二千余尊圆塑造像中,保存基本完好,保持了原作模样的大约有一千四百余尊,其余的造像大都经过后代的妆色或者重塑,已经失去原作风貌。
这数千尊佛教造像,从纵的方面来看,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千多年中我国雕塑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称为是一部立体的、形象的中国雕塑史教科书。从横的方面来说,这些造像组成一个个佛神世界,反映了各个时期我国佛教史的状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感情、情绪,成为我们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参考。在上一节中,已经从宏观上对敦煌佛教彩塑的概貌与各时期的造型、组合、结构变化作了简单的介绍,本节着重从微观上对敦煌彩塑加以说明。
就彩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而言,敦煌的彩塑造像可以分为发展期(北魏、西魏、北周)、极盛期(隋唐)、衰落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三个时期。下面按此分期进行介绍。
发展期
这一时期的主体塑像均为圆塑。其他塑像则用高浮塑与影塑表现之。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的整体。所谓主体塑像即供养的主尊,有弥勒、释迦牟尼等多种。一般都有胁从菩萨,形成一佛二菩萨的格局。早期多以弥勒为主像。弥勒是佛教传说中的未来佛。据说他现在正以菩萨身份在兜率天说法,一旦时机来临,他将降临人世,觉悟成佛,重新创建一代佛法,救世度人。所以,敦煌石窟中的弥勒像既有作佛身者,也有作菩萨身者。一般都塑在中心柱或南北壁的上层佛龛中,象征他正高踞在兜率天宫。弥勒的塑像一般为交脚菩萨像,意为他是一个正处在“一生补处位”的候补佛。
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前,莫高窟的佛教塑像人物面相比较丰圆或丰满而略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眉长眼大,肩宽胸平。北魏275窟的弥勒像可称这一时期弥勒造像的典型。该窟正壁一身大型交脚弥勒菩萨,座两侧各蹲一狮。头戴宝冠,项有背光,宝冠上有化生佛。左手作与愿印,右手腕处已断。上身天衣通肩,下身裹裙。衣裙贴身,在隆起的线状衣褶上施阴刻线。其衣裙雕塑手法为印度笈多风格,亦即所谓“曹衣出水”型。但整个身体的表现手法,则与中国传统的汉魏俑的表现手法一致。鲜明地表现出敦煌融会中外两种文化的地方性特点。左右两壁龛中各塑一排小型交脚弥勒与思惟菩萨。反映了北方佛教重视禅定的特点。
释迦牟尼像也是洞窟的塑造对象之一。第259窟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坐像肉髻高耸,双臂双肘自然舒展,在椭圆形通体背光的衬托下,显得宁静庄重,仁爱慈祥。
佛教对佛像的塑造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如身体各个部位的比例、如必须具备的“三十二相”等等。民间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出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品,寄托了他们对美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太和改制以后,汉式衣冠开始在敦煌流行,南方“清骨秀象”的艺术风格也传到敦煌。第428窟北周时塑造的菩萨像,额头变小,面貌清瘦,眉目疏朗,口鼻小巧。虽然上下身的比例不是很合适,但姿态优雅。尤其通过嘴唇的细微变化,眉眼的微妙动作,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宁静、安详,给人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娴淑的印象。此时塑像反映的内容比以前有所丰富。性格的类型化比较明显。例如佛的慈悲庄严,菩萨的清秀恬淡,飞天的飘逸纤畅,力士的勇猛粗犷,都得到很好的表现。
发展期的敦煌彩塑,在融会吸收了中外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为敦煌彩塑艺术进入极盛期创造了条件。
极盛期
隋唐时期所开凿的洞窟大多为殿堂式,空间开阔了,每个洞窟的塑像数量也随之增多。第427窟是隋代规模最大的洞窟,全窟塑像达二十八身之多。除了洞窟气魄大之外,引人注目的是几尊大佛像均塑于极盛期。如前所述的北大像与南大像。这一时期的佛像,大多面貌温和、慈祥、庄严、宁静。结跏趺坐,手作印契。衣服的皱折流利舒畅,犹如绘画的线绘。通过皱折准确地表现了内部丰润的肌肉。显示出古代民间艺术家巨大的创造才能。此外,还有第158窟吐蕃统治时期修造的涅槃像,第148窟唐大历年间塑造的涅槃像,均长达16米,右胁而卧,神态安详,充分体现了涅槃之乐。第158窟将绕佛而立的弟子、徒众们画在壁画上,第148窟的绕佛徒众的七十二弟子则均为塑像,显得气势较大。这些绕佛侍立的人众中,有十大弟子、菩萨、天龙八部以及各国各族的信徒,容貌不同,神态各异。有的号啕大哭,表现了对释迦牟尼逝世的无限哀伤;有的肃穆平静,显示了已经深深明了生死无常的道理。既表现了作者对佛教义理的理解与把握,也表现了他们生动的创造力。
菩萨像在这一时期的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多,制作精细。早期菩萨多为男像,此时则逐渐变为女像。《释氏要览》说:“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敦煌的菩萨造像也与中原的这一趋势完全符合。著名的敦煌学家潘洁兹描写说:这些菩萨像大多为袒胸露臂的美丽女性,身段秀美,气度娴雅。修长的眉眼,表现了无限的明澈、智慧、温柔而又不可轻亵。嘴角带着轻轻的微笑,好像正在倾听人们的诉说。袒露的部分精微地表现了肌肤的细腻润泽,好像有血液在流转,脉搏在跳动。衣裙能表现出丝绸的质感,漾起的褶皱如微波荡漾,极富音乐的节奏。
天王、力士都是佛教的护法神,敦煌的雕塑则极力表现他们男性的刚毅与孔武有力。他们或是盔甲严整,或是裸露上身,个个攥拳怒目,肌肉饱绽,青筋暴露,关节有力,形象夸张到失真的地步,似乎随时准备扫荡妖魔,捍护佛法。
这一时期敦煌彩塑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实际正是我国国力达到空前水平的反映。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是我国珍贵的艺术遗产。
衰落期
五代、宋初,莫高窟艺术出现明显的衰落迹象。造像大抵陷入程式化,缺乏创造性与活力。此时的彩塑虽然丰腴华丽,但神情呆板,没有个性。当然,也有个别作品继承了极盛期的风格,显得比较突出,但数量极其有限。
西夏与元代各期保存的彩塑不多,大多板滞无神。清末王道士主持修缮重塑的若干塑像,更是俗不可耐。
这数千尊佛教造像,从纵的方面来看,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千多年中我国雕塑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称为是一部立体的、形象的中国雕塑史教科书。从横的方面来说,这些造像组成一个个佛神世界,反映了各个时期我国佛教史的状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感情、情绪,成为我们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参考。在上一节中,已经从宏观上对敦煌佛教彩塑的概貌与各时期的造型、组合、结构变化作了简单的介绍,本节着重从微观上对敦煌彩塑加以说明。
就彩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而言,敦煌的彩塑造像可以分为发展期(北魏、西魏、北周)、极盛期(隋唐)、衰落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三个时期。下面按此分期进行介绍。
发展期
这一时期的主体塑像均为圆塑。其他塑像则用高浮塑与影塑表现之。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的整体。所谓主体塑像即供养的主尊,有弥勒、释迦牟尼等多种。一般都有胁从菩萨,形成一佛二菩萨的格局。早期多以弥勒为主像。弥勒是佛教传说中的未来佛。据说他现在正以菩萨身份在兜率天说法,一旦时机来临,他将降临人世,觉悟成佛,重新创建一代佛法,救世度人。所以,敦煌石窟中的弥勒像既有作佛身者,也有作菩萨身者。一般都塑在中心柱或南北壁的上层佛龛中,象征他正高踞在兜率天宫。弥勒的塑像一般为交脚菩萨像,意为他是一个正处在“一生补处位”的候补佛。
北魏交脚弥勒(敦煌第275窟)
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前,莫高窟的佛教塑像人物面相比较丰圆或丰满而略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眉长眼大,肩宽胸平。北魏275窟的弥勒像可称这一时期弥勒造像的典型。该窟正壁一身大型交脚弥勒菩萨,座两侧各蹲一狮。头戴宝冠,项有背光,宝冠上有化生佛。左手作与愿印,右手腕处已断。上身天衣通肩,下身裹裙。衣裙贴身,在隆起的线状衣褶上施阴刻线。其衣裙雕塑手法为印度笈多风格,亦即所谓“曹衣出水”型。但整个身体的表现手法,则与中国传统的汉魏俑的表现手法一致。鲜明地表现出敦煌融会中外两种文化的地方性特点。左右两壁龛中各塑一排小型交脚弥勒与思惟菩萨。反映了北方佛教重视禅定的特点。
释迦牟尼像也是洞窟的塑造对象之一。第259窟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坐像肉髻高耸,双臂双肘自然舒展,在椭圆形通体背光的衬托下,显得宁静庄重,仁爱慈祥。
佛教对佛像的塑造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如身体各个部位的比例、如必须具备的“三十二相”等等。民间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出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品,寄托了他们对美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太和改制以后,汉式衣冠开始在敦煌流行,南方“清骨秀象”的艺术风格也传到敦煌。第428窟北周时塑造的菩萨像,额头变小,面貌清瘦,眉目疏朗,口鼻小巧。虽然上下身的比例不是很合适,但姿态优雅。尤其通过嘴唇的细微变化,眉眼的微妙动作,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宁静、安详,给人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娴淑的印象。此时塑像反映的内容比以前有所丰富。性格的类型化比较明显。例如佛的慈悲庄严,菩萨的清秀恬淡,飞天的飘逸纤畅,力士的勇猛粗犷,都得到很好的表现。
发展期的敦煌彩塑,在融会吸收了中外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为敦煌彩塑艺术进入极盛期创造了条件。
极盛期
隋唐时期所开凿的洞窟大多为殿堂式,空间开阔了,每个洞窟的塑像数量也随之增多。第427窟是隋代规模最大的洞窟,全窟塑像达二十八身之多。除了洞窟气魄大之外,引人注目的是几尊大佛像均塑于极盛期。如前所述的北大像与南大像。这一时期的佛像,大多面貌温和、慈祥、庄严、宁静。结跏趺坐,手作印契。衣服的皱折流利舒畅,犹如绘画的线绘。通过皱折准确地表现了内部丰润的肌肉。显示出古代民间艺术家巨大的创造才能。此外,还有第158窟吐蕃统治时期修造的涅槃像,第148窟唐大历年间塑造的涅槃像,均长达16米,右胁而卧,神态安详,充分体现了涅槃之乐。第158窟将绕佛而立的弟子、徒众们画在壁画上,第148窟的绕佛徒众的七十二弟子则均为塑像,显得气势较大。这些绕佛侍立的人众中,有十大弟子、菩萨、天龙八部以及各国各族的信徒,容貌不同,神态各异。有的号啕大哭,表现了对释迦牟尼逝世的无限哀伤;有的肃穆平静,显示了已经深深明了生死无常的道理。既表现了作者对佛教义理的理解与把握,也表现了他们生动的创造力。
唐代卧佛塑像(敦煌第158窟)
唐代菩萨像(敦煌第159窟)
唐代菩萨像(敦煌第159窟)
菩萨像在这一时期的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多,制作精细。早期菩萨多为男像,此时则逐渐变为女像。《释氏要览》说:“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敦煌的菩萨造像也与中原的这一趋势完全符合。著名的敦煌学家潘洁兹描写说:这些菩萨像大多为袒胸露臂的美丽女性,身段秀美,气度娴雅。修长的眉眼,表现了无限的明澈、智慧、温柔而又不可轻亵。嘴角带着轻轻的微笑,好像正在倾听人们的诉说。袒露的部分精微地表现了肌肤的细腻润泽,好像有血液在流转,脉搏在跳动。衣裙能表现出丝绸的质感,漾起的褶皱如微波荡漾,极富音乐的节奏。
天王、力士都是佛教的护法神,敦煌的雕塑则极力表现他们男性的刚毅与孔武有力。他们或是盔甲严整,或是裸露上身,个个攥拳怒目,肌肉饱绽,青筋暴露,关节有力,形象夸张到失真的地步,似乎随时准备扫荡妖魔,捍护佛法。
这一时期敦煌彩塑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实际正是我国国力达到空前水平的反映。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是我国珍贵的艺术遗产。
唐代力士塑像(敦煌第194窟)
唐代天王塑像(敦煌第194窟)
衰落期
五代、宋初,莫高窟艺术出现明显的衰落迹象。造像大抵陷入程式化,缺乏创造性与活力。此时的彩塑虽然丰腴华丽,但神情呆板,没有个性。当然,也有个别作品继承了极盛期的风格,显得比较突出,但数量极其有限。
西夏与元代各期保存的彩塑不多,大多板滞无神。清末王道士主持修缮重塑的若干塑像,更是俗不可耐。